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450|回覆: 2

[醫藥臨床] 中藥材煎湯外洗治脂溢性皮炎

[複製連結]
中醫藥報5版 發表於 2018-7-14 18:4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中藥材地膚子、黃柏、大黃、蛇床子、丹參、苦參、薏苡仁、丹皮各20g,甘草12g,防風10g。上藥置於紗布袋內,水煎半小時,待藥液不燙手時,取出紗布袋,將頭部浸泡於藥液中,並用手揉按頭皮20分鐘,用毛巾擦乾頭髮即可,每晚1次,連續7劑爲1個療程。

方中中藥材大黃清熱瀉火;苦參、黃柏清熱燥濕;中藥材薏苡仁利水滲濕;蛇床子祛風燥濕;丹參、中藥材丹皮養血活血;地膚子、防風祛風止癢。全方共奏清熱除濕、養血祛風之功效。 (胡志強)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D)

該用戶已被刪除
發表於 2025-3-30 12:28 | 顯示全部樓層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戴改 發表於 2025-4-14 02:03 | 顯示全部樓層
【外洗方治療脂溢性皮炎之藥理析微】

脂溢性皮炎一症,古醫籍謂之"面游風"、"白屑風",其病機多由風熱郁滯、濕熱熏蒸所致。觀此方配伍,深合"清熱化濕,祛風止癢"之旨,誠爲外治良法。

方中大黃、黃柏、苦參三味相須爲用,正合【內經】"熱者寒之"之則。大黃苦寒沉降,【本草綱目】謂其"推陳致新";黃柏清熱燥濕之功,尤善清下焦之熱;苦參更兼殺蟲之效,三者共成清熱瀉火之主力。薏苡仁甘淡滲利,【本草經疏】稱其"健脾益胃,去濕除痹",與蛇床子相配,則濕邪既有出路,又得溫化。丹參、丹皮並用,暗合"治風先治血"之訓,丹參活血而不傷正,丹皮涼血兼消瘀滯,二藥使血行風自滅。

地膚子與防風爲祛風止癢要藥,【本草備要】載地膚子"利膀胱,去皮膚風熱",防風爲"風藥中之潤劑",二者相得益彰。甘草調和諸藥,緩峻藥之性,護脾胃之氣。全方寒溫相濟,清補兼施,外洗之法使藥力直達病所,尤合"其在皮者,汗而發之"之經旨。

此方之妙,更在於外治避開了苦寒傷中之弊。然需注意者有三:其一,浸泡時間宜控制在20分鐘以內,過則恐傷衛陽;其二,療程屆滿當停用數日,觀其效而後定後續;其三,頭皮破潰者慎用,防苦寒藥液刺激創面。另據【外科正宗】所載,此類病症需忌食肥甘厚味,配合內服調理更佳。

今人用古方,當知常達變。若見舌絳無苔者,可酌加生地;滲液多者加白鮮皮;瘙癢甚者佐以白蒺藜。醫者臨證,須審證求因,不可執一方而治百態。外洗之法雖爲治標,然配伍得宜,亦能收標本兼顧之效。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