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黃帝內經》第一篇到底講什麼(上)
/ Z0 J& F' J: ]5 h% _) a! Y- W中醫經典有兩部:《黃帝內經》、《傷寒論》。% K' P3 p! H- }) f, F# \( g2 f
經字左邊像形臍帶,臍帶連接先天和後天,是一個很根本性的東西。 X3 b8 B. |; i' f1 Q; j
織布橫的是經,豎的是緯,經相對不動,緯相對變動。( @2 ?4 J9 h5 ^+ K, \
古代有經、緯書,六部經書,詩、書、禮、樂、易、春秋。2 S% g' q; L- G: Q, }+ z, W# ?
中醫裡把《黃帝內經》作為經書,經書具有亙古不變的特性,都是講根本的東西。講本質
" z J% f* S/ ~' e" i" w的東西,稱之為經。
% r% }- }0 u0 ]! h: f緯書在中國古代,特別是漢代出了很多,主要都是在講變化。
3 P- q* x) p( G2 E什麼叫論呢,與論字右邊發音一樣的,都代表次序和次第。說話有次序,就叫言論;人有# B% S+ q7 f1 F
次序,就叫人倫,水要有次序,是淪。
2 V3 ?0 k( ]* p; u+ m《傷寒論》是涉及治療學的一本書,它在講人得病的次序,太陽——陽明——少陽——太
( c* g+ I% x8 F+ q陰——少陰——厥陰。
+ s) e4 [3 u/ p9 I9 I太陽是人的表,小腸也屬於太陽;胃經屬於陽明......
" X! b3 [1 w% q( F a) `治病應該是相反順序,把病一層一層地往外拱。3 r( a$ n: P( p6 A
《傷寒論》描述得病和治病的順序,所以叫論。
3 `# ^% x, t6 a. a中醫的同病異治,異病同治,講究的不是病,是症,症在哪個層面,就用哪個層面的藥。, h7 F: _0 i w" h
有些高血壓,實際上是胸膈堵住了,上焦憋悶了,把頭腦憋得出了毛病。這種血壓高,宣' E: f D7 O- z
化開,病就解掉了。
/ J, ~# Q8 x0 F' A6 X: P有的血壓高,是由於腎精不足導致的,心臟需要以加壓的方式來滿足人的氣血供應。
; R5 U6 x8 l3 O《黃帝內經》第一篇:
8 n3 r8 @. ]. Y u8 ^% ]; \上古天真論
; x4 A0 H+ g, n人的本性是天真的。五臟六腑本身就達到一種很和諧的狀況和格局。- o7 M( J' l ?9 f. u% _( s2 ?( F
中醫用五行表達這種和諧的格局。人體本身具有生克,比如腎水足了,可以生木,肝陽往& k1 r% k( L1 Y+ _ S# H( {
上走,就能夠助心火,木就生火,火可以生土。這就是五行,本身具有和諧性,自身就平衡。
& o+ x/ u9 z7 i4 i* ^人體才是最自足的一種表現,是人組織結構裡最精准的,沒有更聰明的了。它自身能夠以7 t. [" z7 g' g( P# a8 q
無為的方式,達到有為。: R3 j* ]9 R6 F5 W% E( u
第一篇是講人身體的本性。
4 ?" H( d, g/ d& N' A“昔在黃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0 r2 ?% R0 }; L
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登天。”, p) \, b; G0 b" c# z
是在講生命是一個過程。9 b' A2 V) k9 b+ s# T# z! v
“生而神靈”:
+ a! P, l: u3 J: u1 z6 a, r“昔”字是日在水下,遠古,太陽已經到了洪水的邊上,意為很久以前。
( [+ E& b# B; U+ f6 c! P“生而神靈”,任何一個生命的出生,都有不可思議的那個方面,不僅是黃帝,我們每個人) z5 c) v3 ^% |
都是“生而神靈”,都有像。, q7 _: Y, I& }9 ^9 E
老子喜歡用小孩子打比喻,他最喜歡的是少女和小孩子。
/ m9 T3 P ?. E: U( Z; H% ]他說小孩子:
2 L3 E2 x/ t$ m) \* I' B; h“含德之厚,比於赤子。
5 z% P+ _" T" V: S: N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
" T0 J) m; @3 l# ~, X骨弱筋柔而握固。: }* |8 ?" ]; Q! f
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9 _- i3 v% Y) B' X( W
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3 x' o. a/ _3 E" u& t" g
(老子56章)6 T+ M8 i6 `. K$ R/ F, }9 Q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小孩子陽氣足,腎精足,不懂
z: l: Y: w* ~" r得恐懼。
& z' j7 Z& g3 n2 B( T8 x“骨弱筋柔而握固。”握固,很多練功的人都搞不清。小孩出生後手握在一起的樣子,就是
8 K! h F+ M3 j握固。! T9 f- P: q+ ] X( W
手有勁,說明肝經經氣足,肝主握,肝在變動為握。* K8 f3 c* v2 K3 g
握固是拇指掐住無名指的指跟處,四指握在一起。
" E, I2 D- w7 ^" o0 w古人,練功的人認為此處為肝魂的關竅。/ f5 a6 L$ v" e- s1 S" P
小孩出生後,都有自保功能,他固的是魂。
