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412|回復: 0

[中医理论] 伤肾行为排行榜

[複製鏈接]
仰望岐黄 發表於 2018-4-17 09:1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伤肾行为排行榜

一年前,一则『小伙省药费打游戏,妈妈捐给他的肾又坏了』的新闻登上各大网站的头条。叹惋之余,我们决定告诉你关于伤肾的事。

肾病被称为『沉默杀手』, 就算它受伤了,你可能也毫无感觉。你经常在新闻中看到,某人因食欲减退、贫血、或疲劳乏力去就医,却发现已经是尿毒症晚期!

除了他,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

实际上,我国每10人中即有1人患有肾脏疾病!据最新发表在国际顶尖医学杂志〖柳叶刀〗上的一项研究报道,我国成人慢性肾脏病患病率高达10.8%。也就是说,我们身边每10个成人就有1人患不同程度的慢性肾脏病。

肾脏相当娇嫩,极容易受伤,哪种行为最伤肾?不妨看看伤肾行为的排行榜吧,你在日常生活中一定也犯过!

伤肾行为排行榜

伤肾行为排行榜

九制黑芝麻填补肾精:

1

伤肾行为排行榜

第1名:熬夜

没错,第一名就是熬夜!

除了大家熟知的伤肝,熬夜也会伤肾。日落而息日出而作是最好的起居方式,晚上睡眠最迟别晚于11点。

第2名:滥用药物

有些药物对肾损害是很严重的,比如止痛药布洛芬等。有冠心病和脑血管病风险的人群,吃阿司匹林非常必要,但要注意用量,每天100毫克足够,不要私自增加用量。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人,要定期检测尿常规、血肌酐。

第3名:不靠谱的偏方、保健品

在台湾,尤其是台南地区的慢性肾病发病率很高,可能和当地人爱吃偏方、保健药有关。一些所谓『补充蛋白粉,提高抵抗力』的伪保健品很可能导致蛋白质摄入过多,给肾脏带来负担。

第4名:过度劳累

首先是体劳,强度较大的工作导致身体疲劳,从而引发肾虚症状。其次是劳神,巨大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导致精神无法放松,脑力劳动累,想得过多,也容易伤肾。

第5名:性生活过多

人说酒色伤身,常饮酒、过度性生活,都是肾的杀手。

第6名:剧烈运动

工作忙碌长期不运动,突然的剧烈运动可能会造成你的肾过度损伤,严重的会导致急性肾衰竭。

第7名:涮肉吃多了

冬天都喜欢吃火锅,但涮肉吃多了也会伤肾。涮菜中如豆制品等常吃的食物是高嘌呤食物,而且涮肉的汤汁中嘌呤含量很高,再加上边涮边吃边聊,很容易吃撑,这些都会造成脾胃负担过重,也会加重肾脏负担。

其实,平时吃得太咸、太甜、太油,蛋白质吃得太多也都会加重肾脏的负担。

第8名:海鲜+啤酒

很多人喜欢就海鲜喝啤酒。海鲜产品是高蛋白食物,含有嘌呤和苷酸成分,和啤酒混合在一起,会产生过多的尿酸和尿素氮等代谢物,加重肾脏负担,易导致高尿酸血症,甚至肾结石、尿毒症。

第9名:常喝浓茶

茶叶中含有咖啡因,少量可起到醒神作用,如果摄入过多会使血流加快、血压升高。体内经常含有较高浓度的咖啡因,会对肾脏带来巨大负担。此外,茶叶中含有较多鞣酸,容易和与体内的铁结合变成一种难溶性物质,可致肾结石。

第10名:心情烦躁

现代人的工作、生活压力都很大,这种烦躁情绪也会伤精伤肾。

2

肾损伤的『求救信号』

肾病号称沉默杀手,不过也并非没有表现,但如果你出现这些非典型症状,那或许是你的肾脏在求救了:

尿尿有泡沫。健康人每天排尿4~6次,尿量约1000毫升~2500毫升,如果尿量过多或过少,或者起夜次数过多,小便有泡沫,就应引起注意。

全身没力气。肾功能不好时,很多废物难以从尿里排泄出去,会出现精神不振、疲劳、乏力等感觉。

出现水肿。慢性肾脏病的患者由于肾脏排泄功能下降,肾脏分泌的激素紊乱以及尿蛋白的流失,出现水钠潴留,造成眼睑及双下肢浮肿。

胃口不好、恶心呕吐。慢性肾病患者会出现多种消化道症状,尤其是出现胃肠道水肿后,常有不思饮食、腹胀等消化功能紊乱的症状。肾功能衰竭时,血中尿素氮增高,在肠道中分解为氨,刺激胃肠道黏膜,引起恶心呕吐。

健康人每半年检查尿常规就可及早发现是否有肾脏疾病如果有早期肾病,尿常规会有异常,此时再增加一点花费,查一查肾功能即可确诊。

3

防肾虚养成三习惯

熬夜喝杯枸杞茶:熬夜时,桌旁可备上一杯枸杞茶(每天20克左右枸杞),不过由于它温热效果相当强,正在感冒发烧、身体有炎症、腹泻的人最好别喝。

三穴按摩护腰部:气海穴在肚脐下两横指,关元穴在肚脐下三横指,每天用手掌顺时按揉约三十次。肾俞穴在背后裤腰带和腰椎交叉处上四横指左右,每天用手掌拍打约一百次。

每天早晚搓脚心:用手按压涌泉穴,使脚心发热,建议早晚搓脚心1次,左右脚各按100次。

小沧 發表於 2025-7-13 19:0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肾气亏耗之由与养正固本之道》

