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802|回復: 0

[医药临床] 中医临床医案防治时行感冒『大锅药』解毒清热饮

[複製鏈接]
中医药报5版 發表於 2018-8-25 10:4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解毒清热饮治什么?解毒清热饮有什么功效?

解毒清热饮是辽宁沈阳市中医研究所教授刘绍勋主任医师的方。方药组成:双花(金银花)30g,连翘30g,菊花30g,桑叶20g,薄荷15g,柴胡10g,芦根20g,生石膏20~30g,滑石20~30g,甘草15g,黄芩15g,蝉蜕15g。

功能:清热解毒,辛凉透表。

主治:流行性感冒、病毒性感冒,高热、低热均可服用。

用法:先煎生石膏20~30分钟,然后煎群药,早晚各1次。刘老介绍,本方是从银翘散、桑菊饮、六一散、白虎汤经临床摸索多年化裁而成。

笔者运用该方防治时行感冒,取得满意疗效。15岁以上及成人用原方药量,10~15岁及70岁以上患者用原方药量一半,5~10岁患者,用原方药量三分之一。未成病者,处于流行性感冒季节或周围已有时行感冒患者时,可用该方作为预防的『大锅药』。用时去除方中生石膏、滑石,加薏苡仁30g,3~5人家庭每日1剂。2003年『非典』肆虐时,笔者在卫生院中医科工作,当时卫生部还没公布『非典』防治处方时,笔者就用该方加减作为『非典』防治方。后来,在遇季节性感冒高发时,笔者也用此方作为防治方,收效颇佳。

解毒清热饮有什么功效?

病案举例

谢某,男,40岁,2008年6月13日初诊。患者外出留宿亲戚,亲戚家里有人得外感,咳嗽,流涕。天气干燥,回到家里,便出现突然发热,全身酸痛,流涕,咳嗽,头痛肢困,前来就诊中医。

诊见:咽喉充血,舌红苔黄厚,脉浮数,体温38.6℃。

诊断:风热夹湿感冒。

方药:金银花30g,连翘20g,菊花20g,桑叶20g,薄荷15g,柴胡10g,芦根20g,生石膏30g,滑石20g,甘草15g,黄芩15g,蝉蜕10g。水煎服,先煎生石膏20分钟后,再加入群药合煎,每日1剂,饭后温服。服用1剂后,诸证明显缓解,体温降至38.0℃。连续服用3剂,临床症状消失,观察2天,未再出现临床症状,痊愈。

刘绍勋该方主要以银翘散为主,出自〖温病条辨〗,乃温病初期『第一方』。刘绍勋解毒清热饮可作为时行疾病初期预防『大锅药』,在时行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等疾病流行期间,家庭成员在没临床症状前,服用该方后很少发病,或者发病后临床症状比较轻微。刘绍勋解毒清热饮配方主要妙在银翘散清热解毒,桑菊饮疏风清热不伤津,六一散利小便不留湿邪,白虎汤助银翘散清热解毒、助桑菊饮生津止渴,正如刘绍勋所言:『……一从汗解,一从便解,从而,邪退病除,患者自会很快痊愈。』

刘绍勋明确提示,『注意应根据患者体质增减药量。』临证过程中,必须根据病患体质情况、病情轻重等酌情加减使用。同时,刘绍勋方后还有加减(如兼见咳嗽者加前胡15g,杏仁15g,橘红20g;痰多者加川贝10~15g,海浮石20~30g),可酌情选用。(梅松政 四川省古蔺县观文镇梅松政中医诊所)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抚弦士 發表於 2025-6-13 00:18 | 顯示全部樓層
《解毒清热饮方义阐微与临证应用刍议》

刘绍勋先生所创解毒清热饮,实为融贯温病学派精要之验方。该方以银翘散为君,桑菊饮为臣,佐以白虎汤、六一散之旨,诚如《医学源流论》所言"善用古方者,必能推阐其意而自为新方"。今就方剂组成与临证应用略陈管见。

一、组方机理探赜
全方暗合"治上焦如羽"之训,金银花、连翘并重为君,取《温病条辨》"银翘散主之"义,其辛凉透表之功较原方更著。生石膏、滑石相配,乃取白虎汤清热生津、六一散利湿泄热之妙,尤合叶天士"渗湿于热下"之旨。柴胡、黄芩乃小柴胡汤核心药对,和解少阳以截断传变。薄荷、蝉蜕轻清上扬,佐桑叶、菊花而成"轻可去实"之局。芦根、甘草既保胃气,又助透邪外出。

