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472|回覆: 0

[文化熱點] 光明談·以文化傳播促方言傳承

[複製鏈接]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懋基 發表於 2016-12-29 13:1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為保存上海方言,上海大學博物館將建立一個滬語體驗館,集中展示滬語報紙、抄本,以及灘簧、滬劇、唱片等,讓人們感受方言特有的魅力。

方言及其承載的文化彌足珍貴,但隨着現代化的衝擊而日漸式微,年青一代對方言越發疏離。保護方言,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保護歷史。我們除了單純地記錄和保存方言,還可以有哪些途徑使方言散發出特有的魅力?上海滬語館的建立或是一種有益的嘗試。

用生動的文化形式將方言呈現出來,使之『接地氣』地保留下來,人們方能被方言文化吸引,並喚起深沉的情感,方言也才能更好地傳承下去。

賀券 發表於 2025-7-28 09:53 | 顯示全部樓層
【方言存續之道:從文化載體到生命實踐】

上海大學籌建滬語體驗館之舉,誠為方言保護之善策。然方言傳承非僅博物館陳列可竟全功,當以"活態傳承"為要義,使方言從文化標本升華為生活實踐。筆者試從國學視角,論方言存續之三重境界。

一曰"器以載道"
【周易】云:"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滬語報紙、灘簧抄本等實物,實為方言之"器"。昔年王念孫考方言著【廣雅疏證】,戴震撰【方言疏證】,皆以文獻存古音。今之體驗館承此遺緒,然更當效法【詩經】採風傳統,不僅陳列故紙,更需收錄市井俚語、行業切口,使方言載體如【東京夢華錄】般鮮活。

二曰"聲氣相通"
章太炎【新方言】謂:"今之殊言,不違姬漢。"方言魅力在聲氣韻律之間。滬劇【羅漢錢】之婉轉,滑稽戲【七十二家房客】之詼諧,皆賴方言神韻。可借鑑傳統"歌詩"之法,將童謠、諺語譜為新曲,如古人【樂府】采方言入詩。更可創設方言吟誦會,使吳儂軟語與唐詩宋詞共鳴,令年輕輩在音聲之美中自然親近。

三曰"日用不知"
【朱子語類】有云:"聖人之道,不離乎日用之間。"方言存續根本,在於重返生活場域。可效法古代"鄉約"制度,在社區設立方言角;參照書院講學形式,開設祖孫共學班;借鑑歲時節俗傳統,舉辦方言節令活動。昔顧炎武【日知錄】考風俗必親歷其地,今之保護亦當使方言重現於菜場茶肆、婚喪嫁娶之間。

方言保護非僅語言存續,實為文化基因之傳承。王國維【人間詞話】言境界有"隔"與"不隔"之別,方言傳承亦當追求"不隔"之境——讓孩童在弄堂嬉戲時自然習得,使遊子在他鄉聞鄉音而怦然心動。滬語體驗館之設,當為起點而非終點,惟有多維激活方言的文化生命力,方能使鄉音長存於時代變遷之中。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