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日志
-
-
分享
父母子女之間爲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热度 100
延章 2025-4-7 02:58
-
以下對話發生於視頻話題『驚覺,我發現我根本就不愛我的孩子』的評論區,摘抄於下,以鄉讀者。 @辰溪快樂電競: 我女兒6歲吃雞翅,有一碗因爲沒吃晚飯我拿了一個吃。女兒看到了拿過去直接丟掉,說不給我吃。我眼淚一下就出來用不可置信的眼神看我女。我生氣不理她她問我爲什麼生氣,我說你怎麼想的寧願丟掉都不願給媽媽吃媽媽心好痛。她說媽媽你下次先問我好不好,你拿沒問我讓我覺得我的東西被拿走了很失落,以後我好吃的都給你。有時溝通真的很重要。 @延章: 你意思是,你認爲你女兒的思想是正常的?你是她母親哦,如果是陌生人,她的想法倒是正常的,但你爲她付出了很多。 @辰溪快樂電競: 那麼如果你媽媽沒告訴你,拿了你自己當下覺得重要的東西你會怎麼樣。 @延章: 當然是從她的角度去思考,她會不會有某種更重要的需求? 首先是信任母親的行爲,其次爲之付出。 這就是義,母子情義,子女對父母有情無義,就會像評論區某些人,或你女兒那樣,給自己的不義找藉口,粉飾,但她確實是無義的。 @辰溪快樂電競: 作爲媽媽那一刻的失落和不可置信是真的,而且會自我懷疑這就是自己辛苦帶大的孩子。只是我那時還是特別想知道她是怎麼想的。從那次聊之後有好吃的都會想到我。這只是我的經歷,不一定適合所有人。 @虹: 小孩子要教的,言傳身教,如果你做了,沒用,再放棄。 @延章: 這個想法是符合實際的。 我們傳統上儒家創建的家庭倫理父慈子孝,本質上是想讓家庭成員之間更和諧的相處,生活更美滿。 但是每個人的稟性各有差異,部分人天性上就無法做到父慈子孝,此時是不能強求的,否則會因爲天性的差異而產生更嚴重的衝突。 另外,不管是什麼天性的人,父母子女之間都要有一定的距離,這叫中庸,可以避免溺愛、狎昵。距離能產生美,而且任何兩個人之間都必須要有一定空間去隱匿自己的瑕疵。如果總是親密無間,時間長了,相互之間就會因爲經常見到對方的不良言行或形象,而相互厭惡。
-
个人分类: 隨筆|
282 次阅读|
0 个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