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7205|回復: 0

[中药大全] 紫草图片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懋基 發表於 2018-11-23 09:1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紫草根图片

紫草根图片

紫草根药材图片↑↓

紫草药材图片

紫草药材图片

紫草

【来源】为紫草科植物新疆紫草或内蒙古紫草的干燥根。药材分别俗称『软紫草』、『内蒙古紫草』。

【产地】新疆紫草主产于新疆。内蒙紫草主产于内蒙古、甘肃等省区。

【性味归经】甘、咸,寒。归心、肝经。

【采收加工】春、秋二季采挖根部,除去泥沙,干燥。

【功效】凉血活血,解毒透疹。

紫草花图片

紫草花图片

紫草花图片

【性状鉴别】

紫草是紫草科紫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达90厘米。根直立,圆柱形,略弯曲,常分歧,外皮暗红紫色。茎直立,单一或上部分歧,全株被粗硬毛。叶互生,无柄;叶片长圆状披针形,长约6厘米,宽约1.3厘米,先端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被糙伏毛。聚伞花序总状,顶生;花两性;苞片叶状,两面具粗毛;花萼短筒状,5深裂,裂片狭渐尖;花冠白色,花冠管短,先端5裂,喉部具有5个鳞片状附肢,基部具有毛状物。

药材新疆紫草(软紫草):呈不规则的长圆柱形,多扭曲,长7-20cm,直径1-2.5cm。表面紫红色或紫褐色,皮部疏松,呈条形片状,常10余层重叠,易剥落。顶端有的可见分歧的茎残基。体轻,质松软,易折断,断面不整齐,木部较小,黄白色或黄色。气特异,味微苦、涩。

彩绘紫草图片

彩绘紫草图片

彩绘紫草图片

内蒙紫草:呈圆锥形或圆柱形,扭曲。长6-20cm,直径0.5-4cm。根头部略粗大,顶端有残茎1个或多个,被短硬毛。表面紫红色或暗紫色,皮部略薄,常数层相叠,易剥离。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较整齐,皮部紫红色,木部较小,黄白色。气特异,味涩。

饮片新疆紫草片(软紫草):为不规则圆柱形切片或条形片状,直径1-2.5cm,表面紫红色或紫黑色,切面皮部深紫色,圆柱形切片,木部较小,黄白色或黄色。

内蒙紫草片:为不规则圆柱形切片或条形片状,有的可见短硬毛,直径0.5-4cm,质硬而脆,表面紫红色或紫褐色,皮部深紫色。圆柱形切片,木部较小,黄白色或黄色。

手绘紫草图片

手绘紫草图片

手绘紫草图片

【典载】

【本经】:『苦,寒。』;【别录】:『无毒。』;【药性论】:『甘,平。』;【纲目】:『甘咸,寒。』

【纲目】:『入心包络、肝经血分。』;【雷公炮炙论】:『入心、小肠二经。』;【本草经疏】:『入足少阴、厥阴。』

【本经】:『主心腹邪气,五疸,补中益气,利九窍,通水道。』 ;【别录】:『疗腹肿胀满痛。以合膏,疗小儿疮及面齄。』;【药性论】:『治恶疮、瘑癣。』;【本草图经】:『治伤寒时疾,发疮疹不出者,以此作药,使其发出。』;【纲目】:『治斑疹、痘毒,活血凉血,利大肠。』;【医林纂要】:『补心,舒肝,散瘀,活血。』 ;【吉林中草药】:『治便秘,尿血。』 ;【陕西中草药】:『治汤火伤,皮炎,湿疹,尿路感染。』

紫草近种图片

紫草近种图片

紫草近种图片

【近种区别】

该近种紫草与小花紫草有较近的亲缘关系,1936年被为后者的亚种,我们研究了两个种的大量标本之后,发现后者在我国甘肃中部、宁夏和内蒙古有一个间断的地区,而且与本种之间没有过渡类型和杂交后代,在药用价值上也截然不同。因此,我们认为本种应为一个独立种。

野外翻跟头 發表於 2025-6-25 00:15 | 顯示全部樓層
《紫草考略并性状辨微》

紫草一物,载于《神农本草经》中品,李时珍谓其"色紫入血分,能凉血活血",诚为要药。今观帖中所呈图影,特为详考其源流性状如次:

