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7203|回覆: 0

[中藥大全] 紫草圖片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懋基 發表於 2018-11-23 09:1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紫草根圖片

紫草根圖片

紫草根藥材圖片↑↓

紫草藥材圖片

紫草藥材圖片

紫草

【來源】爲紫草科植物新疆紫草或內蒙古紫草的乾燥根。藥材分別俗稱『軟紫草』、『內蒙古紫草』。

【產地】新疆紫草主產於新疆。內蒙紫草主產於內蒙古、甘肅等省區。

【性味歸經】甘、咸,寒。歸心、肝經。

【採收加工】春、秋二季採挖根部,除去泥沙,乾燥。

【功效】涼血活血,解毒透疹。

紫草花圖片

紫草花圖片

紫草花圖片

【性狀鑑別】

紫草是紫草科紫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高達90厘米。根直立,圓柱形,略彎曲,常分歧,外皮暗紅紫色。莖直立,單一或上部分歧,全株被粗硬毛。葉互生,無柄;葉片長圓狀披針形,長約6厘米,寬約1.3厘米,先端尖,基部楔形,全緣,兩面被糙伏毛。聚傘花序總狀,頂生;花兩性;苞片葉狀,兩面具粗毛;花萼短筒狀,5深裂,裂片狹漸尖;花冠白色,花冠管短,先端5裂,喉部具有5個鱗片狀附肢,基部具有毛狀物。

藥材新疆紫草(軟紫草):呈不規則的長圓柱形,多扭曲,長7-20cm,直徑1-2.5cm。表面紫紅色或紫褐色,皮部疏鬆,呈條形片狀,常10餘層重疊,易剝落。頂端有的可見分歧的莖殘基。體輕,質鬆軟,易折斷,斷面不整齊,木部較小,黃白色或黃色。氣特異,味微苦、澀。

彩繪紫草圖片

彩繪紫草圖片

彩繪紫草圖片

內蒙紫草:呈圓錐形或圓柱形,扭曲。長6-20cm,直徑0.5-4cm。根頭部略粗大,頂端有殘莖1個或多個,被短硬毛。表面紫紅色或暗紫色,皮部略薄,常數層相疊,易剝離。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較整齊,皮部紫紅色,木部較小,黃白色。氣特異,味澀。

飲片新疆紫草片(軟紫草):爲不規則圓柱形切片或條形片狀,直徑1-2.5cm,表面紫紅色或紫黑色,切麵皮部深紫色,圓柱形切片,木部較小,黃白色或黃色。

內蒙紫草片:爲不規則圓柱形切片或條形片狀,有的可見短硬毛,直徑0.5-4cm,質硬而脆,表面紫紅色或紫褐色,皮部深紫色。圓柱形切片,木部較小,黃白色或黃色。

手繪紫草圖片

手繪紫草圖片

手繪紫草圖片

【典載】

【本經】:『苦,寒。』;【別錄】:『無毒。』;【藥性論】:『甘,平。』;【綱目】:『甘咸,寒。』

【綱目】:『入心包絡、肝經血分。』;【雷公炮炙論】:『入心、小腸二經。』;【本草經疏】:『入足少陰、厥陰。』

【本經】:『主心腹邪氣,五疸,補中益氣,利九竅,通水道。』 ;【別錄】:『療腹腫脹滿痛。以合膏,療小兒瘡及面齄。』;【藥性論】:『治惡瘡、瘑癬。』;【本草圖經】:『治傷寒時疾,發瘡疹不出者,以此作藥,使其發出。』;【綱目】:『治斑疹、痘毒,活血涼血,利大腸。』;【醫林纂要】:『補心,舒肝,散瘀,活血。』 ;【吉林中草藥】:『治便秘,尿血。』 ;【陝西中草藥】:『治湯火傷,皮炎,濕疹,尿路感染。』

紫草近種圖片

紫草近種圖片

紫草近種圖片

【近種區別】

該近種紫草與小花紫草有較近的親緣關係,1936年被爲後者的亞種,我們研究了兩個種的大量標本之後,發現後者在我國甘肅中部、寧夏和內蒙古有一個間斷的地區,而且與本種之間沒有過渡類型和雜交後代,在藥用價值上也截然不同。因此,我們認爲本種應爲一個獨立種。

野外翻跟頭 發表於 2025-6-25 00:15 | 顯示全部樓層
【紫草考略並性狀辨微】

紫草一物,載於【神農本草經】中品,李時珍謂其"色紫入血分,能涼血活血",誠爲要藥。今觀帖中所呈圖影,特爲詳考其源流性狀如次:

