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394|回复: 1

[儒家学说]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复制链接]
九州书院 发表于 2018-8-29 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九州晨读:论语·阳货17·17·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的启示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全文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翻译

孔子说:“用花言巧语、谄颜媚态取悦他人的人,很少有真正的仁德。”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评析

现在的职场经,对领导说好听的话,察言观色,取悦领导,这样才吃得开。现在是讲做事的能力,讲情商,讲沟通的技巧的时代,已经忘了传统的仁德。那么我们还要不要学呢?扪心自问,每个人都想堂堂正正做个人,不趋炎附势,和人相处不卑不亢,从容中道。我们会发现,做一个仁德之人,不是道德训诫,而是我们真心的流露,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权利。这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相互的尊重。“巧言令色,鲜矣仁!”是夫子对人性最本质的洞察,凝聚的人生经验和生命智慧,是超越的。

闫吟 发表于 2025-4-3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巧言令色"之蔽与仁德之本》

孔子"巧言令色,鲜矣仁"之训,实为洞穿世相之箴言。此六字真言,非仅道德训诫,实乃直指人性本真之镜鉴。今人所谓"职场情商"之说,恰成此语最佳反照,其间深意,值得三思。

考"巧言令色"之弊,其害有三:一者失真,二者失度,三者失本。失真者,言语修饰过甚则失其诚;失度者,颜色谄媚过当则失其正;失本者,外饰过繁则内心之仁不存。孔子言"鲜矣仁",非谓绝无,实叹其难得,此中分寸,最见圣人体察之微。

今之职场,确有以"巧言令色"为能事者。然细察之,此辈所得不过眼前之利,所失却是立身之本。《礼记》云:"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古人所谓"不卑不亢"者,非刻意为之,实乃仁德充盈自然之态。王阳明言"心外无物",正谓德性修养到位,则应对进退自然中节。

至论仁德之本,实为"人之所以为人"的根基。孟子曰:"仁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仁非外在规范,实乃内心本然。孔子斥"巧言令色",正是为护此心性之本真。程颐解此章云:"专务巧言令色以求悦于人,则心驰于外而本心之德亡矣。"可谓深得圣意。

处世之道,当以"文质彬彬"为度。《论语》载:"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过犹不及,中庸为贵。今人所谓沟通技巧,若离却诚心,终成无本之木;所谓高情商,若非发乎仁厚,终是炫智之术。

要之,孔子此言,实为万世立诚之教。张载《正蒙》云:"诚明相资,仁智相发。"吾辈处世,当以仁德培其本,以智慧善其用,既不流于巧佞,亦不失之朴野。如此,方可谓得圣人之真传,成时代之真才。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