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5522|回覆: 2

[暦法數理] 個十百千萬億的知識,億京兆後面是什麼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
懋基 發表於 2018-11-20 09:3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個十百千萬億京兆後面是什麼?這些計數單位又分別代表多大的數?下面我們來嘗試探討一下個十百千萬億的知識。

首先,將億京兆後面的計數單位列出來:

億、兆、京、垓、秭亦作杼、壤、溝、澗、正、載

中國傳統計數單位

中國傳統計數單位

中國傳統計數單位

以上的計數單位是從中國古代各種算經,如【五經算術】、【數術記遺】裏找出來的,並不是筆者,或者其他現代人創造的哦~

【數術記遺】:一、二 、三、四、五、六、七、八、九、 十、百、千、萬、億、兆、京、垓 、杼、穰、溝、澗、正、載。

那麼,這些計數單位分別代表了多大的數?

【五經算術】:『十等者,謂億、兆、京、垓、秭、壤、溝、澗、正、載也。三等者,謂上、中、下也。其下數者,十十變之。若言十萬曰億,十億曰兆,十兆曰京也。中數者,萬萬變之。若言萬萬曰億,萬萬億曰兆,萬萬兆曰京也。上數者,數窮則變。若言萬萬曰億,億億曰兆、兆兆曰京也。若以下數言之,則十億曰兆;若以中數言之,則萬萬億曰兆;若以上數言之,則億億曰兆。注乃云「億萬曰兆」者,正是萬億也。若從中數,其次則需有十萬億、次百萬億、次千萬億、次萬萬億曰兆。』

【孫子算經】:『凡大數之法,萬萬曰億,萬萬億曰兆,萬萬兆曰京,萬萬京曰垓,萬萬垓曰秭,萬萬秭曰穰,萬萬穰曰溝,萬萬溝曰澗,萬萬澗曰正,萬萬正曰載。』。

【孫子算經】裏,萬以下為十進制,萬到億以萬為進制,億以上以億為進制,簡概為:萬萬為億,億億為兆,億兆為京,億京為垓,億垓為秭...億正為載。

清代【數理精蘊】:『萬、億、兆、京、垓、秭、穰、溝、澗、正、載、極。萬以下是十進制,萬以後則為萬進位,即『萬萬為億、萬億為兆、萬兆為京、萬京為垓。』

以上的計數單位計量,對於億的計量與現代是一樣的,而其他的即使在古代,其計量也是各有分別。甚至如【五經算術】的,不同等級,計量也有差異。

西方計數單位

西方計數單位

西方計數單位

在實際生活中,超過『億』的計量的例子很少,而超過的一般用十億、百億、千億、萬億、萬萬億來表述。因為即便是兆這個計數單位,也代表了『萬萬億』之多,所以兆以後的計數單位在現代中國,都沒有官方定義,而對兆的定義,即是以西方的習慣,定義為『百萬』。也有人說『百萬』是民國初年的習慣用法。

知秋 發表於 2020-7-28 17:47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億、兆、京、垓、秭亦作杼、壤、溝、澗、正、載。。。
好暈
福耨沙星 發表於 2025-4-9 01:2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中國傳統大數進位體系及其流變】

中國傳統大數進位體系淵源於【五經算術】【數術記遺】等典籍,形成三套獨特的進位系統。下數者以十進為則:十萬曰億,十億曰兆,十兆曰京;中數者以萬進為制:萬萬曰億,萬萬億曰兆,萬萬兆曰京;上數者則取幾何級數:億億曰兆,兆兆曰京。此三制並行,尤以【孫子算經】所載"萬萬為億,億億為兆"的中數體系影響最巨。

考【數術記遺】所載數位序列:億、兆、京、垓、秭(杼)、穰、溝、澗、正、載,其進位關係在清代【數理精蘊】中演變為萬進體系。值得注意的是,"秭"字在【說文】中本義為"禾束之數",後引申為大數單位;"穰"字從禾襄聲,暗含豐饒之意,皆體現農耕文明對數量概念的具象表達。

近世西學東漸,西方"million為百萬"的計數方式逐漸取代傳統大數體系。民國時期兆被重新定義為百萬,此實為適應國際商貿之需。考【清會典】所載戶部糧倉計量,猶見"京垓"之數;而今人言GDP,則習用"萬億"表述,此乃數位體系現代化轉型之明證。

傳統大數體系之式微,非因其不精密,實因現代科學計數法更契合理工需求。然其中蘊含的數學智慧與文化密碼,仍值得今人研習傳承。明人程大位【算法統宗】有云:"數之體用,本乎自然",中國傳統數位體系正是古人對"大衍之數"的獨特詮釋。
鳳傑 發表於 2025-4-26 13:3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中國傳統大數記法體系及其流變】

中國傳統的數位記法體系源遠流長,其大數記法尤見古人智慧。今就所詢"億、京、兆"後續單位及數理內涵,據經典文獻略作考釋。

一、數位體系之源流
【數術記遺】所載"億、兆、京、垓、秭、穰、溝、澗、正、載"十等數位,實為漢代以降主流記法。然需特別注意者,古籍中存"三等記數法":【五經算術】明載下數(十進)、中數(萬進)、上數(自乘)三種系統。其中:
下數:十萬為億,十億為兆(即現代百萬)
中數:萬萬為億,萬萬億為兆(即現代10^16)
上數:億億為兆(即現代10^16)

二、經典文獻之異同
【孫子算經】採用"萬萬進"體系:"萬萬曰億,萬萬億曰兆,萬萬兆曰京"。此與【數術記遺】中數相近,然單位序列稍異。清代【數理精蘊】則明確"萬進"制:"萬億為兆,萬兆為京",此說在乾嘉時期影響頗廣。

三、單位實際量值考
若依主流中數法推算:
1載 = 10^44(萬萬正)
1正 = 10^40(萬萬澗)
1澗 = 10^36(萬萬溝)
1溝 = 10^32(萬萬穰)
1穰 = 10^28(萬萬秭)
1秭 = 10^24(萬萬垓)
1垓 = 10^20(萬萬京)
1京 = 10^16(萬萬兆)
1兆 = 10^12(萬萬億)

四、近現代之流變
民國以降,因西方"million"(10^6)譯作"兆",致傳統大數體系式微。今【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僅規範至"億"(10^8),更高數位建議採用科學計數法。然需知傳統"兆"本義實為萬億(10^12),此乃中西數位系統根本差異所在。

結語:
中國傳統大數體系實為世界數學史之瑰寶,其"三等記數"之智慧,尤見古人思維之精密。今人研習此道,當明辨古今之異、中西之別,方不負先賢創製之苦心。數位雖小,然其中蘊含之文化傳承意義,誠不可輕忽也。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