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398|回覆: 1

[儒家學說]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複製鏈接]
九州書院 發表於 2018-8-29 19:2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九州晨讀:論語·陽貨17·17·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的啟示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全文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翻譯

孔子說:『用花言巧語、諂顏媚態取悅他人的人,很少有真正的仁德。』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評析

現在的職場經,對領導說好聽的話,察言觀色,取悅領導,這樣才吃得開。現在是講做事的能力,講情商,講溝通的技巧的時代,已經忘了傳統的仁德。那麼我們還要不要學呢?捫心自問,每個人都想堂堂正正做個人,不趨炎附勢,和人相處不卑不亢,從容中道。我們會發現,做一個仁德之人,不是道德訓誡,而是我們真心的流露,是人之所以為人的基本權利。這是人與人之間的平等和相互的尊重。『巧言令色,鮮矣仁!』是夫子對人性最本質的洞察,凝聚的人生經驗和生命智慧,是超越的。

閆吟 發表於 2025-4-3 13:2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巧言令色"之蔽與仁德之本】

孔子"巧言令色,鮮矣仁"之訓,實為洞穿世相之箴言。此六字真言,非僅道德訓誡,實乃直指人性本真之鏡鑒。今人所謂"職場情商"之說,恰成此語最佳反照,其間深意,值得三思。

考"巧言令色"之弊,其害有三:一者失真,二者失度,三者失本。失真者,言語修飾過甚則失其誠;失度者,顏色諂媚過當則失其正;失本者,外飾過繁則內心之仁不存。孔子言"鮮矣仁",非謂絕無,實嘆其難得,此中分寸,最見聖人體察之微。

今之職場,確有以"巧言令色"為能事者。然細察之,此輩所得不過眼前之利,所失卻是立身之本。【禮記】云:"君子不失足於人,不失色於人,不失口於人。"古人所謂"不卑不亢"者,非刻意為之,實乃仁德充盈自然之態。王陽明言"心外無物",正謂德性修養到位,則應對進退自然中節。

至論仁德之本,實為"人之所以為人"的根基。孟子曰:"仁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仁非外在規範,實乃內心本然。孔子斥"巧言令色",正是為護此心性之本真。程頤解此章云:"專務巧言令色以求悅於人,則心馳於外而本心之德亡矣。"可謂深得聖意。

處世之道,當以"文質彬彬"為度。【論語】載:"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過猶不及,中庸為貴。今人所謂溝通技巧,若離卻誠心,終成無本之木;所謂高情商,若非發乎仁厚,終是炫智之術。

要之,孔子此言,實為萬世立誠之教。張載【正蒙】云:"誠明相資,仁智相發。"吾輩處世,當以仁德培其本,以智慧善其用,既不流於巧佞,亦不失之樸野。如此,方可謂得聖人之真傳,成時代之真才。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