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419|回覆: 0

[中醫理論] 傷腎行爲排行榜

[複製連結]
仰望岐黃 發表於 2018-4-17 09:1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傷腎行爲排行榜

一年前,一則『小伙省藥費打遊戲,媽媽捐給他的腎又壞了』的新聞登上各大網站的頭條。嘆惋之餘,我們決定告訴你關於傷腎的事。

腎病被稱爲『沉默殺手』, 就算它受傷了,你可能也毫無感覺。你經常在新聞中看到,某人因食慾減退、貧血、或疲勞乏力去就醫,卻發現已經是尿毒症晚期!

除了他,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

實際上,我國每10人中即有1人患有腎臟疾病!據最新發表在國際頂尖醫學雜誌【柳葉刀】上的一項研究報導,我國成人慢性腎臟病患病率高達10.8%。也就是說,我們身邊每10個成人就有1人患不同程度的慢性腎臟病。

腎臟相當嬌嫩,極容易受傷,哪種行爲最傷腎?不妨看看傷腎行爲的排行榜吧,你在日常生活中一定也犯過!

傷腎行爲排行榜

傷腎行爲排行榜

九制黑芝麻填補腎精:

1

傷腎行爲排行榜

第1名:熬夜

沒錯,第一名就是熬夜!

除了大家熟知的傷肝,熬夜也會傷腎。日落而息日出而作是最好的起居方式,晚上睡眠最遲別晚於11點。

第2名:濫用藥物

有些藥物對腎損害是很嚴重的,比如止痛藥布洛芬等。有冠心病和腦血管病風險的人群,吃阿司匹林非常必要,但要注意用量,每天100毫克足夠,不要私自增加用量。需要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的人,要定期檢測尿常規、血肌酐。

第3名:不靠譜的偏方、保健品

在台灣,尤其是台南地區的慢性腎病發病率很高,可能和當地人愛吃偏方、保健藥有關。一些所謂『補充蛋白粉,提高抵抗力』的偽保健品很可能導致蛋白質攝入過多,給腎臟帶來負擔。

第4名:過度勞累

首先是體勞,強度較大的工作導致身體疲勞,從而引發腎虛症狀。其次是勞神,巨大的工作壓力和生活壓力導致精神無法放鬆,腦力勞動累,想得過多,也容易傷腎。

第5名:性生活過多

人說酒色傷身,常飲酒、過度性生活,都是腎的殺手。

第6名:劇烈運動

工作忙碌長期不運動,突然的劇烈運動可能會造成你的腎過度損傷,嚴重的會導致急性腎衰竭。

第7名:涮肉吃多了

冬天都喜歡吃火鍋,但涮肉吃多了也會傷腎。涮菜中如豆製品等常吃的食物是高嘌呤食物,而且涮肉的湯汁中嘌呤含量很高,再加上邊涮邊吃邊聊,很容易吃撐,這些都會造成脾胃負擔過重,也會加重腎臟負擔。

其實,平時吃得太咸、太甜、太油,蛋白質吃得太多也都會加重腎臟的負擔。

第8名:海鮮+啤酒

很多人喜歡就海鮮喝啤酒。海鮮產品是高蛋白食物,含有嘌呤和苷酸成分,和啤酒混合在一起,會產生過多的尿酸和尿素氮等代謝物,加重腎臟負擔,易導致高尿酸血症,甚至腎結石、尿毒症。

第9名:常喝濃茶

茶葉中含有咖啡因,少量可起到醒神作用,如果攝入過多會使血流加快、血壓升高。體內經常含有較高濃度的咖啡因,會對腎臟帶來巨大負擔。此外,茶葉中含有較多鞣酸,容易和與體內的鐵結合變成一種難溶性物質,可致腎結石。

第10名:心情煩躁

現代人的工作、生活壓力都很大,這種煩躁情緒也會傷精傷腎。

2

腎損傷的『求救信號』

腎病號稱沉默殺手,不過也並非沒有表現,但如果你出現這些非典型症狀,那或許是你的腎臟在求救了:

