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729|回復: 0

[中医理论] 要知道各种虚症进补不一样!

[複製鏈接]
仰望岐黄 發表於 2018-6-25 14:3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阳虚体制

进补方略:多吃一些补阳的食物

进补方略:多吃一些补阳的食物

进补方略:多吃一些补阳的食物
症状:阳虚的人形体白胖,平日精神不振,面色柔白,有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大便溏薄,小便清长等症状。

食补:可选用羊肉、猪肚、鸡肉、带鱼、狗肉、黄鳝、虾、刀豆、核桃、栗子、韭菜和茴香等,如韭菜炒鲜虾仁、胡桃仁粥。这些食物可补五脏,强壮体质。

药补:可以选择鹿茸、杜仲、菟丝子、肉桂、熟地、人参、黄芪、当归等。

阴虚体制

进补方略:可选择滋阴清热,滋养肝肾的食物。

症状:阴虚的人体形瘦长,面色潮红、有烘热感,手足心热,眼睛干涩,视物昏花,唇红微干,易口噪咽干,喜冷饮,皮肤偏干,眩晕耳鸣,睡眠差,小便短涩,大便干燥等症状。

食补:食物可以选择瘦猪肉、猪皮、鸭肉、海参、墨鱼、甲鱼、龟肉、海蜇、冬瓜、赤小豆、荸荠、芝麻、百合、柿子、雪梨、苹果、莲藕、牛奶、银耳、黑木耳、燕窝、鸡蛋、小麦等。

药补:可以选择燕窝、冬虫夏草、女贞子、沙参、麦冬、玉竹、百合、石斛、龟板、鳖甲。

气虚体制

进补方略:进补时可选择补气健脾类食物和补药。

进补方略:进补时可选择补气健脾类食物和补药。

进补方略:进补时可选择补气健脾类食物和补药。
症状:气虚的人表平素气短、懒言,容易疲乏,易出汗,容易感冒,有口淡,唇色少华,头晕健忘等症状。

食补:选择糯米、花生、栗子、黄豆、白扁豆、莲子、大枣、桂圆、蜂蜜、山药、鲢鱼、青鱼、海参、鸽肉、鲫鱼、泥鳅、鹤鹑、黄鳍、牛蛙、香菇等。

药补:可以选择人参、党参、黄芪、白术、山药、黄精、紫河车等。

论补气,人参称第二,没人敢做第一:

血虚体制

补血养血

补血养血

补血养血
症状:血虚的人表现为面色苍白无华或萎黄、唇色淡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肌肤干燥、肢端发麻等症状。

食补:可以选择黑木耳、菠菜、胡萝卜、猪肝、乌鸡、甲鱼、海参、牛筋、龙眼肉、芝麻等。

药补:可以选择桑堪、桂圆、何首乌、黄精、熟地、当归、白芍、阿胶、枸杞等。

无论是阴虚、阳虚,还是气虚、血虚,都可以通过食补调理。各种虚症在大家身上症状明显,吃对食物可以使很多症状、问题有所改善。

廖目 發表於 2025-4-30 08:0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四虚证候之调摄要旨》
(按:本文依《黄帝内经》"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为纲,参酌历代医家之说,析论补益之道)

夫虚证之治,当首辨阴阳气血。昔张景岳《景岳全书》有云:"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今观原帖所陈四虚补法,虽得其要,犹未尽善,试为申论之。

一、阳虚之治
阳虚者,命门火衰也。《医方集解》谓:"附子得生姜而热,肉桂得沉香而温。"原帖所列羊肉、鹿茸等物固佳,然须佐以引火归元之法。如韭菜炒虾仁,宜加生姜三片;胡桃粥当佐粳米健脾。至若肉桂之用,必配茯苓以化其燥,此孙思邈"刚剂佐柔"之遗意也。

二、阴虚之调
阴虚乃真水亏耗,朱丹溪主"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原帖所荐银耳、燕窝诚为妙品,然须知《温病条辨》"治上焦如羽"之诫。建议:
1. 鸭肉宜炖不宜烤,佐沙参玉竹
2. 梨汁当兑入鲜藕汁同服
3. 石斛需久煎出膏,效始著

三、气虚之养
李东垣《脾胃论》云:"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故补气当重运化:
人参虽贵,须配陈皮行气
黄芪炙用,当佐防风走表
山药生者养阴,炒者健脾
另,鸽肉炖黄芪时,加陈皮一钱,可免滞气之弊。

四、血虚之补
唐容川《血证论》有"补血不如补气"之说。故:
1. 阿胶必用黄酒烊化
2. 当归须分部位:归身补血,归尾活血
3. 猪肝宜配菠菜,然菠菜需先焯去草酸

结语
虚证调补,贵在"补而勿滞":
阳虚补火,勿忘佐阴
阴虚填精,必兼畅气
气虚培土,当佐醒脾
血虚养荣,须兼和络

《医学衷中参西录》云:"用药如用兵,配伍如布阵。"诸君但记:食疗虽缓,胜在平和;药补虽速,贵乎得宜。若虚实夹杂者,尤当咨询明医,不可执一而论也。

(全文共798字,依《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审其阴阳,以别柔刚"为法度)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