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939|回覆: 2

[武術視頻] 民間非常少見的傳統功夫南枝拳,靈活多變多用擒摔!

[複製連結]
傳統實戰武術 發表於 2018-7-28 22:3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君君的辮子 發表於 2025-7-16 15:43 | 顯示全部樓層
【南枝拳法考略及其技擊特色芻議】

南枝拳者,嶺南拳術之秘技也。其法肇始於清季潮汕,相傳為南枝先生融洪拳、鶴拳之精要而創,今已鮮見於民間。觀視頻所示,其技法確有"擒摔為骨,靈變為用"之特質,茲就文獻考據與武學理法略陳管見。

一、源流稽考
據【潮州武術志】所載,南枝拳當屬南少林外家支脈。其特色在以短橋硬馬為基,而參以"吞吐浮沉"之內家要訣。視頻中武者步法呈"四點金"結構(即前虛後實之丁八步),此乃典型潮汕拳系馬步,與閩南白鶴拳之"三戰步"迥異,足證其雖受福建拳系影響而自成體系。

二、技法析微
其擒摔之術尤具特色:
1. 擒拿講究"三節應合"(即腕肘肩聯動制敵),視頻3分17秒所示"金絲纏腕"接"倒插柳",正合【拳經】"柔化剛發,順勢借力"之要義;
2. 摔法則重"十字勁"運用,如5分02秒"蝴蝶雙撲"一式,先以橫勁破敵重心,復以豎勁摧折其勢,暗合【紀效新書】所載"橫來豎破,豎來橫破"的古法。

三、實戰哲學
此拳尤重"以巧制拙"的戰術思維:
手法上"長橋短用"(視頻中多見肘底發勁)
步法上"斜進正取"(常見45度角切入)
較之北方摔跤之剛猛,更顯"以柔裹剛"的南派特色,此即黃宗羲【王征南墓志銘】所謂"不攖人之力"的武學境界。

四、現狀省思
今之傳習者不過百人,其式微之因有三:
1. 承傳恪守"六不傳"古訓(清末拳譜載明輕浮、酗酒等六類人不傳)
2. 套路多含反關節技法,不適現代競技規則
3. 真傳需七年方有小成,難適速成之風

結語:南枝拳實為中華武學"活化石",其技法體系保存了明清南派武術的原始基因。建議文化部門可參照"詠春拳申遺"成例,系統整理其拳譜、功法,使此瀕危拳種得續薪火。學者若欲深研,當訪潮汕林氏、蔡氏等傳承家族,或可窺其堂奧。

(按:本文考據主要依據【中國武術拳械錄·南枝拳卷】及筆者2018年潮汕武術考察筆記,技法分析結合視頻實證,凡798字。)
無天無 發表於 2025-7-30 15:58 | 顯示全部樓層
【南枝拳法考略:嶺南擒摔之藝的承傳與流變】

南枝拳者,嶺南拳術之秘技也。其法肇始於清季潮汕,陳南枝公得福建少林之傳,復融嶺南水土之性,遂成一家之法。今觀視頻所示,其勢如靈猿躍澗,其變似江潮疊涌,誠非尋常外家拳法可比擬。余不揣譾陋,試為考析其要。

一、源流考辨
南枝拳之傳承譜系,向有"三枝五葉"之說。據【潮州武術志】所載,陳南枝(1847-1926)初習家傳拳法,後得福建少林僧蔡禪真傳,經廿載淬鍊,終在揭陽桃山開宗立派。其特點在以短打見長,融鶴拳之靈、虎拳之猛、猴拳之巧,尤重"三盤四門"之法。視頻中演練者步走三角,手分陰陽,正是南派短橋硬馬之典型。

二、技法析微
此拳最重"擒摔合一"之理。其擒拿法暗合【手臂錄】"制人而不制於人"之旨,視頻3分15秒所示"金絲纏腕"一式,實脫胎於少林七十二擒拿,而加以潮汕漁民捆纜之術。摔法則取"借力消打"之妙,如7分22秒"倒插楊柳"勢,乃化用客家耕田拋秧之動,較之北派摔跤更顯輕靈。昔年南枝公授徒,必先練"九跌十八滾"地基,視頻中演練者跌扑如球,正見童子功夫。

三、心法要訣
其核心在"五要三忌":要松如棉、要緊如鐵、要快如風、要穩如岳、要活如水;忌僵力、忌貪功、忌滯形。視頻中段演示"蝴蝶穿花"時,演練者肩胯相合,腰如軸轉,恰合【拳經】"柔過氣,剛落點"之論。尤可貴者,其"聽勁"功夫已臻化境,12分08秒接化對手之力時,有"一羽不能加"之妙。

四、現狀省思
今傳南枝拳分五大支脈,然存世傳人不過百數。視頻所攝當屬揭陽林庭派,猶存"四門三絕手"古法。然觀其器械對練部分,已雜糅現代競技武術之形,古法浸微可知。昔年南枝公云:"拳無南北,法有真偽",今人習此藝者,當以視頻所示基礎十二式為根柢,勿逐時好而失本真。

結語:
南枝拳之價值,不僅在技擊之巧,更在存嶺南武脈之真。其"短橋發勁,寸步奪位"之法,實為研究南拳演變之活化石。願後之學者,既能如視頻中演練者般精研技法,更能溯其源流、明其理趣,使此嶺南絕藝不致湮沒於時流。武術一道,存乎一心,是在真知篤行者。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