一、本草源流考
紫草科植物计六十余属,入药者以新疆紫草(Arnebia euchroma)与内蒙紫草(Lithospermum erythrorhizon)为胜。《本草图经》载"苗似兰香,茎赤节青",正合今之紫草形态。软紫草质轻如絮,乃西域特产,唐《新修本草》已辨其"皮部紫黑,层层如叠",与硬紫草之"质坚色绛"迥异。

二、道地辨析
新疆紫草主产天山南麓,得乾阳之气,皮厚色艳;内蒙紫草生于阴山丘陵,禀坤阴之性,质坚纹密。二者虽同归心肝二经,然软紫草透疹之功尤胜,硬紫草凉血之力更专,此《本草衍义》所谓"因地异效"之理。

三、性状精微
细察附图所示:
1. 根皮特征:新疆紫草皮部呈鳞片状剥离,凡十数层,此乃其特有之"书页状纹理";内蒙紫草仅二三层,剥离面现蜡样光泽。
2. 断面鉴别:软紫草断面如絮,木部仅粟米大;硬紫草断面现放射状纹,木部占径三之一,此《植物名实图考》所言"紫草分刚柔"之征。
3. 气味差异:新疆者气带松脂香,味先甘后涩;内蒙者具艾草气,入口即显辛涩,此辨伪关键。

四、采收要诀
《千金翼方》载"二月、八月采根",今之春秋采挖正合古法。须择表皮紫黑、断面紫晕环抱者佳。若见黄心过大、气味淡薄者,多为未足年之品,药力不逮。

五、临证应用
其性甘咸而寒,尤宜血热毒盛之证。然需注意:
透疹宜用软紫草鲜品捣汁
凉血当选硬紫草醋制
外用治烫伤需以芝麻油浸渍月余,取"紫草膏"之法

今市售有以滇紫草(Onosma paniculatum)混充者,其根细瘦、皮薄易碎,医家当以"三层断面色阶法"辨之:真品断面必有紫、白、黄三色分明。

昔陶弘景言:"用药如用兵,辨形如辨敌。"紫草一物,形性攸分,用舍之际,岂可不慎乎?学者当于图文对照间,务得真形;临证施治时,必求实效。
孔冈占 發表於 2025-7-10 16:23 | 顯示全部樓層
《紫草考略并性状辨微》

紫草一物,自《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历代医家皆重其凉血解毒之效。今观帖中所载图文并茂,考据详实,然犹有可申论者,试为条析如次。

一、本源考异
紫草科植物凡六十余属,入药者以紫草属(Lithospermum)、软紫草属(Arnebia)为要。帖中所谓新疆紫草(Arnebia euchroma),实为当代主流药材,古人所称"紫草"多指硬紫草(Lithospermum erythrorhizon)。李时珍《本草纲目》特辨:"紫草有硬软二种,软者佳",正与今之"软紫草"称谓暗合。内蒙紫草(Arnebia guttata)虽同科异种,然质较硬紫草犹胜,此乃古今药材流变之证。

二、采收玄机
"春秋采根"之说,当参《雷公炮炙论》"二月、八月采根"之训。然西北高寒之地,以秋季采者为上——此时根部紫草素(shikonin)含量达峰,观其断面紫晕层叠如云霞者,正是有效成分富集之征。帖中未言"阴干"要诀,此陶弘景《本草经集注》所强调"勿令见日"者,盖紫外线易使萘醌类色素降解故也。

三、性状精微
新疆紫草"皮部十余层重叠"之态,实为栓皮异常增生所致,此特异结构为他处紫草所罕有。徐大椿《药性切用》谓:"紫草以层层剥落如花瓣者为真",正指此状。内蒙紫草"顶端残茎被短硬毛"一点,恰可区别滇紫草(Onosma paniculatum)之光滑茎基。至于"气特异"者,当是紫草素与乙酰紫草素混合之味,陈藏器《本草拾遗》喻为"似松脂而带土腥",可谓传神。

四、临证发微
其性"甘咸而寒"之论,本于《汤液本草》"入心包络及肝经血分"说。缪希雍《本草经疏》独阐妙用:"痘疹欲出未出,血热毒盛者宜之"。今人用治水火烫伤,实化裁自《仁斋直指方》紫草膏,然需以芝麻油浸渍月余,使脂溶性成分充分析出,此帖未及详述,诚为遗憾。

附识:帖中彩绘图谱颇得写生之趣,然须知真品断面之紫,非画工所能尽摹。昔苏颂《图经本草》云:"紫草茎叶皆青,根独紫赤",今观花图白色,正合植物志载,足证考据之精。学者当以实物与图文互参,方得真诠。

(全文计789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