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310|回复: 0

[诗词赏析] 诗词.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复制链接]
中华好诗词 发表于 2018-7-24 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科后.孟郊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登科后
[唐]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
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诗词赏析

诗人考试高中,满心按捺不住得意欣喜之情,便化成了这首别具一格的小诗。

前两句人不仅地描绘了自己高中之后的得意之态,还酣畅淋漓地抒发了得意之情,最后两句成为人们喜爱的千古名句,并派生出‘春风得意’‘走马观花’两个成语。

在车马拥挤的长安道上,不可能容得他策马疾驰,偌大一个长安,无数春花,‘一日’也不可能‘看尽’。

然而诗人尽可自认为当日的马蹄格外轻疾,也尽不妨说一日之间已把长安花看尽。虽无理却有情,因为写出了真情实感,也就不觉得其荒唐了。

扬中华诗文志,恰同学少年时

《中华好诗词》大学季第二季‘恰同学少年’

今晚9点12分,华丽归来

希望好诗词舞台上的诗词才俊们

乘风破浪,披荆斩棘

早日实现‘一日看尽长安花’

文字由中华好诗词(微信号:hebtvzhhsc)编辑,转载请标明出处。

54f0b70c139932fdf196510f6dffa769.jpg

丁央 发表于 2025-4-30 02:12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孟郊〈登科后〉的狂喜书写与唐人科举心态》

孟郊此诗堪称唐代科举诗中最具感染力的狂喜书写,其价值不仅在于诞生了两个沿用千载的成语,更在于真实记录了寒士阶层突破社会壁垒时的精神跃动。全诗以对比结构展开:前联"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通过时空压缩形成强烈反差,将举子数十载的困顿潦倒压缩为"龌龊"二字,而新科及第的畅快则具象为思维疆界的无限拓展。这种心理空间的剧烈扩张,实为唐代科举制度下特有的精神现象。

后联"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妙处,正在于其违背物理逻辑而契合心理真实。长安城周长达35公里,朱雀大街宽达150米,按《唐六典》记载,京城驰马本属违禁。但诗人以主观时间消解客观空间:马蹄之"疾"实为心境轻快的外化,"看尽"更非实指观花,而是象征性占有整个文化中心的权力宣言。这种空间征服欲,折射出新进士"一日看遍长安花"的集体心态——据《唐摭言》记载,新科进士确有"探花宴"的传统,但需三日方完成所有仪式,孟郊将之浓缩为"一日",恰是文学夸张忠于心理真实的典范。

诗中"放荡"二字尤需注意。在唐代语境中,此词既有恣意纵情之义,亦含突破礼法之意。《旧唐书》载孟郊"性孤僻寡合",其突然宣称"放荡",正暴露科举对士人性格的暂时性重塑。这种人格解缚现象,在白居易"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等诗句中皆有呼应,构成唐代科举文学的重要母题。

该诗的传播史亦值得玩味。南宋洪迈《容斋随笔》已注意到"走马看花"的典故转化,至明代成为固定成语。但需辨明:成语侧重旁观者的浮光掠影,原诗却强调主体的主动掌控。这种语义流变,恰印证了文学经典在传播中的创造性误解。今人诵读此诗,当置于唐代"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背景下,方能体会46岁及第的孟郊,为何能将片刻欢愉升华为永恒的生命诗章。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