夫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乃先天之本,性命之根。今观坊间所传"伤肾行为排行榜",虽言简意赅,然未契中医藏象精微。余不揣浅陋,试以《内经》为纲,参合历代医家之说,析其机理而明养生之道。

一、熬夜耗精,伐肾之本
《素问》言:"阳气者,烦劳则张。"子时一阳生,亥时三焦旺。今人亥时不卧,子时不息,阳不入阴,相火妄动。张景岳谓:"夜卧则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今反其道,肝不藏血,母病及子,终致肾精暗耗。非惟现代医学所谓"生物钟紊乱",实乃动摇生命根基。

二、药毒积害,戕伐天真
《本草纲目》早有"是药三分毒"之诫。西药如布洛芬辈,其性峻烈,直伤少阴。而伪劣保健品更如鸩毒,昔年孙思邈见"五石散"之祸,今观蛋白粉泛滥,异曲同工。王肯堂《证治准绳》云:"肾无实证,不可妄攻。"今人反以浊毒填之,岂不谬哉?

三、劳倦内伤,形神俱弊
《灵枢》有"强力举重则伤肾"之训。今之白领,案牍劳形,思虑劳神,正如李东垣所言:"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脾胃既伤,后天不养先天,肾气自然亏虚。至若房劳过度,直如《褚氏遗书》所警:"交合之事,譬犹御敌,岂可日日兴师?"

四、饮食失节,浊毒内蕴
涮肉海鲜佐啤酒,此乃"湿浊困脾,湿热下注"之局。朱丹溪谓:"湿热相火,为病甚多。"肥甘厚味酿生痰湿,酒性慓悍助火动血。观《饮膳正要》所载,古人饮食讲究"五谷为养",今人反以膏粱厚味为常,肾安得不伤?

养肾三要诀:
1. 法于阴阳:亥时(21-23点)入睡以养三焦,卯时(5-7点)晨起以应春生
2. 和于术数:导引吐纳可习八段锦"两手攀足固肾腰",太极拳"金鸡独立"以引气归元
3. 食饮有节:黑豆、核桃、山药等色黑味甘之品,正合《千金要方》"肾色黑,宜食辛"之旨

昔年张仲景见建安疫病,叹"举世昏迷",今观肾病高发,何尝不是生活方式之病?《周易》云:"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养肾之道,岂非修身之道乎?愿世人知命者不立岩墙之下,明医理者自能远祸于未萌。
熊此方 發表於 2025-7-29 09:4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伤肾行为之防治与肾精养护之道》

肾为先天之本,藏精主水,司二便而化气生髓。今观坊间所传"伤肾行为排行榜",虽列数端常见弊习,然未及阐发中医藏象精微,今试以《内经》为纲,参合历代医家之论,详析其理。

一、熬夜耗精,伐肾之本
《素问》言:"阳气者,烦劳则张。"子时一阳生,亥时三焦经当令,此时不寐,则相火妄动,劫夺肾阴。明代张景岳《类经》特申"昼精夜瞑"之理,现代研究证实,持续熬夜者尿β2微球蛋白水平显著升高,此乃肾小管早期损伤之征。养护之道,当效法"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的起居规律,亥时(21-23点)安卧最为紧要。

二、药毒伤络,暗损肾气
《本草纲目》早有"诸药毒发,热闷烦渴"之诫。今人滥用止痛药,恰如李东垣《脾胃论》所警"妄下则亡阴"。西药如非甾体抗炎药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而伪劣保健品多含马兜铃酸等肾毒性成分,此即《千金要方》"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之反面。服药当遵"衰其大半而止"的古训,定期检测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尤为必要。

三、饮食失节,浊毒内蕴
朱丹溪《格致余论》云:"醇酒厚味,酿成内热。"涮肉海鲜配啤酒,实乃"湿浊下注"之局。现代医学证实,高嘌呤饮食致血尿酸>420μmol/L时,尿酸结晶沉积肾间质,引发炎性反应。而《饮膳正要》主张"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今人当减少每日盐摄入至5g以下,控制蛋白质在1g/kg体重为宜。

四、劳倦内伤,形神俱耗
《诸病源候论》列"虚劳候"二十三种,其中"强力举重,久坐湿地"最伤肾阳。剧烈运动时肌红蛋白骤增,可堵塞肾小管,此即《灵枢》"因而强力,肾气乃伤"之现实验证。养生当法孙思邈"常欲小劳"之道,八段锦中"两手攀足固肾腰"一式,实为导引妙法。

五、房劳过度,真元暗泄
《褚氏遗书》明言:"精未通而御女,以通其精,则五体有不满之处。"现代研究显示,频繁性活动致锌元素大量流失,而锌恰是肾精生化的重要介质。故《养生延命录》主张"春三夏三秋一冬无"的节欲之道,非为禁绝,贵在节度。

养护正法
1. 食养:黑芝麻当遵《本草备要》九蒸九晒之法,使粗纤维转化为易吸收的小分子
2. 导引:每日叩齿咽津三十六次,以应"金水相生"之理
3. 药膳:山药芡实粥取"甘淡实脾"之性,脾肾双补
4. 情志:练习"六字诀"之"吹"字诀以疏泄肾浊

肾疾如浅滩行舟,初不觉其险,及至中流方知危殆。今列伤肾诸端,非为骇人听闻,实欲诸君知所避就。《周易》有云:"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诚哉斯言!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