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怎樣使孩子動作快一些?! ~1 [' { z/ A+ {2 c. ]/ C
據我看來,孩子動作,和大人一樣,該快則快,當慢則慢。
) y- ?8 H( [' [+ C2 Y% Z# Y( m 所以,或許的教育方略,當不在催促快快快,而在於研究孩子的興奮點,創造條件,提供幫助,讓那些小傢伙對俺們所着急的事情,產生興致!
8 r9 _' [; x# `, R6 v: { 一般而言,大人所言的『慢』,是大人預期和孩子所好之間產生了落差。 Z) ~/ B6 D# g- b# O) l/ H
我孩子10歲左右的時候,寫作業那叫一個慢。但是,有一天,他背上鐵鍋上白雲山野餐的時候,早上5點就爬起來了,動作快捷,一點不慢。
/ T: @, L1 U9 `: ?/ h$ G% \ 所以,或許的教育方略,當不在催促快快快,而在於研究孩子的興奮點,創造條件,提供幫助,讓那些小傢伙對俺們所着急的事情,產生興致!% M7 v4 k O0 m9 p
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功。尋找事物表象背後的邏輯鏈條,然後追溯上游,發現源頭) D5 ?/ v3 p$ D2 a( `: G1 X8 y
另一可能在於,孩子也想快,但某些技能不夠嫻熟,快不了。這裡,也需要大人和老師提供幫助
. K) I# V( w9 t( o% I; D7 ^( g+ L 第三種可能是,孩子發育節奏比別的孩子慢,愛因斯坦就這樣,俺兒子就這樣。這裡所需要的,是忽略,忽略絕對是一種大智慧。所謂會者不忙,忙啥?
B- r z @! ?8 q: A7 K& x 第四種可能是,確實存在成長障礙。譬如,俺兒子小時候便有『兒童感覺統合失調症』,手眼協調等有問題。這種情形,需要專業矯正。
) j/ W$ U6 M( _- z# j5 v 第五種可能,持續的指責,造成了孩子的心理恐懼。情緒負面者,自然動作遲緩。春風得意馬蹄疾,連馬都受情緒支配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