尿尿有泡沫。健康人每天排尿4~6次,尿量約1000毫升~2500毫升,如果尿量過多或過少,或者起夜次數過多,小便有泡沫,就應引起注意。

全身沒力氣。腎功能不好時,很多廢物難以從尿里排泄出去,會出現精神不振、疲勞、乏力等感覺。

出現水腫。慢性腎臟病的患者由於腎臟排泄功能下降,腎臟分泌的激素紊亂以及尿蛋白的流失,出現水鈉瀦留,造成眼瞼及雙下肢浮腫。

胃口不好、噁心嘔吐。慢性腎病患者會出現多種消化道症狀,尤其是出現胃腸道水腫後,常有不思飲食、腹脹等消化功能紊亂的症狀。腎功能衰竭時,血中尿素氮增高,在腸道中分解爲氨,刺激胃腸道黏膜,引起噁心嘔吐。

健康人每半年檢查尿常規就可及早發現是否有腎臟疾病如果有早期腎病,尿常規會有異常,此時再增加一點花費,查一查腎功能即可確診。

3

防腎虛養成三習慣

熬夜喝杯枸杞茶:熬夜時,桌旁可備上一杯枸杞茶(每天20克左右枸杞),不過由於它溫熱效果相當強,正在感冒發燒、身體有炎症、腹瀉的人最好別喝。

三穴按摩護腰部:氣海穴在肚臍下兩橫指,關元穴在肚臍下三橫指,每天用手掌順時按揉約三十次。腎俞穴在背後褲腰帶和腰椎交叉處上四橫指左右,每天用手掌拍打約一百次。

每天早晚搓腳心:用手按壓湧泉穴,使腳心發熱,建議早晚搓腳心1次,左右腳各按100次。

小滄 發表於 2025-7-13 19:0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腎氣虧耗之由與養正固本之道】

夫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乃先天之本,性命之根。今觀坊間所傳"傷腎行爲排行榜",雖言簡意賅,然未契中醫藏象精微。余不揣淺陋,試以【內經】爲綱,參合曆代醫家之說,析其機理而明養生之道。

一、熬夜耗精,伐腎之本
【素問】言:"陽氣者,煩勞則張。"子時一陽生,亥時三焦旺。今人亥時不臥,子時不息,陽不入陰,相火妄動。張景岳謂:"夜臥則血歸於肝,肝受血而能視。"今反其道,肝不藏血,母病及子,終致腎精暗耗。非惟現代醫學所謂"生物鐘紊亂",實乃動搖生命根基。

二、藥毒積害,戕伐天真
【本草綱目】早有"是藥三分毒"之誡。西藥如布洛芬輩,其性峻烈,直傷少陰。而偽劣保健品更如鴆毒,昔年孫思邈見"五石散"之禍,今觀蛋白粉泛濫,異曲同工。王肯堂【證治準繩】云:"腎無實證,不可妄攻。"今人反以濁毒填之,豈不謬哉?

三、勞倦內傷,形神俱弊
【靈樞】有"強力舉重則傷腎"之訓。今之白領,案牘勞形,思慮勞神,正如李東垣所言:"內傷脾胃,百病由生。"脾胃既傷,後天不養先天,腎氣自然虧虛。至若房勞過度,直如【褚氏遺書】所警:"交合之事,譬猶禦敵,豈可日日興師?"

四、飲食失節,濁毒內蘊
涮肉海鮮佐啤酒,此乃"濕濁困脾,濕熱下注"之局。朱丹溪謂:"濕熱相火,爲病甚多。"肥甘厚味釀生痰濕,酒性慓悍助火動血。觀【飲膳正要】所載,古人飲食講究"五穀爲養",今人反以膏粱厚味爲常,腎安得不傷?

