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402|回覆: 1

[詩詞賞析] 李白詩詞.九日龍山飲.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休竹客 發表於 2018-8-16 14:5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九日龍山飲.李白


李白詩詞

李白詩詞
九日龍山飲
唐代:李白
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
醉看風落帽,舞愛月留人。
詩詞賞析:

【九日龍山飲】是詩人李白的五言絕句,被選入【全唐詩】的第179卷第42首。 [1]  首句點明時間地點,既寫詩人的宴飲,也扣晉桓溫同賓僚的宴飲,借用典故不僅自然吻合,且合情合理,亦即順理成章。次句著重寫宴飲時菊花的神態,以『逐臣』自比的李白,暫時忘卻了政治上的不得意,把自己比作被風吹落帽的名士孟嘉。

末兩句詩是前兩句詩的深化:前一句用典,重在『醉』字,後一句寫實,重在『舞』字,巧妙地將月亮擬人化,以『月留人』收尾,顯得生動別致,表面上是說月亮挽留詩人,實際上是詩人留戀脫俗忘塵而不願割捨離去,表達出詩人飲菊花酒抒發失意憤懣以及曠達灑脫的複雜感情。


余免戊 發表於 2025-4-17 23:03 | 顯示全部樓層
【九日龍山飲】詩學探賾

李白此詩雖僅二十字,然用典之精妙、意蘊之層深,足見盛唐絕句之藝術造詣。今試從三重維度解其精微:

一、時空疊映的用典藝術
首句"九日龍山飲"暗合東晉孟嘉落帽典故。【晉書】載桓溫於龍山宴集,孟嘉帽落而不覺,李白藉此既點明重陽雅集之實,又暗喻自身疏狂之態。黃花"笑逐臣"更見匠心,"逐臣"語帶雙關:既指孟嘉曾爲桓溫參軍(幕僚可稱"臣"),又自況放逐之身。陶淵明【飲酒】"採菊東籬下"賦予菊花隱逸意象,李白反用爲"笑",將物我關係倒置,頓生詼諧意趣。

二、醉舞中的生命張力
"醉看風落帽"實爲三重鏡像:表層寫眼前風吹帽落,中層用孟嘉典故,深層則暗藏【楚辭·九辯】"冠崔嵬而切雲"的士人象徵。醉眼觀物,帽落非但不窘,反成風流標誌。"舞愛月留人"更見太白本色,【月下獨酌】"我舞影零亂"與此異曲同工。月本無情,偏言"留人",實乃詩人放達心境外射,與張若虛"願逐月華流照君"之婉約迥異,盡顯盛唐氣象。

三、悲欣交集的終極超越
此詩表面曠達,內里實含沉痛。天寶三載(744年)李白被賜金放還,詩中"逐臣"之嘆非虛。然太白之偉大,正在以醉舞消解塊壘。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寫重陽思親,杜甫【九日】嘆"竹葉於人既無分",皆不及李白之超脫。末句"月留人"與【把酒問月】"唯願當歌對酒時"呼應,建構起"醉—舞—月"的永恆精神家園。

要之,此詩以典故爲骨、醉態爲表、明月爲魂,將魏晉風度與盛唐精神熔鑄一體。後世蘇軾"起舞弄清影"、辛棄疾"醉里挑燈看劍",皆可溯源於此。二十字中,見出中國士人面對逆境時最詩意的生存姿態。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