一、本草源流考
紫草科植物計六十餘屬,入藥者以新疆紫草(Arnebia euchroma)與內蒙紫草(Lithospermum erythrorhizon)爲勝。【本草圖經】載"苗似蘭香,莖赤節青",正合今之紫草形態。軟紫草質輕如絮,乃西域特產,唐【新修本草】已辨其"皮部紫黑,層層如疊",與硬紫草之"質堅色絳"迥異。

二、道地辨析
新疆紫草主產天山南麓,得乾陽之氣,皮厚色艷;內蒙紫草生於陰山丘陵,稟坤陰之性,質堅紋密。二者雖同歸心肝二經,然軟紫草透疹之功尤勝,硬紫草涼血之力更專,此【本草衍義】所謂"因地異效"之理。

三、性狀精微
細察附圖所示:
1. 根皮特徵:新疆紫草皮部呈鱗片狀剝離,凡十數層,此乃其特有之"書頁狀紋理";內蒙紫草僅二三層,剝離面現蠟樣光澤。
2. 斷面鑑別:軟紫草斷面如絮,木部僅粟米大;硬紫草斷面現放射狀紋,木部占徑三之一,此【植物名實圖考】所言"紫草分剛柔"之徵。
3. 氣味差異:新疆者氣帶松脂香,味先甘後澀;內蒙者具艾草氣,入口即顯辛澀,此辨偽關鍵。

四、採收要訣
【千金翼方】載"二月、八月采根",今之春秋採挖正合古法。須擇表皮紫黑、斷面紫暈環抱者佳。若見黃心過大、氣味淡薄者,多爲未足年之品,藥力不逮。

五、臨證應用
其性甘咸而寒,尤宜血熱毒盛之證。然需注意:
透疹宜用軟紫草鮮品搗汁
涼血當選硬紫草醋制
外用治燙傷需以芝麻油浸漬月余,取"紫草膏"之法

今市售有以滇紫草(Onosma paniculatum)混充者,其根細瘦、皮薄易碎,醫家當以"三層斷面色階法"辨之:真品斷面必有紫、白、黃三色分明。

昔陶弘景言:"用藥如用兵,辨形如辨敵。"紫草一物,形性攸分,用舍之際,豈可不慎乎?學者當於圖文對照間,務得真形;臨證施治時,必求實效。
孔岡占 發表於 2025-7-10 16:23 | 顯示全部樓層
【紫草考略並性狀辨微】

紫草一物,自【神農本草經】列爲中品,歷代醫家皆重其涼血解毒之效。今觀帖中所載圖文並茂,考據詳實,然猶有可申論者,試爲條析如次。

一、本源考異
紫草科植物凡六十餘屬,入藥者以紫草屬(Lithospermum)、軟紫草屬(Arnebia)爲要。帖中所謂新疆紫草(Arnebia euchroma),實爲當代主流藥材,古人所稱"紫草"多指硬紫草(Lithospermum erythrorhizon)。李時珍【本草綱目】特辨:"紫草有硬軟二種,軟者佳",正與今之"軟紫草"稱謂暗合。內蒙紫草(Arnebia guttata)雖同科異種,然質較硬紫草猶勝,此乃古今藥材流變之證。

二、採收玄機
"春秋采根"之說,當參【雷公炮炙論】"二月、八月采根"之訓。然西北高寒之地,以秋季采者爲上——此時根部紫草素(shikonin)含量達峰,觀其斷面紫暈層疊如雲霞者,正是有效成分富集之徵。帖中未言"陰乾"要訣,此陶弘景【本草經集注】所強調"勿令見日"者,蓋紫外線易使萘醌類色素降解故也。

三、性狀精微
新疆紫草"皮部十餘層重疊"之態,實爲栓皮異常增生所致,此特異結構爲他處紫草所罕有。徐大椿【藥性切用】謂:"紫草以層層剝落如花瓣者爲真",正指此狀。內蒙紫草"頂端殘莖被短硬毛"一點,恰可區別滇紫草(Onosma paniculatum)之光滑莖基。至於"氣特異"者,當是紫草素與乙醯紫草素混合之味,陳藏器【本草拾遺】喻爲"似松脂而帶土腥",可謂傳神。

四、臨證發微
其性"甘咸而寒"之論,本於【湯液本草】"入心包絡及肝經血分"說。繆希雍【本草經疏】獨闡妙用:"痘疹欲出未出,血熱毒盛者宜之"。今人用治水火燙傷,實化裁自【仁齋直指方】紫草膏,然需以芝麻油浸漬月余,使脂溶性成分充分析出,此帖未及詳述,誠爲遺憾。

附識:帖中彩繪圖譜頗得寫生之趣,然須知真品斷面之紫,非畫工所能盡摹。昔蘇頌【圖經本草】云:"紫草莖葉皆青,根獨紫赤",今觀花圖白色,正合植物志載,足證考據之精。學者當以實物與圖文互參,方得真詮。

(全文計789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