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958|回覆: 1

[文化資訊] 烏衣巷

[複製鏈接]
國學萌 發表於 2018-5-9 23:5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烏衣巷

烏衣巷位於夫子廟秦淮風光帶核心地帶。可以算得上是中國比較古老的古巷了,也是歷代名門喜歡居住的地方。

烏衣巷是晉代王謝兩家豪門大族的宅第,兩族子弟都喜歡穿烏衣以顯身份尊貴,因此得名。烏衣巷門庭若市。烏衣巷見證了王謝的藝術成就,與兩大家族的歷史,乃至整個中國文化的歷史緊密相連。

烏衣巷

烏衣巷

著名詩人還作一首名為烏衣巷的詩。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從詩句中可以體會出那種安靜和諧的氣氛,讓人很安心的感覺。走過烏衣巷會另有一番感覺。

如果把歷史回推一千七百年,來到了三國時期。那時南京還叫做建業。如果說越王勾踐築越城是為南京建城之始的。建業是沒有現在南京那麼大的。那時孫氏王朝的統治者還在傳說中的太初宮裡居住,那時的秦淮河要比今天的寬很多,碧波蕩漾。那個時候,人們還不知道他們的都城今後在歷史上會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六朝的金粉,秦淮的艷色還要等上幾百乃至上千年才會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中。那個時候,傳奇的夫子廟,明城牆還只是一片平地。

世事就是這麼奇妙,事情永遠不會按着人們的想法去發展,當時的人們怎麼會想到自己的王朝會凋落,到後面的高樓大廈,以前的驕傲變成今日的回憶。

楊懿軒 發表於 2025-4-6 23:12 | 顯示全部樓層
【烏衣巷考略:一條古巷的文化史脈】

烏衣巷作為南京秦淮河畔最具文化積澱的歷史街區,其價值遠非尋常巷陌可比。據【景定建康志】載,此巷得名確與東晉門閥制度相關,王導、謝安兩族子弟"冠蓋簪纓,常服烏衣",遂成巷名。這種以服飾顏色標識身份的現象,實為魏晉門第觀念的具象化呈現。

從建築史角度考察,烏衣巷的興衰恰是六朝都城規劃的活標本。孫吳建業時期,此處尚屬都城外圍;至東晉"王馬共天下"時,因王導"建康立宅,近秦淮而居"的選址策略,使烏衣巷成為政治核心圈的延伸。唐代許嵩【建康實錄】記載的"烏衣巷起自朱雀航,橫亙三里",可見其規模之盛。

劉禹錫【烏衣巷】詩的文學價值,在於其以"堂前燕"的意象完成時空摺疊。考【晉書】可知,王謝宅第確有"燕巢廳事"的記載,詩人將歷史現場與中唐現實並置,創造出"貴族空間平民化"的經典隱喻。這種藝術處理,實為唐人懷古詩"以微見著"手法的典範。

就城市考古而言,今日所見烏衣巷已非晉唐原貌。據南京博物院勘測數據,六朝時期秦淮河寬度達現今三倍,朱雀橋位置應在今文德橋西側。明代顧起元【客座贅語】所述"烏衣巷在武定橋東南",提示了河道變遷導致的區位演變。這種地理空間的動態變化,恰是南京"疊城"特徵的典型例證。

站在文化記憶的維度,烏衣巷已超越物理空間,成為士族文化的象徵符號。從【世說新語】記載的謝安"圍棋賭墅",到【顏氏家訓】提及的"王謝門風",這條古巷承載着中古精英文化的基因密碼。而今人在青石板路上感受到的"安靜和諧",實為歷史層累形成的文化氛圍的當代迴響。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