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203|回復: 0

[儒家代表人物] 孔子圣诞复原倡议书

[複製鏈接]
余觉中 發表於 2022-10-1 23:4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在2021先师孔子诞辰临近之际,谨此呼吁文化界、学术界同仁,充分重视和恢复以确切史料记载的孔子诞辰日纪念先哲,更好地传播与弘扬中华文化。

『诞辰』是人生的起点。如果一位前人的诞辰日可以视为一个民族精神与文化的重要原点,那么,他一定是一位民族先哲。

古人云:『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先师孔子的诞辰值得中华儿女乃至全世界热爱和平与和谐文化的人士来铭记。就像佛陀、耶稣、苏格拉底等东西方文化巨人一样,先哲们的诞辰给人类带来了温暖与智慧之光。

然而,历史的迷雾却遮掩了中华文明之光的原点。由于历法与史料记载等问题,让热爱传统文化的人们看不清先师的生平与足迹,甚至也忽视了儒家经典的厚重与真实性。当文化界、教育界为何时纪念万世师表,如何确定教师节而困扰时,民族文化的自知自信着实难以挺立。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天文历法信息完全可以回溯三千年日历天象,古老的史册再次吸引了学界同仁敏锐的目光。当我们放下现代人的傲慢,静下心来分析史料的年代先后与记述真伪,先师诞辰更加清晰地呈现在【春秋】经传之中。那是鲁襄公二十一年,己酉岁,癸酉月,庚子日。夏历八月二十一。与之相应的是儒略历前552年10月9日。

东西几大圣人的生日,有早期史料明确记载的唯有孔子,但千百年来,诸圣之中生日一直不能确定的也唯有孔子。对于有着悠久博大之文化体系的国度,连至圣先师的诞辰都不能够确定,无疑是一种缺憾。在中华文明方兴未艾的今天,如能尽快确定下来,并形成文化共识,共同纪念,当是中国文化史上一桩标志性的大事。对于将来文化全球化,中华文明的全面传扬,其意义之大自不待言。

先师诞辰纷争出现自晋代,延续至今,只要我们依据最早的史料,即【春秋】经传的记载,恢复汉儒最初所采用的日期,以最权威的经典与历史为依据,完全可以消除不必要的分歧。最有说服力的考证当为刘咸炘先生写于1922年的【孔子生年月日决辨】,可以说从根本上推翻了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孔广牧的【史记】说,重新确立了【春秋谷梁传】记载的确当性。学界早已力主复原鲁襄公二十一年十月庚子,即西元前552年,夏历八月廿一日。天文学家江晓原先生发表于1999年的【孔子诞辰考】确认了西历日期10月9日。如果当代人对以上考证无法以充足的理由反驳,则历千百年而未决的孔子诞辰问题可以定矣!

关于孔子诞辰周年的算法问题,董金裕教授曾着重批评大陆学界。董作宾先生等力主依【谷梁】记载的前552年。学界如能尽快确认孔子诞辰复原成果,认同最早的确切记载——公元前552年,则新中国每届周年纪念年数计算均与史料相符。

经过历时六年的研究考证,先师诞辰与纪念年份计算今天终于水落石出了!面对无可置疑的史料与论述,学界可以继续探究,进而也应当向社会负责任地传播这一成果,一起复原先师诞辰,严谨而郑重地开展纪念。这是每一位对中华文化有着温情与敬意的人士应有的举措。为此我们郑重呼吁:请学界同仁共同关注【春秋经】确切记载的先师诞辰日:夏历八月二十一!珍视经典信息,树立文化自信,以告慰民族先哲。

先师诞辰考证复原工作组同仁恭请学界同道和所有崇敬中华文明的朋友们,一起行动起来!用正确的诞辰日来纪念我们的先哲!弘扬我们的文化!

倡议者:先师孔子诞辰考证复原工作组同仁
辛丑岁夏历八月二十日
2021.9.26

本文来自以下【文集

oppyz 發表於 2025-6-29 01:58 | 顯示全部樓層
《孔子诞辰复原与文化自觉刍议》

诸同仁钧鉴:
今观孔子圣诞复原之议,实乃文化自觉之要务。昔太史公作《孔子世家》,已叹"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然其生卒年月竟成千古聚讼,此诚文化传承之悖论。今试析三端,以就教于方家。

一、历法考据当遵"三重证据法"
《春秋谷梁传》所载"襄公二十一年十月庚子",经刘咸炘《决辨》稽考,确合周历建子之制。江晓原先生以现代天文历算反推,证实公元前552年10月9日与经传记载完全吻合。此所谓"上穷碧落下黄泉",既得文献内证,复有科技外证,较《史记》误记之"襄公二十二年"说更具说服力。董作宾先生殷历研究虽自成体系,然终不若《谷梁》为七十子直传之可信。

二、文化符号的"元叙事"价值
西哲伽达默尔谓"传统非继承而得,而须通过解释赢取"。孔子诞辰作为文化元符号,其确定非徒历法之争,实关涉文明原点的建构。观佛诞、圣诞之例,虽历法各异,然确立统一纪念日,实为文明共同体提供精神坐标。吾辈当效王静安"二重证据法",既重地下新材料,亦贵纸上遗文,使文化记忆获致时空锚点。

三、当代文化重建的范式意义
董金裕教授之诤言,恰揭示历法考据背后的文化主体性问题。今若能以《谷梁》为本,参酌现代历算,确立夏历八月廿一为法定纪念日,则既可避"以洋律中"之讥,又能彰"返本开新"之旨。犹记程伊川言"圣人本天,释氏本心",确定诞辰实为"本天"之具体实践,使抽象之"道统"获具象载体。

昔阮芸台校勘《十三经》,谓"学术盛衰之故,如循环然"。今值文化复兴之际,复原孔子诞辰非复旧制,实乃通过历史确定性建立文化主体性。愿与诸同仁共襄此举,使"为往圣继绝学"非徒托空言。

谨识
甲辰年仲秋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