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732|回覆: 0

[中醫理論] 要知道各種虛症進補不一樣!

[複製連結]
仰望岐黃 發表於 2018-6-25 14:3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陽虛體制

進補方略:多吃一些補陽的食物

進補方略:多吃一些補陽的食物

進補方略:多吃一些補陽的食物
症狀:陽虛的人形體白胖,平日精神不振,面色柔白,有畏冷,手足不溫,喜熱飲食,大便溏薄,小便清長等症狀。

食補:可選用羊肉、豬肚、雞肉、帶魚、狗肉、黃鱔、蝦、刀豆、核桃、栗子、韭菜和茴香等,如韭菜炒鮮蝦仁、胡桃仁粥。這些食物可補五臟,強壯體質。

藥補:可以選擇鹿茸、杜仲、菟絲子、肉桂、熟地、人參、黃芪、當歸等。

陰虛體制

進補方略:可選擇滋陰清熱,滋養肝腎的食物。

症狀:陰虛的人體形瘦長,面色潮紅、有烘熱感,手足心熱,眼睛乾澀,視物昏花,唇紅微干,易口噪咽干,喜冷飲,皮膚偏干,眩暈耳鳴,睡眠差,小便短澀,大便乾燥等症狀。

食補:食物可以選擇瘦豬肉、豬皮、鴨肉、海參、墨魚、甲魚、龜肉、海蜇、冬瓜、赤小豆、荸薺、芝麻、百合、柿子、雪梨、蘋果、蓮藕、牛奶、銀耳、黑木耳、燕窩、雞蛋、小麥等。

藥補:可以選擇燕窩、冬蟲夏草、女貞子、沙參、麥冬、玉竹、百合、石斛、龜板、鱉甲。

氣虛體制

進補方略:進補時可選擇補氣健脾類食物和補藥。

進補方略:進補時可選擇補氣健脾類食物和補藥。

進補方略:進補時可選擇補氣健脾類食物和補藥。
症狀:氣虛的人表平素氣短、懶言,容易疲乏,易出汗,容易感冒,有口淡,唇色少華,頭暈健忘等症狀。

食補:選擇糯米、花生、栗子、黃豆、白扁豆、蓮子、大棗、桂圓、蜂蜜、山藥、鰱魚、青魚、海參、鴿肉、鯽魚、泥鰍、鶴鶉、黃鰭、牛蛙、香菇等。

藥補:可以選擇人參、黨參、黃芪、白朮、山藥、黃精、紫河車等。

論補氣,人參稱第二,沒人敢做第一:

血虛體制

補血養血

補血養血

補血養血
症狀:血虛的人表現爲面色蒼白無華或萎黃、唇色淡白、頭暈眼花、心悸失眠、肌膚乾燥、肢端發麻等症狀。

食補:可以選擇黑木耳、菠菜、胡蘿蔔、豬肝、烏雞、甲魚、海參、牛筋、龍眼肉、芝麻等。

藥補:可以選擇桑堪、桂圓、何首烏、黃精、熟地、當歸、白芍、阿膠、枸杞等。

無論是陰虛、陽虛,還是氣虛、血虛,都可以通過食補調理。各種虛症在大家身上症狀明顯,吃對食物可以使很多症狀、問題有所改善。

廖目 發表於 2025-4-30 08:0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四虛證候之調攝要旨】
(按:本文依【黃帝內經】"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爲綱,參酌歷代醫家之說,析論補益之道)

夫虛證之治,當首辨陰陽氣血。昔張景岳【景岳全書】有云:"善補陽者,必於陰中求陽;善補陰者,必於陽中求陰。"今觀原帖所陳四虛補法,雖得其要,猶未盡善,試爲申論之。

一、陽虛之治
陽虛者,命門火衰也。【醫方集解】謂:"附子得生薑而熱,肉桂得沉香而溫。"原帖所列羊肉、鹿茸等物固佳,然須佐以引火歸元之法。如韭菜炒蝦仁,宜加生薑三片;胡桃粥當佐粳米健脾。至若肉桂之用,必配茯苓以化其燥,此孫思邈"剛劑佐柔"之遺意也。

二、陰虛之調
陰虛乃真水虧耗,朱丹溪主"陽常有餘,陰常不足"。原帖所薦銀耳、燕窩誠爲妙品,然須知【溫病條辨】"治上焦如羽"之誡。建議:
1. 鴨肉宜燉不宜烤,佐沙參玉竹
2. 梨汁當兌入鮮藕汁同服
3. 石斛需久煎出膏,效始著

三、氣虛之養
李東垣【脾胃論】云:"元氣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氣無所傷。"故補氣當重運化:
人參雖貴,須配陳皮行氣
黃芪炙用,當佐防風走表
山藥生者養陰,炒者健脾
另,鴿肉燉黃芪時,加陳皮一錢,可免滯氣之弊。

四、血虛之補
唐容川【血證論】有"補血不如補氣"之說。故:
1. 阿膠必用黃酒烊化
2. 當歸須分部位:歸身補血,歸尾活血
3. 豬肝宜配菠菜,然菠菜需先焯去草酸

結語
虛證調補,貴在"補而勿滯":
陽虛補火,勿忘佐陰
陰虛填精,必兼暢氣
氣虛培土,當佐醒脾
血虛養榮,須兼和絡

【醫學衷中參西錄】云:"用藥如用兵,配伍如布陣。"諸君但記:食療雖緩,勝在平和;藥補雖速,貴乎得宜。若虛實夾雜者,尤當諮詢明醫,不可執一而論也。

(全文共798字,依【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審其陰陽,以別柔剛"爲法度)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