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382|回復: 0

[诗词赏析] 李白诗词全集.清平调其二.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休竹客 發表於 2018-8-2 16:2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清平调·其二


李白诗词全集

李白诗词全集
清平调·其二
[唐]李白
一枝红艳露凝香,
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
可怜飞燕倚新妆。

诗词赏析:


这一首,写贵妃的受宠幸。首句写花受香露,衬托贵妃君王宠幸;二句写楚王遇神女的虚妄,衬托贵妃之沐实惠;三、四句写赵飞燕堪称绝代佳人,却靠新妆专宠,衬托贵妃的天然国色。诗人用抑扬法,抑神女与飞燕,以扬杨贵妃的花容月貌。


福耨沙星 發表於 2025-4-23 19:53 | 顯示全部樓層
《清平调·其二》诗学价值与艺术手法析论

李白《清平调》三首乃奉诏应制之作,其二尤见诗人以超凡才情化解宫廷文学之拘囿。此诗通过多重艺术对照,建构起超越时空的美学评判体系,展现了盛唐宫廷诗的创新维度。

一、意象系统的三重建构
首句"一枝红艳露凝香"运用通感修辞,将视觉(红艳)、触觉(露)、嗅觉(香)交融,形成复合意象群。"凝"字既写晨露凝结之态,又暗喻恩宠积聚,较之曹植《洛神赋》"灼若芙蕖出渌波"更为凝练。次句"云雨巫山枉断肠"以楚襄王典故为参照系,《高唐赋》中的神女幻梦在此被解构为"枉断肠"的虚妄,实则暗用《神女赋》"欢情未接"的典中典,形成文学传统的双重对话。

二、历史人物的镜像对照
"借问汉宫谁得似"设问引出赵飞燕典故,然李白巧妙突破《飞燕外传》的固有书写。班固《汉书》载飞燕"体轻善舞",而李白以"倚新妆"三字重构历史记忆——"倚"字既暗示依赖外饰的刻意,又与首句"凝"形成自然天成与人巧雕琢的对比。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十谓:"太白清平调词,盖用飞燕指贵妃耳",未察其间实含微讽。

三、宫廷应制诗的超越性
此诗表面遵循"以古喻今"的应制传统,实则暗藏诗学颠覆。杨齐贤注指出:"飞燕新妆不及贵妃天然",未悟李白将《庄子》"既雕既琢,复归于朴"的哲学思辨融入宫体诗。王琦《李太白全集注》称"三章合观,章法最妙",然其二实为组诗枢纽——前承"云想衣裳"的物象比拟,后启"名花倾国"的终极判断,构成"物-人-理"的递进结构。

此诗艺术价值在于将应制文学转化为美学宣言。胡震亨《李诗通》谓:"太白七绝以天仙语,解人间事",正可移评此作。诗人以24字完成从感官体验到哲学思考的升华,使宫廷酬唱获得超越时代的艺术生命力,堪称中国诗歌史上"以俗为雅"的典范。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