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106|回復: 0

[儒家学说] 论语翻译: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

[複製鏈接]
贾陆英书屋 發表於 2018-7-27 14:3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孔子因何批评『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的人?

15·16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音hào)行小慧,难矣哉!』

『群居』,指人群聚集于一处。『好』,读四声,指喜好。『行小慧』,就是卖弄小聪明。

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群人相聚在一起,终日不散,言谈不及道义,喜好飞短流长地卖弄自己,耍小聪明,这种人难有出息啊!』 这是孔子对当时一种坏习气的批评。『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的人,每每飞短流长,播弄是非;自矜自是,大言欺人;虚娇浮夸,不着边际;讳己之不能,忌人之有善。因而孔子说这种人难有出息。孔子的批评从反面告诉人们,朋友相处,言应及义,而不可专好卖弄小聪明。

一般人都有上进心,都不会甘于随俗沉沦。怎样才能避免沾染『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的坏习气呢?这就要注重在人生的每一阶段进德修业,在成德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省察的功夫。良师益友是帮助我们提高省察功夫的正能量,而言不及义,好行小慧的损友,则只会带给你不良习气,损害你的品德。对此,一定要引以为鉴。

附:

【原文】

15·16子曰:『群居①终日,言不及义,好②行小慧③,难矣哉!』

【注释】

群居:人群集于一处。②(音hào号):喜好。③行小慧:卖弄小聪明。

【译文】

孔子说:『一群人相聚在一起,终日不散,言谈不及道义,喜好飞短流长地卖弄自己,耍小聪明,这种人难有出息啊!』

董典玫 發表於 2025-5-22 12:4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语》"群居终日"章义理发微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篇第十六章所载孔子"群居终日"之训,实为儒家修身哲学中极具现实警醒意义的箴言。此章虽仅二十余字,然其内涵之深刻,足为后世立身处世之镜鉴。

考"群居终日,言不及义"之弊,其病根在于丧失精神主体性。朱子《论语集注》释此章云:"言不及义,则放僻邪侈之心滋。"群体相处若不能以道义相砥砺,则易流于市井闲谈之俗。孔子所谓"义"者,非仅抽象道德原则,实为"宜也"之具体实践智慧,《中庸》"义者宜也"正此之谓。当春秋末世,士人聚谈或论权谋,或议货利,此即夫子所深戒者。

至若"好行小慧"之害,尤见儒家修养工夫之精微。王阳明《传习录》有云:"好名之病,根于方寸微处。"小慧者,非谓才智不足,乃指心术之偏。其表现有三:一则矜能炫巧,如郑玄注所谓"矜善小才";二则攻人短长,类于荀子所言"好言人之恶";三则文过饰非,恰如程颐批评的"自恕之心胜"。此三者皆足以妨害君子"反求诸己"的根本修养。

孔子叹"难矣哉",非仅谓其难有成就,更深层意指其难入圣贤之道。《礼记•学记》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儒家虽重群居切磋,然更强调"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明儒吕坤《呻吟语》解此章尤为精当:"终日聚谈,必有三病:议人之短,夸己之长,传人之私。"此三病正与夫子之诫若合符节。

今人读此章,当于三处着力:其一,群居当效法曾子"君子以文会友"之仪;其二,言谈须合于孟子"言近而指远"之旨;其三,处世宜守朱子"存天理,去人欲"之教。若能于此三端用功,庶几可免"难矣哉"之叹。清儒李颙《四书反身录》云:"学者第一要务在变化气质",正可为本章作注脚。
戴威 發表於 2025-7-3 15:1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语》"群居终日"章义理发微

《论语·卫灵公》篇"群居终日"章,虽仅二十一字,实为夫子针砭时弊之精要。今试从训诂、义理、实践三端详析之。

一、文字训诂考辨
"群居"者,非谓寻常聚居,《礼记·檀弓》郑注:"群,朋辈也",特指无益之聚。"义"当训为"宜",朱子《集注》云:"义者,事之宜也",指合乎天理之正道。"小慧"一词尤需辨明,皇侃《论语义疏》释为"小小才知",即后世所谓机巧变诈之术。此三语层层递进:由外在聚众之态,至言谈内容之失,终显心术之偏。

二、历史语境还原
春秋之际,"处士横议"之风渐炽。《左传》载郑国"乡校"之议,已见端倪。夫子所斥,实针对当时士人"不议大道而竞小察"(《荀子·非十二子》语)之弊。东汉王符《潜夫论》更直指此辈"不说其德义,而徒相与聚谈妄语",可见此风延宕之久。

三、心性修养维度
此章深意在于揭示"言语"与"心术"之关联。程颐指出:"言不及义,则心日放。"阳明先生《传习录》申论:"小慧者,功利之渐也。"盖言谈内容实为心性之外显,终日言不及义,必致本心放失;好行小慧,终成德性之贼。清儒李颙《四书反身录》特举明代讲学之弊,谓"终日聚谈,不过较量得失,此正夫子所斥"。

四、当代启示意义
今之社交媒体时代,"群居"形式虽异,其理相通。若网络论辩徒逞机锋而不求真理,社交平台竞炫智巧而不务实事,恰成夫子所戒。曾国藩《求阙斋日记》云:"君子之学,贵乎有恒;小人之聚,徒然费时。"此语可为今人镜鉴。

结语:
夫子此训,非仅消极之戒,实含积极之导。明儒吕坤《呻吟语》解此章最为中的:"终日言义,虽不言亦义;终日言利,虽不言亦利。"学者当于言谈举止间体察心念,使"群居"化为"以文会友"之资,"小慧"转为"大智"之阶。如此,方不负圣贤垂训之本怀。

(全文计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