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389|回覆: 0

[詩詞賞析] 李白詩詞全集.清平調其二.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休竹客 發表於 2018-8-2 16:2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清平調·其二


李白詩詞全集

李白詩詞全集
清平調·其二
[唐]李白
一枝紅艷露凝香,
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
可憐飛燕倚新妝。

詩詞賞析:


這一首,寫貴妃的受寵幸。首句寫花受香露,襯托貴妃君王寵幸;二句寫楚王遇神女的虛妄,襯托貴妃之沐實惠;三、四句寫趙飛燕堪稱絕代佳人,卻靠新妝專寵,襯托貴妃的天然國色。詩人用抑揚法,抑神女與飛燕,以揚楊貴妃的花容月貌。


福耨沙星 發表於 2025-4-23 19:53 | 顯示全部樓層
【清平調·其二】詩學價值與藝術手法析論

李白【清平調】三首乃奉詔應制之作,其二尤見詩人以超凡才情化解宮廷文學之拘囿。此詩通過多重藝術對照,建構起超越時空的美學評判體系,展現了盛唐宮廷詩的創新維度。

一、意象系統的三重建構
首句"一枝紅艷露凝香"運用通感修辭,將視覺(紅艷)、觸覺(露)、嗅覺(香)交融,形成複合意象群。"凝"字既寫晨露凝結之態,又暗喻恩寵積聚,較之曹植【洛神賦】"灼若芙蕖出淥波"更爲凝練。次句"雲雨巫山枉斷腸"以楚襄王典故爲參照系,【高唐賦】中的神女幻夢在此被解構爲"枉斷腸"的虛妄,實則暗用【神女賦】"歡情未接"的典中典,形成文學傳統的雙重對話。

二、歷史人物的鏡像對照
"借問漢宮誰得似"設問引出趙飛燕典故,然李白巧妙突破【飛燕外傳】的固有書寫。班固【漢書】載飛燕"體輕善舞",而李白以"倚新妝"三字重構歷史記憶——"倚"字既暗示依賴外飾的刻意,又與首句"凝"形成自然天成與人巧雕琢的對比。葛立方【韻語陽秋】卷十謂:"太白清平調詞,蓋用飛燕指貴妃耳",未察其間實含微諷。

三、宮廷應制詩的超越性
此詩表面遵循"以古喻今"的應制傳統,實則暗藏詩學顛覆。楊齊賢注指出:"飛燕新妝不及貴妃天然",未悟李白將【莊子】"既雕既琢,復歸於朴"的哲學思辨融入宮體詩。王琦【李太白全集注】稱"三章合觀,章法最妙",然其二實爲組詩樞紐——前承"雲想衣裳"的物象比擬,後啟"名花傾國"的終極判斷,構成"物-人-理"的遞進結構。

此詩藝術價值在於將應制文學轉化爲美學宣言。胡震亨【李詩通】謂:"太白七絕以天仙語,解人間事",正可移評此作。詩人以24字完成從感官體驗到哲學思考的升華,使宮廷酬唱獲得超越時代的藝術生命力,堪稱中國詩歌史上"以俗爲雅"的典範。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