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初,華華終於上幼兒園了,可問題也隨之出現了:他不喜歡去那個被大人描述成『樂園』的地方,每天早晨磨磨蹭蹭的,總是找各種藉口拖延,有時候甚至是哭哭啼啼地拉着媽媽的手不放鬆。寶寶不愛上幼兒園,面對這個棘手的問題,家長們絞盡腦汁想辦法,與此同時,幼兒園的老師也給出了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
9 C X4 q' |6 h& U( j7 @) Y o 典型案例6 p c/ ~! p/ x) A: T7 D
開學第一天就做『小逃兵』
1 T/ ]7 @9 e! q 9月1日,爺爺帶子昊去家附近的一家幼兒園報到,面對陌生的環境和小朋友,子昊一下子變得膽怯了,死死地拽住爺爺的衣角,不願進校門,老師走過來準備帶他進去,他卻哇哇大哭起來,臉漲得通紅。爺爺不忍心看孩子這樣,只得帶他回家,第一天上學,子昊就做了『小逃兵』。. y( ?7 |. ^' w5 L6 W/ ~$ P
第二天,爺爺費盡口舌終於把他送進幼兒園,等下午接時卻發現他滿臉沮喪。『老師不讓我亂動,說我再哭就要給我打針。』小子昊向爺爺訴說委屈,不願再去幼兒園,爺爺有些後悔以前對學校考察不周。到第三天,子昊發低燒,爺爺乾脆不讓他去學校了,就這樣,小子昊在人生的第一道坎前就敗下陣來。
1 `' i m# c' [6 y9 v, N 得到承諾才去幼兒園3 r M$ e5 s" M* R7 D. v# X; a+ V- H/ Q
3歲的苗苗正式去幼兒園了,開學第一日,她還是蠻興奮的,媽媽沒費什麼事就將她順利送入幼兒園。可是第二天早上,她卻賴着這不想去,『幼兒園一點都不好玩,媽媽騙人。』可不能讓孩子打退堂鼓,苗苗媽開始給她講道理,最終軟使硬磨地將她帶去幼兒園。2 b- k, ?) ]$ ~0 w. E% z
可是以後,每到上學的時間,苗苗就開始找茬,什麼肚子疼、耳朵疼、鞋夾腳……這時,奶奶就哄着:『寶寶乖,好好上學,奶奶給你買漂亮的玩具。』在各種承諾誘惑下,苗苗不排斥上幼兒園了,可是,又多了一個毛病,就是每次上學都要講條件,這讓媽媽很頭疼。0 f& j3 q% G9 w6 p: C) \
名師解答
# C0 n& ?) E3 w7 ?* [ 深究原因,對症下藥
- ^" @% G4 C$ N* ~' o" p4 Z 對於剛入園的孩子來說,面臨一個陌生環境,要從個體生活過渡到有規律的集體生活,必然會產生很多不適應,不願意去幼兒園,這是一個常見現象,家長需要做的是深究原因,對症下藥。+ ?; k1 G# R6 E3 i) o$ \
有的孩子自理能力比較差,對於上廁所、吃飯、穿衣等基本生活能力都沒有掌握,因此會感到恐慌不安,家長要注意提前培養孩子的這些基本能力。有的孩子是因為碰到語言障礙,比如他只會說普通話,而班上很多同學都說粵語,致使他不能順利和其他孩子交流。幼兒園的老師一般都是雙語交替教學,保證每個孩子都能聽懂,此外,年齡越小,學習語言天分越高,在這方面,家長不必過於擔心。還有的孩子因為性格內向等原因,不能及時融入團體,家長和老師都要儘快幫孩子找到一個好朋友,讓他不感到孤單。
9 x" v% n% H4 Z! W 將孩子放心地交給老師# A, ?& v" J, E) e; q# k7 d
很多家長看到孩子哭鬧,就不忍心離開,這只會增長孩子的依賴心理,家長應該放心地將孩子交給老師,相信他能做好一切。一般來說,在老師的努力下,兩三周之後,他們都能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N1 Q) q8 u v
對於家長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讓孩子堅持來幼兒園,不要中斷,持之以恆,養成習慣。另外,家長也要及時來接孩子,不要讓他有被拋棄的感覺。
% x6 G, m: n1 K2 X% f8 D 家長支招:
+ ~% H; w) R ]! S# s ` 講幼兒園故事
' Y8 D7 b0 n6 ^1 C8 o+ F# B 在給兒子報完名之後,每晚睡覺前,我就開始給他講幼兒園系列故事。比如,去幼兒園會學到哪些知識,會有哪些奇遇。沒過兩天,小傢伙每天還沒睡覺,他就迫不及待地要聽幼兒園故事,經常是我提問,他就高興地回答。第二天早上,高高興興地去學校尋找他的新故事。6 L J- ]. A3 Y) E; k
――睿睿媽6 `& B$ K( T- R' V# n o- J
提前入園緩衝焦慮期
0 n3 l Y6 S4 W" m6 l 在暑假的時候我就帶洋洋去幼兒園參觀,培養興趣。開學後,我每天早上提前半個小時帶他去幼兒園的遊樂場玩耍,在那裡,有個管理員餵養了一隻小白兔,洋洋很喜歡那隻小兔子,經常帶些蔬菜餵它,當其他小朋友陸續入園的時候,洋洋已經習慣在這裡玩了,我則很輕鬆地將他交給老師。 X% j5 t$ u+ t
灌輸規則意識
. J" d6 ], l- S 在孩子入園這件事上,家庭成員的態度要一致,有一天早上,寶寶有點感冒,我還是鼓勵他繼續去幼兒園,可姥姥卻心疼地讓他好好在家休息,寶寶這時候就有些惰性,嘟囔着不想去了。' W$ [/ u# _6 K4 p: v6 q2 E
最後我還是堅持送他去,規則不能破壞,否則,孩子容易養成遇事逃避的壞習慣。
. c v! ]7 F) O7 d5 M 寶寶回家家長『三不要』
+ J* l* ?0 v. i) |) ? 一、不要刨根問底/ \: Q( [$ \" G) L
孩子回家以後如果沒有特別的反應,家長不必過多提到幼兒園,也不必講過多的道理,孩子在學校待了一天,回家後他需要自由的氛圍。即使孩子願意表達,家長也要注意多做正面引導,多問問孩子幼兒園好的地方,而不要問他們在幼兒園有沒有哭,同學欺負了沒有,這樣反而容易形成一種反面的心理暗示。如果想了解孩子的情況,儘量跟老師多溝通,也可以上幼兒園的網站了解,有的學校會把孩子一天的在校情況寫在他們的博客上。
: [9 g( J, l4 W 二、不要零食補償1 y! S. c+ ^. [0 v# R7 s
一些家長唯恐孩子在幼兒園吃不飽,接孩子回家時總是拿出各種零食或飲料讓孩子食用,結果會促使他在幼兒園因期待零食而不好好吃晚飯,時間長了會影響孩子的健康。
1 d' t( X6 h* P' o7 N5 Z+ R& g 三、不要遷就放縱
! k% X& ?& x `4 H 部分孩子在上幼兒園後脾氣會變得急躁,看什麼都不順眼,會莫名其妙地找茬發脾氣,有時候會出現耍賴的現象,這個時候家長不要以同情的態度對待他,可以用轉移注意力的方法排解孩子心中的不快,切忌無原則地『遷就放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