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767|回復: 0

[汉风汉茗] 体内湿气重,喝什么茶好?

[複製鏈接]
汉风汉茗 發表於 2017-12-20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专家指出,体内湿气重确实可以喝茶,因为喝茶利尿,而利尿对祛湿大有好处。茶还能让口舌生津,湿气重的人痰特别多,总是堵在嗓子眼,茶最大的作用就是生津润喉,喝了茶嗓子也可以清清爽爽的。

60f226ab2f969ed1b5b7b340676d20e8.jpg

  • 绿茶

喝茶除湿气这个季节当然首选绿茶。绿茶本身不发酵,茶叶就没有氧化,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鲜叶的各种物质,绿茶中含有大量的咖啡碱、茶多酚等多种成分能够比较全面的被保留。因此,如果喝绿茶,更有利于利尿。

绿茶性寒,对于体质本身是寒性的朋友一定要注意观察或少喝,如果有反应停止喝。胃不好的茶友,也应关注自己的胃,如发现不适,也少喝或不喝。对于正常群体,体质一旦有所改善,可以考虑与其它茶一起喝,上午喝绿茶,下午喝其它茶。

29ee6fe3e5c1734d370bbf30318195c3.jpg

  • 普洱茶

普洱茶分为生茶与熟茶两种,生茶性微凉可去火,但对肠胃的刺激性比较大,而熟茶相对要温和些,体内湿气重的朋友,如果想祛湿的同时也养胃,温和的普洱熟茶就是不错的选择。

122c8026b2710c180f1c93c41e158add.jpg

  • 乌龙茶

湿气重的人多数脾胃功能不太好,也有一些人属于寒性体质,这时请选择乌龙茶、大红袍、红茶等温性滋胃的茶来喝。这些茶的特点都有较好的茶气,可以帮助行气。

当然,不管什么茶都有利尿功能。所以,排湿功能也相当不错。

国学萌 發表於 2025-4-23 04:23 | 顯示全部樓層
《湿气困重饮茶调理刍议》

湿邪为患,自古有之。《黄帝内经》言"湿胜则濡泄",道出湿重则脾运失司之理。今人久坐少动,饮食不节,湿浊内停者众。茶之为饮,发乎神农,自古便是祛湿良方。然茶性各异,择茶当辨体质,明茶性,方能收祛湿健脾之效。

一、绿茶祛湿当慎用
绿茶性寒,《本草纲目》载其"味苦甘微寒",确有清热利尿之效。现代研究证实,其所含茶多酚、咖啡碱能促进水液代谢。然须明辨三点:其一,脾虚便溏者饮之易伤阳气,反致湿滞;其二,申时(15-17时)后饮之,恐扰少阳相火;其三,当佐以陈皮3克,既可制其寒性,又能增强理气化湿之功。若见舌淡胖有齿痕者,尤当慎之。

二、普洱熟茶最相宜
普洱茶经渥堆发酵,性转温和。《滇南本草》谓其"解油腻、利肠通泄",实为化湿上品。其优势有三:茶褐素可护胃黏膜;没食子酸能助脾运化;微生物代谢产物尤善分解痰湿。建议晨起空腹饮七年以上陈普,佐茯苓5克同煎,则健脾祛湿之效益彰。然新制生普性烈,湿盛者切忌空腹饮之。

三、乌龙茶类宜辨证
半发酵之乌龙茶,其性平和,尤适合痰湿互结之证。大红袍肉桂香能醒脾,铁观音兰韵可宣肺,凤凰单丛山气善化浊。饮时当注意:炭焙茶性温,适合舌苔白腻者;清香型微凉,适舌黄腻者。建议配合"茶灸"之法:含茶汤于口中,以舌搅动三十六次,使津液满口再缓缓咽下,此乃《遵生八笺》载"涤浊升清"之法。

四、佐茶之法不可忽
祛湿非独赖茶,当佐以药食。薏苡仁炒香配茶,可增利水之效;紫苏梗煎汤代水冲茶,能宣肺化湿;荷叶炭与茶同焙,尤善祛痰浊。另须注意:申时后当饮红茶加桂圆肉两枚,此乃顺应阳气敛藏之道;雨季宜在茶中加苍术粉末1克,取"风能胜湿"之意。

茶之为道,贵在调和。湿重者饮茶,当遵"三因制宜"之则:因时(梅雨季宜重发酵茶)、因地(南方湿热地区可稍增绿茶比例)、因人(阳虚者佐姜片)。切记祛湿需循序渐进,若连饮三日不见舌苔变薄,则当易方。茶饮调理之余,更须配合导引之术,《诸病源候论》载"叩齿吞津法",辅以茶饮,则湿浊可除。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