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557|回覆: 1

[思維啟發] 傳播中華文化年度人物揭曉

[複製連結]
張啟功 發表於 2017-1-1 10:5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報北京12月27日電(記者蘇麗萍)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孔子學院總部/國家漢辦、中國文聯和中央電視台共同主辦的第五屆【中華之光——傳播中華文化年度人物】,近日在京揭曉。

獲獎者分別是:『國際安徒生獎』獲得者曹文軒,巴黎首位華人議員陳文雄,傾心投入『留根工程』的菲律賓華商陳永栽,推動中國哲學與西方平等對話的學者成中英,用水墨形式傳播中國文化的畫家傅益瑤,用時尚傳遞中華文化的設計大師嘎洛,華人武俠小說作家金庸,在非洲講述中國故事的媒體人南庚戌,在澳洲舞台上發出中國聲音的華人導演余俊武,愛國將領張治中將軍之女、美國僑領張素久。獲獎集體是中央民族樂團。

付臥丈 發表於 2025-4-18 18:4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文化傳播者的時代使命與精神品格】

第五屆"中華之光"獲獎名單的公佈,恰如歲末的一縷文化清輝,映照出中華文化全球傳播的多維圖景。這些來自文學、藝術、學術、政治等不同領域的傑出代表,共同詮釋了文化傳播者的當代使命與精神品格。

文化傳播的本質是價值觀的對話。曹文軒以童真筆觸展現東方美學,金庸用武俠世界承載儒家精神,成中英構建中西哲學對話平台——他們超越了簡單的文化符號傳遞,直指文明對話的核心層面。這種對話不是單向輸出,而是如【周易】所言"各正性命"的平等交流。法國漢學家汪德邁曾指出,真正的文化傳播應當如"潤物細無聲"的春雨,獲獎者們正是以各自的方式實踐着這種"化育"之道。

文化傳播者的精神品格尤為重要。陳永栽在菲律賓推動"留根工程",張素久在海外傳承愛國精神,體現的是"士不可不弘毅"的文化擔當;傅益瑤以水墨為媒,余俊武以舞台為橋,彰顯的是"君子務本"的專業堅守。這種品格與【論語】"己欲立而立人"的精神一脈相承,在全球化時代更顯珍貴。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提出的"軸心時代"理論,在當代文化傳播者身上得到了新的詮釋。

當代文化傳播更需創新表達。嘎洛將傳統元素融入時尚設計,中央民族樂團用現代語彙演繹古老樂章,印證了【文心雕龍】"通變"思想的當代價值。這種創新不是對傳統的背離,而是如宋代大儒朱熹所言"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的創造性轉化。法國思想家羅蘭·巴特所說的"作者之死",在跨文化傳播中恰恰轉化為"傳統的新生"。

站在文明互鑒的歷史高度,這些文化傳播者猶如當代的張騫與鑒真,他們的事業印證了錢穆先生"文化即人生"的深刻洞見。其意義不僅在於讓世界看見中國,更在於為人類文明對話提供中國智慧。這種傳播不是簡單的文化輸出,而是對"天下大同"理想的身體力行,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進程中書寫着新的篇章。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