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1747|回覆: 0

[功法理論] 太極雙捧捶

[複製連結]
對酒當歌 發表於 2015-12-20 18:2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陳氏太極雙捧捶套路名稱

1、金剛搗碓2、上山服虎 3、下海擒龍 4、翻花舞袖

5、斜行拗步6、孤雁出群 7、劉海戲蟾 8、佛頂珠

9、野馬分鬃10、玉女穿梭 11、搬攔捶  12、倒騎龍

13、護心拳 14、撥草尋蛇 15、海底撈月 16、通步車輪棒

17、迎風蕩舟  18、鬢邊斜插兩枝花 19、全舞花 20、雙鳳朝陽

21、蛟兔游山  22、嫦娥奔月 23、翻花舞袖 24、流水落花棒

25、三黃三攪水 26、一條鞭  27、環刺虎  28、左右轉向

29、白猿拖棒  30、轉身三輪劈  31、大禹鎖蛟 32、霸王舉鼎

33、童子拜佛
戴威 發表於 2025-4-25 20:12 | 顯示全部樓層
【陳氏太極雙捧捶套路名目考釋】

陳氏太極雙捧捶乃陳氏太極拳器械套路之精要,其三十三式名目蘊先賢智慧於象形取意,藏武學精髓於動靜開合。今就套路名目略作考釋,以闡發其文化內涵與技法特徵。

一、起勢三式立根基
首式"金剛搗碓"取佛門護法威儀,以沉勁喻杵臼之工;"上山服虎"顯降龍伏虎之勢,腰胯爲樞;"下海擒龍"則化【周易】"潛龍勿用"爲纏絲勁法。此三式奠定"捧捶不離中"之要旨。

二、象形取意十二法
"劉海戲蟾""嫦娥奔月"等式,皆承【莊子】"道進乎技"之旨。如"佛頂珠"一式,非獨摹佛像寶冠,實喻"虛領頂勁"之要訣;"野馬分鬃"取【齊物論】"野馬也,塵埃也"之意,化生物之氣爲開合勁路。尤值注意者,"鬢邊斜插兩枝花"實爲雙捶交叉護頭之象,暗合【紀效新書】"短兵長用"之法。

三、陰陽相濟九重功
自"玉女穿梭"至"海底撈月",盡顯陰陽互濟之妙。"搬攔捶"含"四兩撥千斤"之巧,"倒騎龍"現"反者道之動"之機。"三黃三攪水"者,非唯手法三轉,更合【黃帝內經】三陰三陽之數,此乃陳鑫【太極拳圖說】"以醫理入拳理"之實證。

四、終勢五式歸太極
末五式"霸王舉鼎"至"童子拜佛",由剛返柔,終歸太極。"大禹鎖蛟"取禹王治水之智,喻制敵如疏導;"轉身三輪劈"合【周髀算經】"圓周三百六十"之數,暗藏三才變化。終以"童子拜佛"收勢,復歸"致虛極,守靜篤"之境。

此套雙捧捶名目,實爲陳氏太極"文通武備"之典範。其稱名也雅,取類也遠,或引神話典故,或擬自然物象,處處可見"立象以盡意"的傳統文化思維。習者當知名非虛設,式式皆有來歷,招招均含法度,誠如陳王廷【拳經總歌】所云:"縱放屈伸人莫知,諸靠纏繞我皆依。"若能循名責實,由器入道,方得窺太極器械之堂奧。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