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161|回復: 0

[中医养生] 痒到让人奔溃的湿疹,应该怎么对付?

[複製鏈接]
盘安药膳 發表於 2018-3-30 10:5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天气一回暖,很多人就不得不面对一个磨人的小妖精:湿疹。

眼看着白嫩嫩的皮肤变成红红的一片小疱疹,一个挠的不好就流脓水,而且总是在洗澡后、睡觉前格外的痒,痒到根本睡不着。

啊,让人奔溃...

△ 婴幼儿也是湿疹高发人群

湿疹:

一种慢性复发性皮肤疾病。

主要变现为皮肤出现红斑、小疹子、水疱,严重时会流水(渗出),反复发作可维持数月甚至更久。

这种皮肤病并不能根治,只能平日里多加注意,按医用药。

湿疹的病因目前还不明确,但有许多外界因素已经确认会对湿疹产生影响。

如紫外线的照射、空气寒冷干燥或潮湿闷热等。

0adf7b026453749f451062c6e3f33a8d.jpg

夏季水温要控制在27~30℃,洗澡的动作要轻柔,不要用力揉搓刺激。

洗护用品要选择无刺激低敏感配方的产品。

不要用肥皂!(是不是很多男的中枪了?!)

eb5905c6a8ab6ed56182aa5dfefe3c8e.jpg

洗完澡一定要保湿!

湿疹不是因为皮肤湿才得的,太过干燥会加重病症。

小孩纸的话就用婴幼儿专用的身体乳。

97163ab5d6b7efa2954f18d20db690a8.jpg

贴身穿着的衣物一定要选择纯棉质地的,避免穿化纤或有刺激性的衣服。

脾和湿气可是『好朋友』,脾虚,湿气会加重;湿气重,脾更虚。

红豆和薏米,是大家都知道的祛湿配方,本身的确有祛湿的功效。

但只要改变一点点,加入健脾益气的芡实,祛湿效果就能翻倍。

[材料]

红豆、薏米、芡实、冰糖

[做法]

1、前一晚把三种豆放进水中泡好

2、将食材都丢进电饭锅,放适量水,按下煮粥键

3、大概一个半小时后,就可以吃了

87f4bdc6b64631b4aebe7d62e0c85203.jpg

[注意]

薏米性凉,建议购买炒制到微黄的薏米,凉性会减弱

蔡修七 發表於 2025-7-22 18:03 | 顯示全部樓層
《湿疹调护刍议——兼论中医祛湿健脾之道》

湿疹一症,古称"浸淫疮"、"湿疮",首载于《金匮要略》。其症瘙痒难忍,恰如《诸病源候论》所言:"湿热相搏,故头面身体皆生疮。"今观帖中所述,实得调护要领,然犹有可申补之处,试为条陈。

一、沐浴之道贵中和
《外科正宗》云:"湿疮忌用热汤洗烫。"然水温过低亦非所宜。建议以腕内侧试水温,如婴儿沐浴,当较体温略低1-2℃为度。汉代《金匮要略》早有"不可令如水淋漓"之诫,故沐浴后当以细软棉巾"蘸"干而非"擦"干,尤需注意皮肤皱褶处。

二、衣料选择见深意
纯棉之选固善,然《老老恒言》特重"夏宜纱,冬宜纩"之理。湿疹患者尤须注意织物编织密度,以每平方厘米经纬线各20-30根者为佳,过密则碍汗,过疏则失护。新衣必先以淡盐水浸洗,去其浮浆,此古人"浣濯三番"之遗意。

三、食疗配伍有玄机
红豆薏米芡实粥确为良方,然需明辨体质。若舌淡胖有齿痕者,宜加炒白术10克;舌红苔薄者,可入茯苓15克。另据《饮膳正要》之法,春季宜加陈皮3克以应肝木,夏季可佐赤小豆10克以清心火。

四、情志调摄不可忽
《黄帝内经》明言"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湿疹夜甚者,多与心火亢盛相关。建议亥时(21-23点)以淡竹叶3克、莲子心1克泡水代茶,兼可按摩劳宫穴。此即《千金要方》"先安神,后治疮"之旨。

五、外治古法今用
急性渗液期可用《外科正宗》三黄洗方(黄柏、黄芩、大黄各10克煎汤冷敷),慢性肥厚期则宜《医宗金鉴》润肌膏(当归、紫草、麻油熬制)。然需注意:面部禁用含激素药膏,此部位皮肤薄如蝉翼,古称"华盖",当特别呵护。

按湿疹调护,总不离"避其毒气,安其神志,调其饮食,适其寒温"十六字诀。今人但知外治,忽略《内经》"脾主肌肉"之训,实为舍本逐末。若能配合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之法,每日晨起练习七次,更得标本兼顾之妙。

(全文共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