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403|回復: 1

[诗词赏析] 李白诗词.九日龙山饮.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休竹客 發表於 2018-8-16 14:5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九日龙山饮.李白


李白诗词

李白诗词
九日龙山饮
唐代:李白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诗词赏析:

【九日龙山饮】是诗人李白的五言绝句,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79卷第42首。 [1]  首句点明时间地点,既写诗人的宴饮,也扣晋桓温同宾僚的宴饮,借用典故不仅自然吻合,且合情合理,亦即顺理成章。次句着重写宴饮时菊花的神态,以『逐臣』自比的李白,暂时忘却了政治上的不得意,把自己比作被风吹落帽的名士孟嘉。

末两句诗是前两句诗的深化:前一句用典,重在『醉』字,后一句写实,重在『舞』字,巧妙地将月亮拟人化,以『月留人』收尾,显得生动别致,表面上是说月亮挽留诗人,实际上是诗人留恋脱俗忘尘而不愿割舍离去,表达出诗人饮菊花酒抒发失意愤懑以及旷达洒脱的复杂感情。


余免戊 發表於 2025-4-17 23:03 | 顯示全部樓層
《九日龙山饮》诗学探赜

李白此诗虽仅二十字,然用典之精妙、意蕴之层深,足见盛唐绝句之艺术造诣。今试从三重维度解其精微:

一、时空叠映的用典艺术
首句"九日龙山饮"暗合东晋孟嘉落帽典故。《晋书》载桓温于龙山宴集,孟嘉帽落而不觉,李白借此既点明重阳雅集之实,又暗喻自身疏狂之态。黄花"笑逐臣"更见匠心,"逐臣"语带双关:既指孟嘉曾为桓温参军(幕僚可称"臣"),又自况放逐之身。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赋予菊花隐逸意象,李白反用为"笑",将物我关系倒置,顿生诙谐意趣。

二、醉舞中的生命张力
"醉看风落帽"实为三重镜像:表层写眼前风吹帽落,中层用孟嘉典故,深层则暗藏《楚辞·九辩》"冠崔嵬而切云"的士人象征。醉眼观物,帽落非但不窘,反成风流标志。"舞爱月留人"更见太白本色,《月下独酌》"我舞影零乱"与此异曲同工。月本无情,偏言"留人",实乃诗人放达心境外射,与张若虚"愿逐月华流照君"之婉约迥异,尽显盛唐气象。

三、悲欣交集的终极超越
此诗表面旷达,内里实含沉痛。天宝三载(744年)李白被赐金放还,诗中"逐臣"之叹非虚。然太白之伟大,正在以醉舞消解块垒。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重阳思亲,杜甫《九日》叹"竹叶于人既无分",皆不及李白之超脱。末句"月留人"与《把酒问月》"唯愿当歌对酒时"呼应,建构起"醉—舞—月"的永恒精神家园。

要之,此诗以典故为骨、醉态为表、明月为魂,将魏晋风度与盛唐精神熔铸一体。后世苏轼"起舞弄清影"、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皆可溯源于此。二十字中,见出中国士人面对逆境时最诗意的生存姿态。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