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920|回复: 0

[古文观止] 刘向《说苑》卷19修文诗解14乐以乐己乐人自正正人风清气正十二律至

[复制链接]
达性畅情 发表于 2022-8-19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题文诗:
孔子至齐,郭门之外,遇一婴儿,挈一壶也,
相与俱行,其视也精,其心也正,其行也端,
孔子谓御,曰趣驱之,韶乐方作.孔子至彼,
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故乐非独,以自乐也,
又以乐人;非独自正,又正人哉!于此乐者,
不图为乐,至于此也.黄帝也昔,诏伶伦以,
作为音律,伶伦乃自,大夏之西,乃之昆仑,
之阴而取,竹于嶰谷,以其生窍,厚薄均者,
断两节间,其长九寸,吹之以为,黄钟之宫,
日含少次,制十二管,以昆仑下,听凤鸣以,
别十二律,雄鸣为六,雌鸣亦六,比黄钟宫,
适合黄钟,之宫皆可,生之而有,律之本也.
故曰黄钟,微而均鲜,全而不伤,为宫独尊,
象大圣德,可以之明,至贤之功,故奉而荐,
于宗庙以,歌迎功德,世世不忘.是故黄钟,
而生林钟,林钟而生,大吕而生,夷则而生,
太簇而生,南吕而生,夹钟而生,无射而生,
姑洗而生,应钟而生,蕤宾之律.三分所生,
益以一分,以上生之;三分所生,去其一分,
以下生之.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
蕤宾为上,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为下.
圣至治世,天地之气,合以生风,日至则日,
行其风以,生十二律,仲冬短至,则生黄钟,
季冬大吕,孟春太簇,仲春夹钟,季春姑洗,
孟夏仲吕,仲夏蕤宾,季夏林钟,孟秋夷则,
仲秋南吕,季秋无射,孟冬应钟.夫天地之,
风清气正,十二律至.至乐真情,情通万物.?!()
孔子至齐郭门之外,遇一婴儿挈一壶,相与俱行,其视精,其心正,其行端,孔子谓御曰:“趣驱之,趣驱之。”《韶》乐方作,孔子至彼,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故乐非独以自乐也,又以乐人;非独以自正也,又以正人矣哉!于此乐者,不图为乐至于此。黄帝诏伶伦作为音律,伶伦自大夏之西,乃之昆仑之阴,取竹于嶰谷,以生窍厚薄均者,断两节间,其长九寸而吹之,以为黄钟之宫,日含少次,制十二管,以昆仑之下,听凤之鸣,以别十二律,其雄鸣为六,雌鸣亦六,以比黄钟之宫,适合黄钟之宫,皆可生之,而律之本也。故曰黄钟微而均,鲜全而不伤,其为宫独尊,象大圣之德,可以明至贤之功,故奉而荐之于宗庙,以歌迎功德,世世不忘。
是故黄钟生林钟,林钟生大吕,大吕生夷则,夷则生太簇,太簇生南吕,南吕生夹钟,夹钟生无射,无射生姑洗,姑洗生应钟,应钟生蕤宾。三分所生,益之以一分以上生;三分所生,去其一分以下生。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为上,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为下。大圣至治之世,天地之气,合以生风,日至则日行其风以生十二律,故仲冬短至则生黄钟,季冬生大吕,孟春生太簇,仲春生夹钟,季春生姑洗,孟夏生仲吕,仲夏生蕤宾,季夏生林钟,孟秋生夷则,仲秋生南吕,季秋生无射,孟冬生应钟。天地之风气正,十二律至也。
参考一出自《论语》卷7述而篇1信古诲人志道德义
子在齐闻《韶》《韶》:舜时古乐曲名,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参考一译文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有很长时间尝不出肉的滋味,他说,“想不到《韶》乐的美达到了这样迷人的地步。”
参考二出自:
黄钟生林钟,林钟生太簇,太簇生南吕,南吕生姑洗,姑洗生应钟,应钟生蕤宾,蕤宾生大吕,大吕生夷则,夷则生夹钟,夹钟生无射,无射生仲吕黄钟生林钟……无射出仲吕:这段讲音律相生的结果。黄钟、林钟、太簇、南吕、姑洗、应钟、蕤宾、大吕、夷则、夹钟、无射、仲吕为古代音乐的十二调,即十二律。。三分所生,益之一分以上生。三分所生,去其一分以下生三分所生,益之一分以上生。三分所生,去其一分以下生:这两句讲音律相生的方法。把作为基准的音律度数分为三等分,再增其一分,结果在三分之二的已知音律数上产生新的音律,这叫“上生”;减去其一分,结果在三分之四的已知音律数上产生新的音律,这叫“下生”。林钟管长三分增其一,得八寸,这就是太簇律的律管长度。这是“上生”。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为上,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为下。
大圣至理至理:等于说“至治”,最完美的政治局面之世,天地之气,合而生风。日至则月钟其风,以生十二律。仲冬日短至日短至:指冬至。冬至那天白天最短。下文“日长至”指夏至,则生黄钟。季冬生大吕。孟春生太簇。仲春生夹钟。季春生姑洗。孟夏生仲吕。仲夏日长至,则生蕤宾。季夏生林钟。孟秋生夷则。仲秋生南吕。季秋生无射。孟冬生应钟。天地之风气正,则十二律定矣。
参考二译文黄钟律生出林钟律,林钟律生出太簇律,太簇律生出南吕律,南吕律生出姑洗律,姑洗律生出应钟律,应钟律生出蕤宾律,蕤宾律生出大吕律,大吕律生出夷则律,夷则律生出夹钟律,夹钟律生出无射律,无射律生出仲吕律。三分音律,在这个基础上增加一分,由此上生出新律。三分音律,在这个基础上减去一分,由此上生出新律。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等乐律是由上生而得,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等乐律是由下生而得。
最圣明尚理的世代,天地的灵气会合而产生了风。太阳运行到一定点位,月亮就会聚集那个地方的风,由此产生十二乐律。冬至日到了,就会产生黄钟。季冬日产生大吕。孟春日产生太簇。仲春日产生夹钟。季春日产生姑洗。孟夏日产生仲吕。夏至日到的话,就会产生蕤宾。季夏日产生林钟。孟秋日产生夷则。仲秋日产生南吕。季秋日产生无射。孟冬日产生应钟。天地之间会合的风与灵气纯正,那么就能确定十二律了。
丁央 发表于 2025-4-26 01:48 | 显示全部楼层
《韶乐之化与十二律吕的政教意义刍议》