: E, U8 i+ R: B( m& o4 i# f小孩有囟門,古人認為那是靈魂來回出入的地方。1 c; _/ `% M6 N
小孩子的握力是最大的,肝氣足。, w0 V6 W; N1 \* Q" U
人死的時候,都會撒手而去,中醫解釋是肝魂全都散了。# Z( i6 G; F* i) l, R
“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牝是母馬,牡是公馬,小孩子不懂得男女的性交,但7 I# W4 v; F$ Q" W
小男孩都會有勃起。
8 g9 F/ l- ?1 s7 L; \7 e) p西方解釋小孩子有性欲,其實是小孩精特別足,不需要想男女之事,而能夠得到這種一陽4 U% y h+ u# U& o
初起。成人靠刺激,小孩靠精足。
% h( n" W ]4 U* i$ O. A% f“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小孩子整天哭,嗓子也不啞。他是哀而不傷,氣是和的,不/ c8 D7 K. [ C; y6 b
傷氣
- u. S7 a5 U# D9 h/ u“弱而能言”:# B8 }9 C, j/ e `( r8 f0 u$ S
言,是有邏輯,講真理的意思,人言為信。小孩剛會講話,經常問真理,問根本性的問題。
7 ~$ t- I- W# x, W* b1 ~西方哲學的終極問題是:認識你自己,就是解決我是誰的問題。中國文明是天人合一,要
1 o" X, a, r, h知道何為天,何為人,我和天有什麼相關性。天有因天之序,我為什麼做不到。9 ^9 p6 w5 K; X6 L1 _- @
“幼而徇齊”:' ?4 A2 p" H/ O) ]; N% Z/ e
小時候因為精不傷,所以成長非常地迅速。男孩女孩16歲前長個頭很快。“徇齊”,是快的
: S2 N! S* c( A1 p/ s意思。
2 h9 R1 |) w9 p' y“長而敦敏”:& c# @$ A, N' B$ I% _; w6 }
長到中年就有點傻了,敦厚,就是心比較厚,厚道。敏在古代的像,是一個人給別人紮頭. u# V8 o$ @3 t: o( {& `1 l
發,實際上是講禮儀。
; s" j8 H, [/ ?) l; I8 G" q長大後雖然有點厚道了,但懂得禮儀,懂得約束自己。" T* j" Z7 m0 M
聖人不僅要掌控自己,還要約束自己。
6 A) a3 y/ x5 ]( x6 _: Q# Z“成而登天”:
3 Q: d. C7 g* A; m然後才能有成就,事業做大。
3 h6 B6 s1 c1 s: o以上整句話是在講生命是一個過程,對過程的每一步,我們都要有深刻的反省,甚至要向
* g, R& Y" `) k小孩子重新學習認識生命的真理。9 P4 I K& u! I `5 M4 e6 F
“(黃帝)乃問于天師曰:余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百而
. b" Z: K, O$ e5 a. n# j( R7 v動作皆衰者,時世異耶?將人失之耶?”
9 E$ b$ _, L; |4 W# ]* P天師就是自然之師,《黃帝內經》是皇帝和他幾個老師的對話。最初最早的經典,都是以
8 H; r, a: W$ n. H對話的形式存在的,都是一種探尋。全世界的哲學最初都源於一種探尋。天師名為岐伯。# X) e- o6 c( c, p. I! A, f/ T1 {
為什麼過去的人能夠活得很長,而且能保持身體的不衰老。問了兩個問題,是時代變了,
+ O/ C% i5 w2 ?% {( z還是人的問題。' j1 B, ]) N8 S* j' D h% a
“岐伯對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勞作,
* i0 m" {, @9 k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好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禦神,務快其心,逆于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 ~* }, [% p1 T+ l' k
岐伯回答是人的問題。時代沒有變,因為千百年來人的本性都沒有變,沒有進化。天地順& }! ]: m! }8 D3 g
序永遠是春夏秋冬,永遠是東西南北。所變的只能是人的心。
( P; R, E+ S# }' U: k$ [# b& z他說“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其知道者,知道就是法於陰陽,和於術數,前面
( K0 }0 N. b a3 l所講的十二時辰養生歸於一句話,就是“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陰陽,是天地的變化;術數,是四季,是一個一個時辰的時間段。
. i3 A# V- o6 ~, M6 V! f知道,不是可以隨便講的。
( t, L0 `- W- G0 w2 P“飲食有節”,吃喝東西都要有節,五味源於地氣,地氣的關鍵是有一個節氣的問題。什麼$ n0 b5 ^' k9 s5 M
時間吃什麼東西,得什麼氣。菊花茶,核心的東西是菊花得四季之氣,與其他花相比,它得的/ b/ c6 Y5 T4 x, e7 o
秋冬二氣多,可以補我們的肺和腎。+ G/ }) C$ h0 n, y: E
“起居有常”,根據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規矩。“不妄勞作”,不胡來。然後“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