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黃帝內經】第一篇到底講什麼(下)5 M4 T' b5 U9 y: K
岐伯對曰:『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好散其真,
: S) n6 p6 c0 p- \8 o+ L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
3 v; x* o% c/ e6 B" V+ c, f酒可以讓人喪失理性,『以酒為漿』,指的是現代人在做非理性的事。妄,是胡來;常,是
& W i5 ?* j: L! k3 p# @" O- ?東西南北春夏秋冬。除了胡來,人還有一個妄,就是關於名的欲望。總想讓別人說自己好,時時刻刻都擔心得罪別人,一定會肝瘀。
& u: r8 Z: {" M" f習性造病。
0 N. y( A* T' _: V中國文化里沒有遺傳這個詞,還怕你是不肖子孫。不要輕易說遺傳,會犯了不孝的大忌。
% |6 {4 i3 m& [, Y$ o所謂遺傳,是你和父母的生活狀態、生活習慣、情致,方方面面都太一樣了。. Z" `. l z- g( {, n: i0 u9 `
一定要有理性,要能夠控制自己的身體、情緒,包括情慾等方面。) N! O) C( \& S8 Q
『以欲竭其精』,都是因為慾念而耗散了你的精。; L3 V' q1 v( j+ F& h, T, i/ c
『以好散其真』,因為你的喜好,喪掉了你的真陽元氣。0 E& F: a0 \& g( g) ?. R h) D3 N
『不知持滿』,不知足,老追求外在的事物。人的生存很容易滿足,人的欲望太不容易滿足。1 ]/ s2 l4 z3 l! D
改變思想,也要改變習慣。
* s* ^* {% h" X. N7 x『不時御神』,不按時駕馭自己的精神。
* f! q( q/ g7 H9 i『務快其心』,只知道痛快了為止。
. d' l z, a+ b: m: b『逆於生樂,起居無節』,一定會『故半百而衰也』。* d% Q& O+ P; p: w) d* j1 J
人為什麼會得病?習性造病。; j, ]7 S- i Z( J8 X, v) x
這是值得背誦的一句話:9 ~% z& S# D! i/ e
『夫上古聖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
& T- t5 {2 D! X" u6 a病安從來。』4 ^* A; L9 T( s6 C* y$ e& |
不好的地方不要去,『避之有時』。『虛邪賊風』,不好的事物不要去沾它。. C5 g2 Q. K: |- I$ R6 T
大道總綱——『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p5 V, k& x) n: s
【黃帝內經】第一篇,先告訴人們如何不得病,而不是怎麼治病。$ ^# z- w) _* s) J
『恬淡虛無』,是一種境界。人們追求一種淡定,談何容易。) f( F6 ?: c0 W, m0 p) n( {0 l& T* s }
精神內守是淡定的方法。心腎相交,精和神特別足才能淡定。
, m% ?, Z, i) Z4 V4 f心腎相交外在的鍛煉方法:心包經走勞宮穴,腎經斜走於足心湧泉穴,每日用雙手勞宮穴, z1 v' _9 S/ r& U5 E* o
搓兩個腳的腳心。8 a9 r. B7 Z$ b6 I; E# }' H* l
『精神內守』是方法,『恬淡虛無』是境界,『真氣從之』,真氣即元氣才可以按照自己的本性去運化和收藏,『病安從來』。
) k4 y) N% {& m; h: ?& U『是以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故美其食,
; `8 F3 h! `4 Y, h7 V" p: x1 v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
, c& K% [7 e# I. Y& p$ A: l$ D6 L『志閒而少欲』。閒,古代還有一個意思,即邊界。要讓你的志向有一個界限,不能什麼都& S1 H: b/ Z( k6 |) v2 d r5 _
