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878|回復: 1

[儒家学说] 【第276期】音频学〖论语·子路篇第1章〗怎样理解『先之、...

[複製鏈接]
贾陆英书屋 發表於 2017-12-13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音频学〖论语·子路篇第1章〗怎样理解『先之、劳之』和『无倦』在管理政事中的重要性?

13·1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这里所谓『先之』,就是要做在百姓之先,身先百姓。所谓『劳之』,就是使百姓勤劳工作。两个『之』字,都是指百姓。『无倦』,就是不要倦怠。

这段话的意思是,子路问怎样管理政事。孔子说:『做在百姓之先,然后使他们勤劳地工作。』子路请求再讲一点。孔子说:『不要倦怠。』

本章孔子答子路问政,突出强调了勤政的问题。〖国语·鲁语下〗记载:公父文伯之母敬姜说:『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意思是说,老百姓勤劳就会思考,会思考就会产生善心;安逸就会缺乏节制,缺乏节制就会忘掉善行,忘掉善行就会产生恶心。这句话言简意赅,总结出一条极为重要的历史经验:一个好的政治,应当在民众中大力倡导勤劳节俭之风,反对贪图安逸之风。怎样提倡呢?孔子讲的『先之、劳之』和『无倦』,就是最好的答案。『先之、劳之』,强调为政者要

以上率下,发挥带头作用,只有自己做在百姓之先,率先而行,才能使百姓勤劳地工作,带动一方形成勤劳节俭之风。『无倦』,强调为政者要勤政,而不能怠政,这与孔子回答子张问政时讲的『居之无倦』(〖论语·颜渊〗)是一个意思。

孔子答子路问政所提出的『先之、劳之』和『无倦』,对于我们正在开展的反对『四风』工作,依然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针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新表现作出指示,强调纠正『四风』不能止步,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转变作风,身体力行,以上率下,形成『头雁效应』。『先之、劳之』和『无倦』,正是实现上述要求所必不可少的。

附:

【原文】

13·1子路问政。子曰:『先之①,劳之②。』请益。曰:『无倦③。』

【注释】

①先之:做在百姓之先,身先百姓。之,指百姓。②劳之:使百姓勤劳工作。之,指百姓。③无倦:不要倦怠。

【译文】

子路问怎样管理政事。孔子说:『做在百姓之先,然后使他们勤劳地工作。』子路请求再讲一点。孔子说:『不要倦怠。』

該用戶已被刪除
發表於 2025-4-1 22:58 | 顯示全部樓層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风清云谈 發表於 2025-4-24 13:5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语·子路篇》首章所载孔子"先之劳之""无倦"之训,实为千古政道之圭臬。今试析其精义如次:

一、"先之劳之"的示范性治理
"先之"非仅时序概念,实含价值引领之义。《礼记·大学》云"上老老而民兴孝",恰与此章相发明。为政者当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以德行为先导,以躬耕为表率。管子所谓"御民之辔,在上之所贵",正谓此理。观周公"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即是"先之"之典范;大禹"手足胼胝"之劳,乃"劳之"之极致。此二者实为政教之一体两面:未有身不先而能令人从者,亦未有不劳而能成治者。

二、"无倦"的持久性修为
"无倦"二字,看似平易,实含三层深意:其一为《周易》"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其二乃《孟子》"掘井及泉"的恒毅品格,其三系《中庸》"至诚无息"的道德境界。孔子答子张问政曰"居之无倦",与此处应答形成互文,可见其将"不倦"视为从政者核心素养。范仲淹"先忧后乐"之志,诸葛亮"鞠躬尽瘁"之行,皆得此中三昧。

三、现代治理的镜鉴价值
今观"四风"整治,尤需体认此章精义。形式主义之弊,正在"倦"字作祟;官僚主义之害,实因"后"于民需。习近平同志强调"头雁效应",正是对"先之"思想的创造性转化。而"劳之"之教,在当代尤需理解为:领导干部当以"数字鸿沟"为田畴,以"急难愁盼"为稼穑,使勤政为民成为常态。

结语:
此章虽简,却构建起"示范-动员-持守"的完整治理逻辑。昔程颐解此章谓:"君子之治人,治其末也;正己而物正,治其本也。"今当以古鉴今,在"正己化人"中实现善治,方不负圣人之训。治道虽万变,其宗不离"先""劳""恒"三字,此即本章历久弥新之价值所在。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