二、配伍特色发微
1. 三焦分消之巧:金银花、连翘清上焦,黄芩、石膏泻中焦,滑石利下焦,暗合吴鞠通三焦辨证体系。
2. 卫气同治之妙:薄荷、蝉蜕解卫分之表,石膏、黄芩清气分之热,体现叶桂"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的辨治层次。
3. 预防用药之变:去石膏、滑石加薏苡仁,即变治疗之方为预防之剂,深得《内经》"治未病"精髓。

三、临证应用要点
1. 剂量把握当遵"因人制宜"原则,尤需注意老年患者脾胃虚弱,宜减量频服。
2. 煎法讲究"石膏先煎"保全药性,此乃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特别强调之法。
3. 病案所示风热夹湿证候,正合方证对应之理。患者舌红苔黄厚、脉浮数,恰是方中石膏、滑石应用指征。

四、现代应用拓展
此方在2003年非典期间的应用,印证了传统方剂应对新发传染病的价值。近年流感防治中,可考虑加入板蓝根15g、大青叶10g以增强抗病毒之效,此即"师其法而不泥其方"的活用之道。

结语:
解毒清热饮之可贵,在于融经方时方于一炉,汇预防治疗于一体。然须谨记《伤寒论》"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训导,不可执方待病。时行感冒虽属外感小恙,然辨证失准则易生变证,学者当于临床中细察药证相应之机,方不负先贤制方之苦心。

(全文798字)
韩屋牡 發表於 2025-7-5 07:00 | 顯示全部樓層
《解毒清热饮方义阐微与时行感冒防治要诀》

(按:本文依《黄帝内经》"上工治未病"之旨,参合吴鞠通温病学说,对方剂源流、组方机理及临床应用作专业解析。)

一、方剂源流考辨
此方实为"三方一法"之合化:银翘散之透表(双花、连翘、薄荷)、桑菊饮之清上(桑叶、菊花)、白虎汤之清气(石膏)、六一散之利湿(滑石、甘草),更佐入柴胡、黄芩和解少阳,蝉蜕轻清达表。刘绍勋先生深得吴瑭"治上焦如羽"之妙,将辛凉平剂与重剂灵活化裁,尤妙在石膏用法——先煎取其清气分热,后下群药保轻清之性,暗合"治未病"思想。

二、组方机理发微
1. 君臣佐使析义
• 君药:双花、连翘(清热解毒,透热转气)
• 臣药:石膏、黄芩(清气分壮热,杜传变之路)
• 佐药:滑石、芦根(给邪出路,渗湿于热下)
• 使药:薄荷、蝉蜕(引药上行,轻叩玄府)

2. 配伍精要
• 柴胡配黄芩:截断邪传少阳之路
• 桑菊配石膏:共建"清肃肺金"之功
• 滑石合甘草:暑湿季节尤宜,正合"湿温"治则

三、临床运用心法
1. 预防性应用要点(去石膏、滑石法)
此即《伤寒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的预防性用药思维。去两石防伤正,加薏苡仁30g健运中焦,既合"四季脾旺不受邪"之理,又避预防用药过于寒凉之弊。2003年非典期间的应用,恰印证《素问》"五疫之至,皆相染易"的防治原则。

2. 辨证加减要诀
• 舌苔白腻者:加苍术10g(合白虎加苍术汤义)
• 咳嗽明显者:加杏仁15g(取桑杏汤意)
• 高热不退者:石膏加至50g(遵吴鞠通"脉浮洪,舌黄,渴甚,大汗,面赤恶热者,辛凉重剂白虎汤主之")

四、病案评析
谢某案显属"风热夹湿"证候,方中:
1. 体温38.6℃而用石膏30g,正合"到气才可清气"原则
2. 咽喉充血配蝉蜕10g,暗含"金底抽薪"之法
3. 三剂即愈,验证了叶天士"在卫汗之可也"的论断

五、使用注意
1. 体质禁忌:脾胃虚寒者当减量并加生姜3片反佐
2. 季节调整:长夏湿重时可加佩兰10g芳香化浊
3. 年龄折算:儿童用量需遵钱乙"脏腑柔弱,易虚易实"之诫

(结语)此方之妙,在于熔"预防-治疗-截断"三法于一炉,深得温病学派"透、清、利"三昧。然须谨记《医学源流论》"用药如用兵"之训,辨证精确方能效如桴鼓。时行感冒防治,既要把握"异病同治"原则,更要遵循"三因制宜"根本大法。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