第4部分《黄帝内经与智慧养生》学习笔记
2 O- F! p( t0 E2 h& Y: f) M- ` ^# O0 }3 K5 y5 _
4.1 为什么要学习黄帝内经. c# Y. G# T& m5 z7 q$ }+ ~8 v0 B& U
在国学经典中的地位和意义
6 w: N/ E+ W4 h& z- A1.《黄帝内经》在国学经典中地位独特——唯一一本以帝王命名的书。; C* U. B$ T9 N4 |4 |" C
生命之学是帝王之业,是大功德,大慈悲。
7 \/ B9 V, b9 c& _$ e) `+ B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7 C& _8 C' I* V
圣人为什么重医药
! ]) `) b& i+ e2 ?- Q- }所谓圣人就是能够听从自己本性的人,就是能够掌控自己身体和欲望的人。如果又能够让- A8 b3 |; \4 @# d
别人听从自己,就可以由人而王。7 ]$ G& Z# k. {& w V4 [
天下即人身,人体是在所有的组织系统里最精密的自组织结构,它自己有一个和谐的机制。, o7 s7 V2 ]$ n+ u+ D/ m; {. D, P
古人认为人的任何思想都是从身体当中来的。《大学》讲至善,《中庸》讲太过与不及,而所有的太过与不及都源于人身体结构内部的太过与不及。假如肝火太盛,木(肝)生火(心),我们的心就会烦乱,做事就会很急躁。如果肾经不足典话,我们就思维就不够。拿破仑有一句话:人的身体结构即命运。中医的话是人的身体结构和功能即命运。生命医学又是人类学中最高的学问。中国文化强调从医入道(和)道以医显。
4 E7 z9 h$ P6 j, S2.可以认知自我
, Q5 H6 s5 M! u生命活力:魄力精神意志胆识聪明
- E+ ~* d1 ?5 k7 s人身难得,真法难闻,中国难生
/ n$ i3 w# t( [# k5 v, V魄在中医里涉及到它是肺的神。肺神,肺气足了以后它的外现就叫神。力,涉及到肾,力
- a/ Q8 ~$ c0 P7 e! k9 P量从肾来。肺和肾都涉及到一个先天本能的问题,所以魄力关系到本能的问题,是学不来的。% y( D' m0 o/ O( j T
不可以向别人学魄力。. H2 b( d v$ d: c. q- l
精神,在中医里,肾的最基本的物质就是指精;神是心的神明。精神在中医里是心肾相交
- G" ]6 N T% S, m, Y# J, C, C4 A的能力。
9 R; s, ^* r6 b7 u" e胆,是主决断的。胆识涉及的是胆气足不足。
; K" p+ g5 G0 S: e6 x+ b意志,意是脾(精)的外现,心之所存谓之意。脾主运化,脾精足不是记忆性的问题,而
* g/ C& b; W) _ W2 G是关联性的问题。关联性好,就是运化,就是头脑灵活的表现。志是肾之神,肾主收藏。意志是人体运化能力和收藏能力的体现。运化灵活,又能定住坚持,就是有意志力。
9 _! D% q3 n: Y! P& q3 d5 i. h聪明,肾开窍于耳,肝开窍于木。聪明与否,看肝肾能力。
7 U3 H3 `1 D' w+ l学习《黄帝内经》,培养更多地向内观察我们人身的能力。它是国学经典里边最为寂寞的一, ]/ _5 q) A. d& p, g/ z
项。向内看很痛苦也很难,所以自古圣贤皆寂寞。西方是要认识自己,而中国文化是要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就是天和人的和谐,大宇宙和小宇宙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程度越高你就越接近至善。+ }2 m' |4 s+ Y+ D# }* x0 i
——讲得真好。不能善待自己的生命,就不是至善之人。8 A. i0 _/ n. A9 t( D: t$ D
人身难得,就是要关注自己的内心生活,和我们内在的脏腑的那种运转,懂得了人体,就& o" A5 g" s, _+ W' ~5 B3 H4 L
懂了人生的很多方面。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是借假修真的载体,是要蓄之养之道精品。
1 Q0 `. [& ^$ t——我是文革期间的学生,没有学过生物、植物、地理、历史等,是医盲,很吃亏。人身
& M/ a3 [6 i' y: J3 ^难得,过去亏欠的,如今要努力补回来。
2 u& e1 O& T+ p真法难闻,《黄帝内经》是黄帝和老师的对话,核心问题也要通过一种斋戒断方式,不仅是0 |+ `4 z' L- p. R. ~
