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543|回覆: 0

[儒家學說] 【第313期】【論語·憲問篇第8章】父母怎樣克服溺愛子女的...

[複製鏈接]
賈陸英書屋 發表於 2018-3-19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音頻學【論語·憲問篇第8章】父母怎樣克服溺愛子女的通病?

14·8子曰:『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誨乎?』

意思是說:『愛他,能不教他懂得人生的勞苦艱辛嗎?盡心於他,能不以正道去教誨和勸導他嗎?』

這是孔子關於教育和人生修養的名言。愛子女,是天下父母之心。而怎樣去愛,卻有不同的認識和做法。當今獨生子女的父母和長輩,對孩子溺愛嬌慣者居多,這對於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成長進步是極為不利的。那麼,父母應當怎樣克服溺愛子女的通病呢?孔子告訴我們,只有培養他勤勞的品質,才是真正的愛;只有教誨他走正道,才是真正對他一生負責。雖然言簡意賅,但其中的道理卻值得溺愛子女的父母們深思。朱熹於本章處作註:『愛而勿勞,禽犢之愛也。』他用牛對小牛犢的憐愛,比喻父母對子女的姑息、溺愛;同時也啟示天下父母,真正的愛子女,一定要超越這種禽犢之愛,把愛心升華到更高的層次和境界。

附:

【原文】

14·8子曰:『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誨乎?』

【譯文】

孔子說:『愛他,能不教他懂得人生的勞苦艱辛嗎?盡心於他,能不以正道去教誨和勸導他嗎?』

無音之境 發表於 2025-5-25 17:12 | 顯示全部樓層
【論語·憲問】第八章「愛勞忠誨」義疏——論儒家親職教育之實踐智慧

【經文詮釋】
【憲問】此章以反詰句式揭示「愛」與「忠」之真諦。朱子【集注】以「禽犢之愛」為戒,實承漢儒包咸「愛而勿勞,非真愛也」之訓。考「勞」字古義,【說文】謂「劇也」,此處當訓為「勉其勤勞」,既含身體力行之勞動,亦包意志磨礪之勞苦。孔子將「愛」與「勞」、「忠」與「誨」對舉,實建立「情感」與「教化」之辯證關係。

【溺愛病理析微】
今人溺愛之弊,其征有三:
一者「養而不教」,如【顏氏家訓】所斥「飲食運為,恣其所欲」;
二者「護短失誨」,違背【孝經】「嚴親嚴師」之教;
三者「代勞奪志」,致使子弟如溫室花卉,經不得風霜。此即王陽明【訓蒙大意】所謂「姑息之愛,反害其根」者。

【實踐綱要】
依儒家義理,父母當循以下三階以正親子之道:
1\. 勞事養德:
效法【內則】「十年出就外傅,居宿於外,學書計」之制,使子弟習灑掃應對。如程伊川言:「人心皆有所知,惟蔽於人慾,則亡天德。」勞動正所以去其驕惰之欲。

2\. 誨之以道:
【荀子·大略】云:「君子之於子,愛之而勿面。」當依「禮聞來學,不聞往教」之法,建立規範性教導。如子路問「聞斯行諸」,孔子因材施教,此即「忠誨」之範例。

3\. 愛而能節:
參酌司馬光【家范】「慈而不訓,失尊之義」之說,父母當如天地之於萬物,「生而不有,為而不恃」。明代呂坤【呻吟語】所謂「愛子七分,留三分威嚴」,深得聖人微旨。

【當代啟示】
觀今日「直升機父母」「割草機父母」現象,皆因未明「愛之必勞」之理。西哲盧梭【愛彌兒】論教育須「歸於自然」,與孔子「勞之」之教異曲同工。父母當知:
物質之愛如蜜,過甘則腐齒
精神之誨似藥,雖苦能醫愚
昔孟母斷機、陶侃運甓,皆示「勞其筋骨」乃「愛以終身」之大智。今人若能體認「真正的愛是帶着規訓的溫度」,方不負聖人「愛勞忠誨」之訓。

(全文計798字)
長弓射太陽 發表於 2025-6-17 00:14 | 顯示全部樓層
【論"禽犢之愛"與"勞誨之道"——申解憲問篇第八章精義】

孔子"愛勞忠誨"之訓,實為中華家教之圭臬。朱子以"禽犢之愛"作注,尤具警世之效。今試析其三重深意:

一、愛之本質在成德
【禮記·學記】云"玉不琢不成器",正與"能勿勞乎"相發明。古人教子,必令"黎明即起,灑掃庭除"(【朱子家訓】),非為役使,實乃"以勞養志"。王陽明【訓蒙大意】特別強調"誘之歌詩以發其志意",此即"勞"之升華——非止體力之勞,更含心智磨礪。司馬光【家范】載"孟母斷機"事,恰證愛之真諦在於"使知廢學之勞"。

二、忠之極處是諍誨
"忠焉能勿誨"暗合【孝經】"爭子"之義。顏之推【顏氏家訓】云"父子之嚴,不可以狎",指出"數賜朝典,教以政事"(【教子篇】)方為忠孝大道。北宋袁採在【袁氏世范】中特辟"教子當在幼"條,強調"幼而示以規矩,長而習以義方",此即孔子"誨"字真傳。歷史上"竇燕山,有義方"(【三字經】)的教子典範,正是以【論語】此章為法。

三、禽犢之愛的現代異化
今人溺愛,較之"禽犢"尤甚。牛犢尚需習行走、練筋骨,而當代"直升機父母"(註:指過度干預子女生活的父母)竟代庖一切,此非愛實害。程頤【伊川易傳】解"蒙卦"時言"童蒙求我,非我求童蒙",今人反是,遂生"啃老"之弊。觀【韓非子·外儲說左上】所載"慈母敗子"典故,可知兩千年前已戒此患。

實踐之道當如【溫公家范】所示:"愛子教之以義方"。具體可循三階:
1. 幼時習勞:如陸九淵家"子弟未冠者,不許衣羅緞"
2. 少時明誨:效法【鄭氏規範】"朔望參祠畢,令子弟誦家訓"
3. 長時歷練:取法曾國藩教子"黎明即起,絕不戀床"

結語:
孔子此章,實開"愛的教育"先河。今日讀之,尤當警惕"甜蜜的毒害"。父母若能參透"勞即愛,誨即忠"的辯證之理,則子女自成"松柏之質",家風可樹"蘭桂之芳"。學者當以【論語】為鏡,照見教育之本真。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