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296|回覆: 0

[中醫入門] 從中西醫的區別看現代中醫教育錯在哪?

[複製鏈接]
國醫學堂 發表於 2022-9-24 23:4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現代中醫為什麼不斷被國民拋棄,就是因為中醫沒有了療效。本來中醫是全科,高水平的中醫是所有病都可以治的。可現在的中醫這病不能治,那病不能治,還以中醫療效慢的藉口為自己低劣的水平找原因。但事實上,如果真的水平高,真的可能做到立竿見影,效若桴鼓。中醫為什麼療效一代不如一代,就是因為中醫教育出了問題!

中醫要發展,首先要能夠把中醫積累幾千年的臨床經驗和中醫絕技傳承下來,這是發展的基礎。而這些臨床經驗和中醫絕技在誰的手裡?當然是在民間中醫的手裡,中醫就是這樣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可現在呢?由於按照西醫標準來管理中醫,民間中醫一昔之間全部被打擊為非法行醫,這樣一來,積累了民間中醫手中的中醫絕技和臨床經驗不得已隨着老中醫的去世而被帶進了棺材,給中醫的發展帶來了難以挽回的損失。

現在的中醫藥大學,教授的都是標準化的教材,仿佛中醫治療象西醫那樣可以標準化。可真正懂中醫的人都知道,中醫的本質是用中藥之偏來平衡身體之偏,而人的體質偏性生來都是不平衡的,而且偏離平衡的方向和程度各不相同,因此,中醫治療也是個性化的,幾乎一人一方,根本不存在標準答案。用標準化的教材來教中醫,教出來的都是按照西醫思維來治病的『中醫』,中醫辨證論治的靈魂都被他們弄丟了

中醫的發展史早已證明,中醫不是靠教出來的,更重要的是靠悟。比如大醫的後代極少能夠再成為大醫。因為中醫是建立在對大自然最普遍規律的認識之上的,而這個規律不是什麼具體的東西,而是一個無形無象、無所不在的原理,要領悟它,靠書本是不行的,它來源於臨床,來源於苦難。現在的中醫學子貴為天之驕子,既缺乏豐富的臨床,又缺乏苦難的磨礪,要成為高水平的中醫,幾乎比登天還難。

更嚴重的是,中醫是從臨床中成長起來的,現在的中醫藥大學,受執業醫師法的限制,在拿證之前不讓臨床,唯恐傷害了國民的健康。但結果就是雖然拿了證,可臨床水平卻慘不忍睹,更嚴重地危害了國民的健康。中醫不同於西醫,它是一門恢復人體管理的學問,只要是能夠恢復人體管理,它都是中醫手段,因此,中醫和非中醫之間根本沒有界限,既然沒有界限,又何來合法行醫與非法行醫呢?西方發達國家早已把中醫當成了自然療法,而我們還要用西醫標準來要求中醫,真的是很可笑!

秀才學醫,籠中捉雞』,意思是說,只要有點中國傳統文化基礎,學中醫就象籠子裡抓雞一樣手到擒來。可現在呢?我們從小學的就是西方科學,大腦中充滿着各種思維定式,此時再來理解中醫根本就不可能。尤其是中醫藥大學,竟然有接近一半的課程是西醫,這不是倒逼着學生用西醫思維來進行中醫治療

更可笑的是,現在中醫藥大學人才評價的標準不是臨床療效,而是迎合西方科學的論文。看看那些教中醫的大學教授,那些中醫研究人員,還有那些中醫官員,有幾個臨床水平不錯?他們都是因為寫了迎合西方科學的論文才晉升的,就這種評價機制,中醫一輩子也學不好,因為他們的精力都在了論文上,臨床療效反而沒有人關心了。

中醫過去幾千年,本來就有着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那就是自學和師承,可現在呢?自學和師承的中醫成了非法行醫者,而那些拋棄了傳統,而按照西醫標準化模式教育出來的科班中醫卻成了中醫的主流。這直接造成了西化的中醫橫飛,而真正臨床水平高超的中醫卻極為罕見。

而造成這一切的一切,根源就在於中醫界缺乏一個真正懂中醫的領軍人才,他們制定的中醫政策絕大多數都是照搬管理西醫的政策,真正能夠符合中醫特點的政策幾乎為零。如此來管理中醫,中醫有死無生。

該醒一醒了!中醫過去幾千年來代代出名醫,朝朝有發展。可現在中醫人才奇缺,而且一代不如一代。而根源就在於教育方式出了問題,我們放到幾千年行之有效的方法不用,反而開始學西醫的方法來管理中醫,這讓中醫如何發展。

知恥而後勇,如果真的想要發展中醫,就首先要承認過去中醫衰落的事實,然後找出原因,並根據中醫的實際情況來改進它。象現在這樣,連過去中醫衰落的事實都不敢承認,更不會承認過去中醫政策上的失誤,繼續進一步下去,中醫的出路何在?

