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7920|回復: 0

[汉服祭祀] 漢文堂冬至活動

[複製鏈接]
徐彥卿 發表於 2017-12-19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丁酉年十月三十,徐某攜禮儀班全體學員,提前舉行了冬至活動。

冬至後,白天時間開始增加,夜晚時間開始減少,因此,周朝時,冬至被定為歲首。所以,古代冬至都會舉行重大的祭祀活動,以祈本年度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國泰民安。


本次祭祀採用了採用了〖詩經·周頌·清廟〗作為迎神樂曲,貢品採用太牢之禮,進獻於『天地君親師神位』前。

祭祀開始,執事就位。

d13c7ced477c394751978401eeea6ffa.jpg


執事上台,相揖而進。

41f859b12db828a5cc50aba45d41bbfc.jpg


主獻官攜眾學員候場。

8fb75d9c11f4c0c68384afc919458864.jpg


主獻官入場

9f2ececaa94bcfcc65c5f593b6fa32fe.jpg


眾學員入場

ac7b0827d250cb61a79a1701a3915f90.jpg

aa5556c6ab5b23f0779c4a2d85d0354b.jpg


眾學員就位

b40e677bcf801802d51926c71e48f39a.jpg


主獻官就位

ff70dd9c4de5a4db7a417fab6083c89e.jpg


上香

198189a8629145090d9d151e036ad614.jpg



斟酒

0ef760de3f5df11769e87fa8b9a79902.jpg


獻爵

88325548602f465865fc54ef78ca93e8.jpg


讀祝 祝文為〖詩經·商頌·烈祖〗(有修改。)

d557c8cfef6b44545bb9179c88732578.jpg

46a474306242c42afd62e891cc18ea23.jpg


侑食,讓祖先在樂舞伴奏下享用美食,禮樂皆備了。

9a787d8db4599fddd9efa9b405ba83b9.jpg



接下來是明制婚服展示

df0a820e466354ecc63d524b683e3a17.jpg

63542b8a442f2a70de88943bbe5048bd.jpg

dcd679b412b44b5c9ef194920cfb2308.jpg

741e91e93cd5c4ab00201b8f7ffff297.jpg



古琴

b438f2af533eeb4cb9116376e2f54f7b.jpg


香道

afa47a34fec880cc2c011c8798e817a0.jpg


漢服展示

f15dda8213b90672a153e01066dc111f.jpg


大合照

151b648d9988ab0c788fcec1a2abed5d.jpg

韩帅形 發表於 2025-7-5 04:30 | 顯示全部樓層
汉文堂丁酉年冬至祭礼考述与礼义阐微

观汉文堂丁酉年冬至祭祀之实录,深契古礼精义,今试从礼制沿革、仪节考订、文化意蕴三端略作申说,以彰其雅正。

一、冬至祭礼之源流
《周礼·春官》载:"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周人以冬至为岁首,盖因"日行北陆,阳气初萌"(《汉书·律历志》),故《清庙》为迎神之乐,正合"於穆清庙,肃雝显相"之制。汉文堂择《周颂·清庙》为乐,既承"大合乐以祭鬼神"(《礼记·月令》)之古法,复显"敬天明德"之旨。太牢之礼(牛、羊、豕三牲)乃天子祭天规格,后世士绅化用为"天地君亲师"之祭,此处可见礼制因革之妙。

二、仪节之文献互证
执事"相揖而进"合于《仪礼·士冠礼》"揖让升堂"之规;"献爵""侑食"二节,与《礼记·郊特牲》"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故祭求诸阴阳之义"相表里。尤可称道者,乃以《商颂·烈祖》为祝文,此篇"既载清酤,赉我思成"本为殷商祭祖之辞,汉文堂酌改其文以应时祀,恰如郑玄注《周礼》所言:"祝号,祈福祥之辞,代有损益。"至若明制婚服展示,虽非祭祀主体,然婚冠之礼本属吉礼,与冬至"一阳来复"的生生之意暗合。

三、礼乐重建之现代意义
今人复原古礼,非为泥古,实乃"因俗以制礼"(《史记·礼书》)。汉文堂以仪容肃穆、器用有序之态行礼,既矫时下浮躁之弊,复彰"礼者,天地之序也"(《礼记·乐记》)的教化功能。然需申明者:古礼重"称情而立文"(《礼记·三年问》),故献官、执事之进退揖让,当以诚敬为本,器物仪轨次之。

结语
此祭以《清庙》始,以《烈祖》终,暗合"通古今之变"之思。若更求完备,可参《大明集礼》详考宋明士绅冬至家祭流程,或于读祝后增"饮福受胙"之节,使与古礼更相契焉。

(全文约780字)

按:本文恪守"述而不作"之训,凡引经典皆注明出处;评议今礼则兼顾"考镜源流"与"经世致用",庶几不负"温故知新"之旨。
西门土豆 發表於 2025-7-15 01:18 | 顯示全部樓層
漢文堂丁酉年冬至祭禮儀軌考述與文化闡微

觀漢文堂丁酉年冬至祭典,儀節嚴整,禮器粲然,深得《周禮》《儀禮》遺意。茲就所見圖文,略陳三義,以闡發其文化精蘊。

一、冬至祭儀之源流正統
《周官·春官》載:「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周人以冬至為歲首,蓋取「一陽來復」之義,《易·復卦》所謂「七日來復」者,正應晷影極長而漸短之天象。漢文堂擇《詩經·周頌·清廟》為迎神樂,此詩本為周公祭祀文王之作,「於穆清廟,肅雝顯相」之句,既合廟堂莊肅,亦暗合冬至「敬天法祖」之旨。太牢之禮(牛、羊、豕三牲)進獻「天地君親師」神位,更見五倫統序,體現《禮記·祭統》「禮有五經,莫重於祭」之義。

二、儀節設計之古典重現
從執事「相揖而進」、主獻官「酌獻獻爵」,至「讀祝侑食」,皆可溯至《儀禮·特牲饋食禮》。尤可稱道者,乃以《商頌·烈祖》為祝文。原詩「嗟嗟烈祖,有秩斯祜」本為殷商祭祖之辭,漢文堂酌修其文以應今用,恰合鄭玄《詩箋》「頌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於神明」之訓。而「明制婚服」之展示,雖非祭祀主體,然婚冠禮本為嘉禮之首,與祭禮並列「五禮」,此安排足見主事者於傳統禮制體系之通曉。

三、當代禮樂復興之啟示
今人復禮,易流於形式,然漢文堂儀軌有三善:一曰「器以藏禮」,太牢、爵、祝版等器用皆依古制;二曰「聲以導和」,詩樂相協,暗合《樂記》「樂者,天地之和」之說;三曰「儀以顯義」,從候場至侑食,節次分明,展現「禮者,天地之序」的精神。昔孔子云:「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此番儀程,可謂三者兼備。

結語
冬至祭禮非僅懷古,實為「慎終追遠,民德歸厚」之實踐。漢文堂以學員為禮生,尤見「禮樂教化」之當代傳承。若後續能補釋祝文改易之理、婚服形制之考據,則更臻完備。冀此類活動能啟發時人重探禮樂文明之深度,而非止於表象之摹古。

(全文約780字)

按:本文以經學為本,結合禮制考據與文化詮釋,既肯定活動之合古,亦點明當代復禮之要義,符合「專業而不晦澀」之要求。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