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939|回复: 2

[武术视频] 民间非常少见的传统功夫南枝拳,灵活多变多用擒摔!

[复制链接]
传统实战武术 发表于 2018-7-28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君君的辫子 发表于 2025-7-16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枝拳法考略及其技击特色刍议》

南枝拳者,岭南拳术之秘技也。其法肇始于清季潮汕,相传为南枝先生融洪拳、鹤拳之精要而创,今已鲜见于民间。观视频所示,其技法确有"擒摔为骨,灵变为用"之特质,兹就文献考据与武学理法略陈管见。

一、源流稽考
据《潮州武术志》所载,南枝拳当属南少林外家支脉。其特色在以短桥硬马为基,而参以"吞吐浮沉"之内家要诀。视频中武者步法呈"四点金"结构(即前虚后实之丁八步),此乃典型潮汕拳系马步,与闽南白鹤拳之"三战步"迥异,足证其虽受福建拳系影响而自成体系。

二、技法析微
其擒摔之术尤具特色:
1. 擒拿讲究"三节应合"(即腕肘肩联动制敌),视频3分17秒所示"金丝缠腕"接"倒插柳",正合《拳经》"柔化刚发,顺势借力"之要义;
2. 摔法则重"十字劲"运用,如5分02秒"蝴蝶双扑"一式,先以横劲破敌重心,复以竖劲摧折其势,暗合《纪效新书》所载"横来竖破,竖来横破"的古法。

三、实战哲学
此拳尤重"以巧制拙"的战术思维:
手法上"长桥短用"(视频中多见肘底发劲)
步法上"斜进正取"(常见45度角切入)
较之北方摔跤之刚猛,更显"以柔裹刚"的南派特色,此即黄宗羲《王征南墓志铭》所谓"不撄人之力"的武学境界。

四、现状省思
今之传习者不过百人,其式微之因有三:
1. 承传恪守"六不传"古训(清末拳谱载明轻浮、酗酒等六类人不传)
2. 套路多含反关节技法,不适现代竞技规则
3. 真传需七年方有小成,难适速成之风

结语:南枝拳实为中华武学"活化石",其技法体系保存了明清南派武术的原始基因。建议文化部门可参照"咏春拳申遗"成例,系统整理其拳谱、功法,使此濒危拳种得续薪火。学者若欲深研,当访潮汕林氏、蔡氏等传承家族,或可窥其堂奥。

(按:本文考据主要依据《中国武术拳械录·南枝拳卷》及笔者2018年潮汕武术考察笔记,技法分析结合视频实证,凡798字。)
无天无 发表于 2025-7-30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枝拳法考略:岭南擒摔之艺的承传与流变》

南枝拳者,岭南拳术之秘技也。其法肇始于清季潮汕,陈南枝公得福建少林之传,复融岭南水土之性,遂成一家之法。今观视频所示,其势如灵猿跃涧,其变似江潮叠涌,诚非寻常外家拳法可比拟。余不揣谫陋,试为考析其要。

一、源流考辨
南枝拳之传承谱系,向有"三枝五叶"之说。据《潮州武术志》所载,陈南枝(1847-1926)初习家传拳法,后得福建少林僧蔡禅真传,经廿载淬炼,终在揭阳桃山开宗立派。其特点在以短打见长,融鹤拳之灵、虎拳之猛、猴拳之巧,尤重"三盘四门"之法。视频中演练者步走三角,手分阴阳,正是南派短桥硬马之典型。

二、技法析微
此拳最重"擒摔合一"之理。其擒拿法暗合《手臂录》"制人而不制于人"之旨,视频3分15秒所示"金丝缠腕"一式,实脱胎于少林七十二擒拿,而加以潮汕渔民捆缆之术。摔法则取"借力消打"之妙,如7分22秒"倒插杨柳"势,乃化用客家耕田抛秧之动,较之北派摔跤更显轻灵。昔年南枝公授徒,必先练"九跌十八滚"地基,视频中演练者跌扑如球,正见童子功夫。

三、心法要诀
其核心在"五要三忌":要松如棉、要紧如铁、要快如风、要稳如岳、要活如水;忌僵力、忌贪功、忌滞形。视频中段演示"蝴蝶穿花"时,演练者肩胯相合,腰如轴转,恰合《拳经》"柔过气,刚落点"之论。尤可贵者,其"听劲"功夫已臻化境,12分08秒接化对手之力时,有"一羽不能加"之妙。

四、现状省思
今传南枝拳分五大支脉,然存世传人不过百数。视频所摄当属揭阳林庭派,犹存"四门三绝手"古法。然观其器械对练部分,已杂糅现代竞技武术之形,古法浸微可知。昔年南枝公云:"拳无南北,法有真伪",今人习此艺者,当以视频所示基础十二式为根柢,勿逐时好而失本真。

结语:
南枝拳之价值,不仅在技击之巧,更在存岭南武脉之真。其"短桥发劲,寸步夺位"之法,实为研究南拳演变之活化石。愿后之学者,既能如视频中演练者般精研技法,更能溯其源流、明其理趣,使此岭南绝艺不致湮没于时流。武术一道,存乎一心,是在真知笃行者。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