養腎三要訣:
1. 法於陰陽:亥時(21-23點)入睡以養三焦,卯時(5-7點)晨起以應春生
2. 和於術數:導引吐納可習八段錦"兩手攀足固腎腰",太極拳"金雞獨立"以引氣歸元
3. 食飲有節:黑豆、核桃、山藥等色黑味甘之品,正合【千金要方】"腎色黑,宜食辛"之旨

昔年張仲景見建安疫病,嘆"舉世昏迷",今觀腎病高發,何嘗不是生活方式之病?【周易】云:"君子以慎言語,節飲食。"養腎之道,豈非修身之道乎?願世人知命者不立岩牆之下,明醫理者自能遠禍於未萌。
熊此方 發表於 2025-7-29 09:4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傷腎行爲之防治與腎精養護之道】

腎爲先天之本,藏精主水,司二便而化氣生髓。今觀坊間所傳"傷腎行爲排行榜",雖列數端常見弊習,然未及闡發中醫藏象精微,今試以【內經】爲綱,參合曆代醫家之論,詳析其理。

一、熬夜耗精,伐腎之本
【素問】言:"陽氣者,煩勞則張。"子時一陽生,亥時三焦經當令,此時不寐,則相火妄動,劫奪腎陰。明代張景岳【類經】特申"晝精夜瞑"之理,現代研究證實,持續熬夜者尿β2微球蛋白水平顯著升高,此乃腎小管早期損傷之徵。養護之道,當效法"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的起居規律,亥時(21-23點)安臥最爲緊要。

二、藥毒傷絡,暗損腎氣
【本草綱目】早有"諸藥毒發,熱悶煩渴"之誡。今人濫用止痛藥,恰如李東垣【脾胃論】所警"妄下則亡陰"。西藥如非甾體抗炎藥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致腎小球濾過率下降;而偽劣保健品多含馬兜鈴酸等腎毒性成分,此即【千金要方】"毒藥攻邪,五穀爲養"之反面。服藥當遵"衰其大半而止"的古訓,定期檢測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尤爲必要。

三、飲食失節,濁毒內蘊
朱丹溪【格致餘論】云:"醇酒厚味,釀成內熱。"涮肉海鮮配啤酒,實乃"濕濁下注"之局。現代醫學證實,高嘌呤飲食致血尿酸>420μmol/L時,尿酸結晶沉積腎間質,引發炎性反應。而【飲膳正要】主張"五穀爲養,五果爲助",今人當減少每日鹽攝入至5g以下,控制蛋白質在1g/kg體重爲宜。

四、勞倦內傷,形神俱耗
【諸病源候論】列"虛勞候"二十三種,其中"強力舉重,久坐濕地"最傷腎陽。劇烈運動時肌紅蛋白驟增,可堵塞腎小管,此即【靈樞】"因而強力,腎氣乃傷"之現實驗證。養生當法孫思邈"常欲小勞"之道,八段錦中"兩手攀足固腎腰"一式,實爲導引妙法。

五、房勞過度,真元暗泄
【褚氏遺書】明言:"精未通而御女,以通其精,則五體有不滿之處。"現代研究顯示,頻繁性活動致鋅元素大量流失,而鋅恰是腎精生化的重要介質。故【養生延命錄】主張"春三夏三秋一冬無"的節慾之道,非爲禁絕,貴在節度。

養護正法
1. 食養:黑芝麻當遵【本草備要】九蒸九曬之法,使粗纖維轉化爲易吸收的小分子
2. 導引:每日叩齒咽津三十六次,以應"金水相生"之理
3. 藥膳:山藥芡實粥取"甘淡實脾"之性,脾腎雙補
4. 情志:練習"六字訣"之"吹"字訣以疏泄腎濁

腎疾如淺灘行舟,初不覺其險,及至中流方知危殆。今列傷腎諸端,非爲駭人聽聞,實欲諸君知所避就。【周易】有云:"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誠哉斯言!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