追求。少欲解釋志閒,不能欲望太多。所有的欲望有一個界限,這樣,『心安而不懼』。不動腎精了,然後心也安定下來了,就不會恐懼。5 |$ h3 o: M$ d
『形勞而不倦』,讓身體經常地有所勞作。體育鍛煉,古代的原則是不主張出大汗。如果口
- U9 n' Y' f/ t& L' F; h干舌燥,是膀胱,太陽的經氣不足,不能氣化,腎精上不來。
5 V. a, ?3 S# V# V! O人體五液:# F5 l Y- R0 _+ G. K7 P
唾液從腎精來。0 H5 |2 }% o- w! x; a; \+ `
眼淚從肝來,肝開竅於目。肝屬厥陰,迎風落淚等屬於厥陰不收斂的問題。* L8 V* M1 J& a! G! M' W
鼻涕是肺的外現,感冒流鼻涕是肺受寒造成的。) z J- X1 X+ s2 ~, w
涎,口水,從脾來,經常流口水,是脾胃虛的像。小孩出生後,脾胃弱,脾喜甜,小孩子7 l- Q- Q" i; v5 f1 @
愛吃糖是正常現象。
+ [& N7 _: m! m, B汗,是心血的變現,心主血,血全身都有,汗也可全身都出。
' e# f. G5 [, c『形勞而不倦』,原則是要不倦。不能超負荷地去工作。鍛煉也不能超負荷,不能大汗淋漓,
( W5 q' {3 `# t大汗傷氣、傷血。古代要求『沾濡汗出』,微微出汗,出一層細汗,對人身體最有好處。
5 z. y7 p, k8 Z% h+ P5 {這樣就會『氣從以順』,如果氣脈通順,『各從其欲』,每個人,每個臟器,五臟六腑都能滿足自己的欲望。心臟和大腸的欲望是不同的,心要的是血,大腸要的是糞,『皆得所願』。得到自己該得到的,不要想去得到自己得不到的東西。+ V- l7 b7 N) j. D" y
『故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老子的一句話。: v+ C+ Q: {8 Y# ^# ]
『美其食』,各臟腑只得自己該吃的東西,以自己該得到的食物為美。5 p7 R% p8 c8 G9 ?
『任其服』,古代不同官位服裝不同,這是守時和守位的問題,每個人守住自己的本分,就
5 \) K: \) ?) U可以不生病。五臟守住自己的本分,五臟就可以不生病。
7 z& i& ~' _2 s& F, t2 X9 `『樂其俗』,以自己的風俗為樂,只干自己能幹的事。; g1 f, O, h& t+ i% M
『高下不相慕』,五臟可以做到各在其位。高的別瞧不起底下的,心別瞧不起大腸的功能,
2 E! ^0 Y' ~' K( R沒有大腸,心血無法運化。有個國王得了膏肓之症,就是心臟有毛病,不治之症,一日他去廁所,陷而卒,中氣下陷,就死掉了。凡心臟病人,如廁要小心,如下面的氣沒有固攝住,上面一下子就會空掉。中醫問二便,全是在問心肺。
& R3 [: ^/ W1 t7 D( I+ @7 @『其民故曰朴』,臟腑本身是無為的,樸實的。人做不到這麼樸實。& U/ X4 K, N) y3 c4 d
『是以嗜欲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賢不肖不懼於物,故合於道。所以能年皆度
8 ?6 x8 ~; E& u+ _, F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5 {$ r# o1 `$ Z8 Y6 q『淫邪』是過分過度的意思,任何過分過度的東西都不可以干擾你的心,惑亂你的心。這樣1 X4 r- g4 @' W* [4 r% }% r$ V
不管是『愚、智、賢、不肖』,不管是聰明的心或是愚笨的大腸,五臟六腑都『不懼於物』,各自滿足自己的精足,『故合於道』。因此人的本性是可以合於道的。現在不能合於道,是因為個人的欲望摻雜在裡面。
# ]: S B' w+ @9 y. b晚上11點該睡覺時不睡,非要熬到夜裡三四點,此時肺氣重新疏布,如果不睡,真是要把9 ^6 H+ @. N6 c# o
自己傷透了。到點睡覺,這是身體本身的要求。; H; U% j" o, {5 s
『所以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身體是可以度百歲的,如不能,是我們人把它耗干4 A) m1 A% o) f3 }
了。『以其德全不危也』,因為他德行特別全,沒有被欲望所迷惑,他就不會出現危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