《说苑》所载孔子闻韶之事,实为儒家乐教思想之重要注脚。孔子于齐闻《韶》而"三月不知肉味",非仅言音乐之美,实揭示"大乐与天地同和"的深层哲理。婴儿"心正行端"之象,恰为《韶》乐德化之象征,《乐记》所谓"乐者,德之华也"正可与此互证。此段文字以"乐人""正人"二义,将音乐的社会教化功能提升至"成人伦,美教化"的高度。

考伶伦制律之事,实为华夏音律体系之原型建构。《吕氏春秋·古乐》载黄帝命伶伦"听凤凰之鸣以制十二律",与本文所述昆仑取竹、嶰谷裁管之说相合。其以黄钟为宫声之本,取"九寸"之数,暗合《周易》"乾元用九"的天道观。十二律吕的生成法则——"三分损益法",不仅体现数理之精微,更构建起"律历迭相治"的宇宙图式。黄钟"独尊"之性,实喻圣王"居中以御四方"的统治伦理,故《汉书·律历志》言"推历生律制器,规圆矩方,权重衡平"。

十二律的阴阳结构尤具深意:上六律(阳律)与下六吕(阴吕)的对应,既合于《周易》"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哲学,又体现"圣人作乐以应天"的政教理念。其相生次序以黄钟始而蕤宾终,形成"阳施阴化"的完整循环,恰如《礼记·月令》所述十二月政令与律吕的配属关系。仲冬黄钟对应"阳气始萌",季秋无射象征"阴气盛极",这种音律与节气的精密对应,实为"天人感应"思想在音乐维度的具象化。

至若"天地风气正而十二律至"的论述,直指音乐通神明的本质。《乐记》"大乐与天地同和"与此呼应,揭示出华夏礼乐文明的核心要义:音律非仅艺术形式,实为贯通天人的神圣媒介。故《韶》乐能使孔子忘味,非因耳目的愉悦,实因其中蕴含的"中和"之道与"王道"理想相契。这种将音乐提升至宇宙法则与政治伦理的高度认知,正是先秦儒家"乐教"思想的精髓所在。

今人研习此章,当超越文字表象,体认其中"声音之道与政通"的微言大义。十二律吕的生成法则,既是先民对自然规律的数学把握,更是"以乐弘道"的文化实践。在礼崩乐坏的当代,重审《说苑》所载的乐教传统,对于重建人文精神、匡正世道人心,实有"观今宜鉴古"的深刻启示。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