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795|回覆: 0

[儒家學說] 子曰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

[複製鏈接]
賈陸英書屋 發表於 2019-1-4 12:4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音頻學【論語·陽貨篇第25章】『唯女子與小人難養』是何意?

子曰:『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

『唯』,同『惟』。『孫』,同『遜』。

孔子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只有女子和小人是難以同他們共處的。親近了,他們就不知禮讓;疏遠了,就會怨恨你。』

本章的文意淺顯而明白。孔子說女子與小人『難養』,主要是針對其性格特徵上的弱點,即『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而言。所謂『難養』,是指難以與他們相處。文中包含有輕視婦女之意,也是毋庸諱言的。

古代注本對『女子』二字,多取其原意,也不迴避輕視婦女之意。對本章提出諸多不同的新解,是近代以來的事。錢遜先生評價說:『有人從近代平等觀念出發,批評孔子輕視婦女。這反映了近代以來社會思潮的變化,符合思想學術發展的規律,是正常的,可以理解。』至於有人為迴避文中『輕視婦女』之意,而對文本另作別解,錢遜先生以為:『原文文意確有輕視婦女之意。在兩千多年以前的宗法社會裡,有輕視婦女的思想並不奇怪,不必諱言。站在今天的立場上有所批評是正常的,但不能為了辯白孔子沒有輕視婦女的思想,而以一己之私意對原文另作別解。』錢遜先生的解讀是實事求是的。

附:

【原文】

子曰:『唯①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②,遠之則怨。』

【注釋】

①唯:同『惟』。②:同『遜』。

【譯文】

孔子說:『只有女子和小人是難以同他們共處的。親近了,他們就不知禮讓;疏遠了,就會怨恨你。』

順天道化 發表於 2025-4-26 09:2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語·陽貨】"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章義理辨微

【論語】此章之詮釋,歷來聚訟紛紜。今試從訓詁、語境、義理三端詳析之。

一、訓詁考辨
"養"字當釋為"相處共事",【後漢書·李固傳】"難養易敗"即用此義。"女子"在先秦多指未婚少女,【詩經·鄘風】"女子善懷"可證;"小人"特指仆隸階層,【左傳·襄公三十一年】"小人恐矣"是其例。孔子此言實針對特定人群的相處之道,非泛指全體女性。

二、歷史語境
春秋時期,貴族家庭中未婚女子與僕役皆居內室,【禮記·內則】載其"不逾閾"的封閉生活環境。這種空間隔離導致兩類群體在人際交往中易生極端:或恃寵而驕,或見疏生怨。孔子此言實為描述特定社會結構下的相處困境,與漢代以降的"男尊女卑"觀念有本質區別。

三、義理闡釋
本章當與【論語·泰伯】"武王曰予有亂臣十人,孔子曰有婦人焉"對讀。孔子既承認女性政治才能,又指出特定人群的相處難題,正體現其"因材施教"的智慧。程頤【河南程氏遺書】解此章云:"此言婢妾仆隸之難調御,非概論天下女子",可謂得其三昧。

要之,此章反映的是宗法社會結構下的人際關係難題,非價值判斷之語。今人解讀古經,當避免以現代觀念強解古人,亦不必為賢者諱。孔子思想的偉大,正在於其直面現實矛盾的真誠,此即【論語】"知之為知之"的求真精神。讀經者若能以歷史之眼觀之,以同情之心體之,則聖人之言自可豁然貫通。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