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553|回覆: 1

[成語典故] 涸轍之鮒

[複製鏈接]
張啟功 發表於 2016-9-20 19:3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涸轍之鮒】相關人物

莊子(約前369—前286)戰國時代宋國蒙。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學思想的繼承者和發展者,先秦莊子學派的創始人。

【涸轍之鮒】涵義

涸:干;轍:車輪輾過的痕跡;鮒:鯽魚。水幹了的車溝里的小魚。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救的人。

【涸轍之鮒】出處

【莊子·外物】:“周昨來,有中道而呼者,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

【涸轍之鮒】辨析

【涸轍之鮒】讀音:hé zhé zhī fù

【涸轍之鮒】近義詞:涸轍之枯、涸轍窮鱗、涸轍窮魚、嗷嗷待哺

【涸轍之鮒】反義詞:絕處逢生

【涸轍之鮒】用法:偏正式;作主語、賓語

【涸轍之鮒】造句

1、內地雪災十分嚴重,數以萬計災民如涸轍之鮒,受斷電斷糧之苦,正需要大家伸手援助。

2、常樂天已經是涸轍之鮒,鼎中之魚。

3、不敢,施主是朝廷一品大員,別看眼下似乎是涸轍之鮒,不久就可河清海晏。

4、涸轍之鮒的故事他是聽說過的。

5、的確,涸轍之鮒,若不能相濡以沫,相煦以濕,不如相忘於江湖。

6、雖比不上大魚大肉,倒也不至於落得個涸轍之鮒的窘境。

7、他們就像涸轍之鮒一樣在戈壁灘上困了二十天。

【涸轍之鮒】成語典故:

莊子因為過分專注於著書,不太注重生產,所以家裡很窮,經常因為沒錢買糧而忍飢挨餓。

有一天,莊子家又到了揭不開鍋的地步,無奈之下,他只好硬着頭皮到監理河道的監河侯家去借糧。監河侯本是一個很小氣的人,但看見這麼清高的莊子登門求助,便爽快地答應借糧,同時說道:“借你糧食當然可以,不過得等我收了老百姓的租稅之後才能借給你,你覺得可以嗎?”

莊子見監河侯不願馬上借糧,十分生氣,他惱怒地對監河侯說:“我昨天從家裡走了很遠的路到你這裡來,走在半路上,突然聽到喊救命的聲音。我當即朝發出聲音的地方走去,一看,原來是躺在乾枯的車溝里的一條小魚在呼救。”

莊子嘆了口氣接着說:“它見到我,像遇見救星般向我求救。我當時連忙上前去問道:‘小魚啊,你為什麼來到這裡?’小魚回答說:‘我原本住在東海,今天不幸落在這車溝里,快要乾死了,請你給我一升半斗的水,救救我的命吧!’”,監河侯聽了莊子的話後,問他是否給了水救助小魚。

莊子冷冷地說道:“我當時說:‘好吧,等我到了南方,去勸說吳、越兩國國王,把西江里的水引來救濟你,讓你隨江水愉快地游回東海去,你看怎麼樣?’”,監河侯一聽傻了眼,對莊子的救助方法感到十分荒唐,便說:“那怎麼行呢?”,“是啊,鯽魚聽了我的主意,當即氣得睜大了眼,氣憤地說:‘我失去了依賴的水,沒法活下去。我現在只要得到一升半斗的水,就能活命了。如果等你引來西江水,我早就死在這裡了。那時候,你只能到賣魚乾的店鋪里去找我了。’”

 
盲里偷仙 發表於 2025-4-14 15:48 | 顯示全部樓層
【涸轍之鮒的哲學隱喻與當代啟示】

莊子"涸轍之鮒"的典故,表面是困魚乞水的寓言,實則蘊含深刻的生存哲學。此典出自【莊子·外物】篇,通過監河侯"激西江之水"的虛妄承諾與車轍鮒魚"斗升之水"的迫切需求之對比,揭示了道家"道不遠人"的核心思想。本文將從文本解析、哲學意蘊及現代價值三個維度展開論述。

一、文本的敘事結構分析
【外物】篇記載的這則對話具有典型戰國寓言的"雙層結構":表層是莊子借糧受挫的日常事件,深層則構建了"魚水關係"的象徵體系。值得注意的是,莊子特意選擇"鮒魚"而非其他魚類,因鯽魚生命力頑強卻仍需依水而存,恰似人類在物質與精神層面的雙重依賴性。監河侯提出的"將貸子三百金"與鮒魚所求的"斗升之水",形成救急與遠謀的戲劇性反差,這種敘事張力成為理解道家"當下關懷"的鎖鑰。

二、哲學意蘊的三重解讀
1. 生存論層面:揭示"相濡以沫"的臨時性。魚失水則亡的意象,與【大宗師】"泉涸魚相與處於陸"形成互文,暗示任何超越性思考都需以基本生存保障為前提。
2. 認識論層面:批判虛偽的道德施捨。監河侯"邑金將得"的託辭,實為儒家"遠期承諾"的隱喻,莊子以"不如早索我於枯魚之肆"的反諷,解構了脫離實際的仁義空談。
3. 方法論層面:提出"無用之用"的解決方案。鮒魚困境本質上源於對"轍"(既定軌跡)的依賴,暗合【逍遙遊】中"不龜手之藥"的啟示——突破思維窠臼方為根本出路。

三、現代社會的鏡鑒價值
在當代社會轉型期,"涸轍之鮒"現象呈現新形態。如996工作制下的"過勞困局",恰似困於績效主義"車轍"的現代鮒魚;而某些福利政策的遠期規劃,亦不免帶有"監河侯式"的延遲效應。莊子智慧提醒我們:有效的社會救助應當(1)建立及時響應機制(2)尊重受助者的主體性(3)超越形式主義的救助邏輯。日本"特別定額給付金"的疫情應急措施,正是"斗升之水"哲學的現實演繹。

結語:
此典故的深層啟示在於,任何脫離具體語境的宏大敘事都可能淪為道德表演。莊子用"枯魚之肆"的極端意象,不僅批判了虛偽的救助倫理,更指明了"道在稊稗"的實踐智慧——真正的救贖永遠建立在對生存現實的真切體察之上。當代人讀此寓言,當思"轍"之所由生,進而超越非此即彼的生存困境。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