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7060|回復: 1

[气功] 导引图探义

[複製鏈接]
文强 發表於 2015-12-26 07:5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马王堆《导引图》系古人以红、蓝、棕、黑色彩绘于锦帛上的导引人象闭,形态各异,共44幅。这幅二千多年前的古帛画,虽然图形简朴,文字说明极少,但它是自到汉辽时期,我国古代形象的缩影和精华。

导引图》虽绘于西汉初期,但其导引方法却渊源于春秋。那时,外多名家祟尚导引并著书立说,《》、《》、《》、《》、《内经》等—大批经典问世,其中对导引都不乏有深刻的论述,这为《导引图》的绘制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图》中的人象,显示了不同的年龄、性别、服装的特征,说明当时的导引既风行于上层,也流行于民间。从图的精美和随葬规格看,古人对导引极为重视。因此,此图是研究当时的一份不可多得的实物。
medest 發表於 2025-4-4 16:33 | 顯示全部樓層
《马王堆导引图考释:西汉养生术的形神共契》

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之《导引图》,诚乃先秦两汉导引养生术之集大成者。此幅纵约100厘米、横约50厘米之彩绘帛画,以四色敷彩、朱丝栏界之精工,承载着华夏文明"形神共养"的深邃智慧。今试从形制源流、图像谱系、文化内涵三端,阐发其要义。

一、技法源流考
《导引图》虽定年于文帝十二年(前168年),然其术式可上溯至《庄子·刻意》"吹呴呼吸,吐故纳新"之记载。考《汉书·艺文志》载"神仙十家",其中《黄帝杂子步引》《黄帝岐伯按摩》等佚籍,正与此图互为表里。图中"熊经""鸟伸"等术式名目,与《淮南子·精神训》所述六禽戏若合符节,足见其非孤立存在,实为春秋战国导引术式之系统集成。

二、图像谱系析
四十四幅人像可分三类:其一为"仿生导引",如"猿呼""鹞背"等,取法禽兽动态;其二为"器械导引",持杖、盘蹴等道具辅助;其三为"疗疾导引",明确标注"引聋""引温病"等医疗功能。尤可注意者,图像中男女老幼皆备,贵族宽袍与庶民短褐并存,印证《吕氏春秋》"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全民养生观念。其动作设计暗合"三调"要诀:调身(肢体屈伸)、调息(标注"卬呼"等呼吸法)、调心(存想导引),已具后世内家拳雏形。

三、文化价值辨
此图随葬规格之高(与《老子》甲本同匣),折射出汉初黄老思想影响下"贵生重死"的生死观。其彩绘技法承楚帛画遗韵,而功能取向转为现世养生,恰是战国神仙方术向实用医学过渡的物证。图中"引胠积""坐引八维"等术语,与《引书》《脉书》等出土医籍互文见义,构成完整的预防医学体系。南宋周密《癸辛杂识》谓:"古人导引之术,深合阴阳造化",此图实为其视觉化呈现。

要之,《导引图》非仅健身图谱,实乃融合医学、哲学、美学的文化复合体。其价值在于:以图像密码保存了上古导引真传,以视觉语言诠释了"形神相即"的生命观,更为后世太极拳、八段锦等本土体育形态提供了原型范式。今人研习此图,当超越动作摹仿层面,体认其中"动中寓静""阴阳和合"的养生真谛,方不负先民遗泽。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