持斋,而且要控制自己的俗欲,没有私心杂念的状态才能得到。学习时要修自己的身,修自己的心,真正能够看到里面去。
- ] I: P. Y& Z; P; ~ Y0 ~, l7 b( B——和日常生活相关的一部经典,集中了古代人养生的智慧。只是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静
6 t: l, F5 a* `7 K心学习,已然不易,更何况其他呢。
. Q1 i' Z+ O+ H. W, ^4 E中国难生,生为中国人是一种难得的福分,要有一种深厚的感恩心和自豪。只有中国有真6 Z! i2 Z# L/ V$ \. g# P; Y
么多的经典,可以让我们去读,重新去反省人生,其中包括认真地体会身体的每一个细微的变化。
4 [' ]2 ?- j7 o: b3 u& c——已经是中国人了,便不再讨论是否是一种福分。外国人也有他们的福分。真正的福分6 H' m, y9 `8 \4 i1 j$ x* I
是充分学习和利用自己祖国的经典,确实获益。
7 \; P$ W5 J9 v1 Q5 _3.可以培养我们的洞察力
$ U& F6 l% w$ p3 l; \$ @9 [对天地自然的感悟
& V, M/ f% D% W对日常生活的感悟8 W7 _- `4 K. w$ e9 G1 n, v- @. v
我为什么要学习《黄帝内经》
' `0 ~+ V/ R! R8 h2 q: h2 U移植人最关注的是肾宝宝的健康,整天围着他转,就像家里添了小孩,多少人都不够用。& C2 E' c, \0 Y- ?
养生对我们似乎是奢望,还有资格吗?
, i9 D8 }3 p: l9 c& `5 \; u d$ ^: I) ^有个不知是真是假的“太医”,号称可以医治癌症数种,对器官移植者却无计可施,在他看8 c0 s5 i- W: \1 K& L& O
来,似乎我们难以再见天日,只能耗尽精气等待死亡了。也难怪,“太医”当值之日,尚无移植之事。我自然很痛恨这种不给人以出路的人,不管他说得是真是假。你看牧师、和尚,在人临终之际,还让你满怀希望,向天堂或向西方极乐世界奔去。# Y) G4 c2 b7 o- j3 h' q5 F/ l+ V
面对现实,有时想起来也很好笑,像我们这样的人,肾已经挪地方了,那个肾经还是原道吗?: c( i; V" ^, ~) e- w
既然还活着,就有是养还是耗的问题;何为养,何为耗的问题。* n7 U z$ K$ m |
抛开我们的特殊性,面对关于养生的种种理论、书籍、讲座,真让我们目不暇家。我下载了不少,大概地流览了不少。不太喜欢台湾人的虚张声势,标新立异,夸大其词。大道至简,觉得洪昭光等大陆学者的话更靠谱。移植人离不开抗排异药物,正是这些药物的不断改进,才使移植物的存活期越来越长。除了药物,除了医生的调理和治疗,根据我们的特点,自己还能做些什么积极的事情,或者说如何正确地吃、喝、准确地拉、撒,适合进行哪些运动,这是我关心的。残缺之美,美不在残缺,而在尚存的部分仍充满活力,还有朝气,还有故事。. B; l, q) ?4 Y1 L4 K
我看过关于《黄帝内经》的60集纪录片,也很有意思,至少知道了这部经典大概是说啥事。曲黎敏老师的视频讲座,更容易理解,更接近生活,不管是论说真谛,还是调侃,比较有意思。各类专家总是要运用自己知道的那点事,来看待世界,解释世界万物,我们吸收其中对的部分,就会受益无穷。专家知道的那点事,比我知道的那点,多得多。9 q8 N& `; b7 H7 `& i) A% X
总喊著养生的人,未必就会保养,保养得很好。也许是因为总忘乎所以,缺乏自制力,才总摇著旗提醒自己,约束自己,比如我。无论如何,我在学习,在思索,在行动。- i: h( Z2 v( m! g! y3 F
曲黎敏:女,山东人,1964年生,198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后为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硕士,医史人文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医哲学与文化。著有《易道气功养生》、《中医与传统文化》,论文有《中医学形成的文化背景》、《五运六气与流行病相关问题研究》、《中医抗击瘟疫史》、《天人合一的医学内涵》、《中医学?人的学说》等30余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