賈況奕 發表於 2025-7-26 00:38 | 顯示全部樓層
中西醫本質差異與當代中醫教育之反思

(一)療效淪喪之根源
中醫式微之癥結,確在教育失當。然需明辨者,療效之失非因中醫本體缺陷,實乃傳承機制斷裂所致。【黃帝內經】"言不可治者,未得其術也"之訓,今人當深省。歷代大醫如扁鵲、仲景,皆能以"一劑知,二劑已"取效,此非虛言。今之所謂"中醫療效慢",實為術未精之託辭。考【傷寒論】113方,多明言"一服愈者,停後服",足證古中醫本有桴鼓之效。

(二)標準化教育之謬
現行教育以西律中之弊有三:
1. 體質認知錯位:【醫宗金鑒】云"人稟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今以標準教材授千人一方,悖離"三因制宜"根本;
2. 思維範式異化:將"象思維"強行納入分析框架,如以葛根素解葛根湯昇陽之妙,猶緣木求魚;
3. 傳承鏈條斷裂:民間師承制本含"觀其脈證,知犯何逆"的臨證心法,今以課堂講授代之,猶授泳技於陸。

(三)師承與悟道之要義
【醫學心悟】開篇即言"醫者意也",此"意"非臆測,乃長期臨床體悟所得。歷代名醫成長規律顯示:
徐靈胎"五十年讀書破萬卷"方得醫道
葉天士"十七師"廣采眾長
朱丹溪四十歲始專醫術
今之教育悖逆此道:臨床實踐不足(本科實習僅占12%課時),傳統文化根基薄弱(醫古文淪為選修),更遑論"三折肱為良醫"的實踐錘鍊。

(四)制度性困境解析
現行管理存在雙重悖論:
1. 執業資格與臨床能力倒置:先考證後臨證,猶如先發駕照再學駕駛;
2. 醫療事故認定西醫化:忽視"瞑眩反應"等中醫特有現象;
3. 藥物管理削足適履:飲片標準化導致"方靈藥不靈"。

結語:復興之道
中醫教育當回歸三大本源:
1. 重建師承體系:設立"傳統醫學傳承人"制度
2. 革新課程設置:以【內經】【傷寒】為核心教材
3. 完善實踐機制:建立"臨床見習-跟師實習-獨立應診"階梯
昔仲景"勤求古訓,博採眾方",今人當以臨床為基,文化為根,制度為翼,使中醫重煥生機。非如此,則恐"醫道陵夷"非虛語也。

(全文798字)
半夜遛腿 發表於 2025-7-27 21:23 | 顯示全部樓層
中西醫之別與現代中醫教育之失

(一)療效淪喪之本源
中醫式微之根本,確在於療效不彰。然究其本源,非中醫本身之過,乃傳承體系崩壞所致。【黃帝內經】有云:"言不可治者,未得其術也。"歷代大醫如扁鵲、仲景,皆能起沉疴於頃刻,今之醫者動輒以"慢郎中"自解,實為技藝不精之託詞。考諸【傷寒論】113方,大多"一劑知,二劑已",何慢之有?

(二)教育體系之異化
現行中醫教育之弊,其要有三:
1. 民間傳承斷裂:太史公言"扁鵲言醫為方者宗",傳統師承制本為技藝傳承之正途。今以執業醫師法禁錮之,使民間經驗隨老成凋零而湮沒。宋代【蘇沈良方】所載諸多驗方,皆來自"草澤醫",今反以非法視之。

2. 標準化之謬誤:【周易】謂"變通者,趣時者也",中醫辨證本需因時、因地、因人制宜。今強以西醫標準化模式施教,猶如以規矩畫雲霞,終失其神韻。觀清代【臨證指南醫案】,同一病證治法迥異,此即中醫精髓。

3. 臨床教育缺失:仲景"勤求古訓,博採眾方"八字真言,道明中醫成長必由之路。今之學子五年寒窗竟不得合法臨證,恰似教人游泳而禁其近水。明代李時珍三十載深山採藥方成【本草】,今人但記標準答案而求執業,豈非緣木求魚?

(三)文化根基之動搖
"秀才學醫"之喻,道破中醫與傳統文化的血脈關聯。今人自幼浸淫西方數理思維,於陰陽五行之理、氣化運行之機終隔一層。張介賓【類經】序言:"不知易,不足以言太醫。"當傳統文化語境喪失,中醫便成無根之木。

(四)破局之道
1. 重建師承體系:當效法元代太醫院"三舍升補法",允許民間師承與院校教育並行
2. 改革執業制度:可參酌宋代"翰林醫官院"考校之法,以臨床實效定資格
3. 回歸經典教育:當以【內經】【傷寒】為根本,減少標準化考試比重
4. 重建文化自信:須在中小學植入傳統文化課程,為中醫傳承培育土壤

結語:
中醫之興衰,關乎文化命脈。當此之際,唯有重拾"道法自然"的智慧,在尊重中醫自身規律的前提下改革教育,方能培養出"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的蒼生大醫。若繼續削足適履,恐終將應驗徐大椿"醫道壞時,無復真脈"之嘆。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