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l1 ?! L& @. e4 n% P) x# [+ A
4 T% J. Y2 a! E5 g+ }! B
武后步輦圖 ) Q( E c3 f) y# t. A
7 Y$ k' d, u+ m w5 l6 n
2 Y! r' k- p2 N) C E
) |7 Q7 M0 @) \* v- T0 @ 日本人畫的武則天
+ n& X% o, ~' O3 j6 K/ R5 z' {
* c$ ? M" H* w3 U 6 h. D; A& Y! Z# P" f
李治的溫良懦弱是誰的錯?從這個案例中,我們也可以得出教訓:我們教育孩子也不能一味地要求他或者她乖,溫順,還要有果敢,堅毅,機敏等素質的培養。 * O4 R o& F# Q
1 a, q( y& G5 y, K/ }( l5 Y
陰柔的成長環境: ! j- L( J6 r% {
3 x7 J/ }1 J% `/ c0 u 慈愛的父皇 2 g9 Z) [- [- d& j9 O8 J- \
2 z2 D9 f1 S5 m! X* a5 U1 r 可憐的妹妹 % Z3 ]$ L ?3 _6 P$ ?- h s
+ v) j! R" p/ ?$ s( m8 y0 @8 v
在講李治的教育前,我先給大家看一封唐太宗在高麗前線寫給太子李治的信,我暫且將其翻譯成現代漢語: % l* j! ~5 b8 u4 h4 E' c& t2 p
* F# |& k: j* W$ ]2 l3 d 兩次收到宮裡頭的來信,卻不見稚奴(李治的小名)你的信,爸爸我擔心得連死的心都有了。盼呀盼,不久前終於盼到你的來信,說你的媳婦有點小病,憂慮頓時解開,爸爸我高興得如同死而復生。
( B4 N) O, [) P* @* i( @* L# n
; R1 z" q) a3 i7 l 從如今起,如果你的頭風發作,或者有小毛小病,一定要一五一十地寫信告訴我。剛剛得到遼東前線的消息,特地COPY一份給你。稚奴啊,爸爸想你想得要死,不知道何時才能回來。 爸爸書
7 ?2 p" r( w8 c9 p7 I
# r0 K! R6 ?7 ~- ~& e$ ? 看看這兩地書,父子情,還以為是一普通父親寫給平凡兒子的家信。信裡頭唐太宗對自己的稱呼就是『耶耶』,相當於今天的爸爸,對太子的稱呼就是小名『稚奴』。唐太宗一代英主的慈父面目,躍然紙上。咱們的李治就是在這種溫情的環境下長大的。 $ w4 e1 c* K8 o1 s( [/ l
$ I, ^( p* N/ ~" d; h 唐太宗對這個兒子格外的慈愛、溫情,原因很簡單,李治這孩子相對於兩個哥哥來說要顯得可憐些,母親長孫皇后死的時候,他才7歲,誰見猶憐。所以,唐太宗一直把他帶在身邊,百般呵護疼愛。當時的太子是李承乾,唐太宗也就沒打算給李治小朋友委以多少國家社稷的重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