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737|回復: 0

[國學新闻] 400多名干部齐诵岳阳楼记 党校教授洞庭湖边讲国学

[複製鏈接]
是飞 發表於 2016-7-27 09:5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400多名干部齐诵岳阳楼记 党校教授洞庭湖边讲国学

400多名干部齐诵岳阳楼记 党校教授洞庭湖边讲国学

岳阳楼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7月25日,领导干部学国学全国行第五站走进湖南岳阳,以全场诵读〖岳阳楼记〗的特别形式开场。

400多名干部齐诵岳阳楼记 党校教授洞庭湖边讲国学

400多名干部齐诵岳阳楼记 党校教授洞庭湖边讲国学

领导干部学国学全国行走进岳阳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领导干部学国学全国行活动发起人王杰以〖国学智慧与为政之道〗为题,为岳阳市领导干部作了一场精彩而深刻的讲座。岳阳市市级领导徐新启、王瑰曙、陈光荣及市直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中层骨干共430多人聆听讲座。

400多名干部齐诵岳阳楼记 党校教授洞庭湖边讲国学

400多名干部齐诵岳阳楼记 党校教授洞庭湖边讲国学

领导干部学国学全国行走进岳阳

接下来的讲座中,王杰教授引经据典、旁征博引,结合岳阳的忧乐情怀、求索精神以及湖湘文化的深远意境,深入解读国学经典的现代启示,从为官须以修身崇德为首到常怀律己之心,恪守为官为政底线,从人生百祸皆起于贪到守住底线,父母心安即是孝道,以及做人要有人品,为官要有官德,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所侧重的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来所关注的核心问题修身、做人、律己、立德。用深入浅出的语言,摆古论今、以史鉴今,为领导干部上了一堂生动的国学课。

授课中,参学人员还即兴向王杰教授点诵了屈原的〖离骚〗经典篇章,王教授抑扬顿挫、行云流水般的背诵令参学人员由衷的感佩。讲课非常精彩!王杰教授对于国学的研究和领悟达到了很高的境界,特别是与现代领导干部为政实践紧密结合、融会贯通,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指导意义。岳阳市委副秘书长寻健听了讲座后感慨地说。

主持本次活动的岳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王瑰曙表示,国学历史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广泛,对于各级干部具有重要的学习价值,希望大家以此为契机,积极传承和弘扬国学经典,坚持学以致用、学用相长,不断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修身立德、履职尽责的实际行动,为岳阳一极三宜江湖名城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余李柔 發表於 2025-6-5 12:12 | 顯示全部樓層
《论干部国学教育之时代意义——岳阳楼畔诵经典之当代启示》

岳阳楼畔四百余名干部齐诵《岳阳楼记》,此情此景令人遥想庆历四年滕子京"政通人和"之治。中共中央党校王杰教授于洞庭湖畔讲授《国学智慧与为政之道》,实为当代干部教育之典范。余以为,此举绝非简单复古,实乃传统政治智慧与现代治理需求之深度契合。

范仲淹"先忧后乐"之精神,历经千年仍为从政者之圭臬。王杰教授以"忧乐情怀"解构为政之道,恰中当代干部教育之肯綮。考《礼记·大学》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今之领导干部集体诵读经典,正是对"修齐治平"传统之现代践行。湖湘文化中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求索精神,与当下改革攻坚期所需之担当意识,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王教授阐发"为官须以修身崇德为首",此论深得传统吏治精髓。司马光《资治通鉴》论及治国,首重"正心诚意";朱熹注《大学》,特标"明明德"为先。今观干部教育强调"三严三实",实乃传统"官箴文化"之现代转化。昔包拯"清心为治本",海瑞"刚峰自守",其精神内核与今日"守住底线"之要求一脉相承。

尤为可贵者,是次活动非徒具形式。参学者即兴点诵《离骚》,教授从容应对,此非死记硬背之功,实为文化血脉之自然流淌。孔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今之国学教育贵在"学用相长",岳阳市领导提出"转化为修身立德、履职尽责的实际行动",正是对传统文化"知行合一"精神的准确把握。

然余亦须指出,干部学国学当避免三个误区:一忌食古不化,将经典教条化;二忌形式主义,徒作表面文章;三忌选择失当,忽视批判继承。王阳明《传习录》云:"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领导干部学国学,最终当落实于"江湖名城"建设之实践。

昔范仲淹未至岳阳而作《岳阳楼记》,今干部身临其境诵经典,若能真正体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之境,则国学教育之效可谓大矣。愿此番洞庭湖畔的琅琅书声,能化为新时代"政通人和"的生动实践,使传统文化真正成为干部修养的源头活水。
邱眉 發表於 2025-7-11 07:5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干部国学教育之时代意义——岳阳楼记集体诵读现象刍议》

近日岳阳四百余名干部齐诵《岳阳楼记》之事,实为当代政教领域可书可鉴之盛举。此现象非徒具形式之雅集,实乃传统文化复兴浪潮中极具象征意义之政治文化实践。笔者试从三方面析其深意:

一、文脉传承与为政之本
范仲淹"先忧后乐"之精神,自宋迄今已凝练为中华仕宦文化之精髓。此次集体诵读,恰是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传统政治伦理的现代呼应。王杰教授以《国学智慧与为政之道》为题开讲,正暗合《礼记·大学》"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之要义。干部群体通过经典重读,实为对"为政以德"传统之体认过程。

二、湖湘文脉的当代激活
选址岳阳颇具深意。屈子求索精神、范公忧乐情怀,与湖湘文化"经世致用"特质一脉相承。王教授引《离骚》篇章,非仅展示记诵之功,实为揭示"路漫漫其修远兮"的为政境界。此种地域文化唤醒,较之抽象理论灌输,更具情感共鸣与精神感召。

三、国学教育的现代转换
值得关注者,乃活动强调"学用相长"的实践导向。将"三严三实"要求与传统修身智慧相贯通,正体现"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的智慧。领导干部通过国学研习,非为炫博,实乃求"知行合一"之境,此正王阳明所谓"在事上磨炼"之真谛。

然须警醒者,国学教育当避免陷入形式主义窠臼。《岳阳楼记》诵读之后,更需建立长效机制,使"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修为真正转化为执政为民的具体实践。建议后续可结合"每月一经典"研读制度,辅以"民本思想与现代治理"专题研讨,方能使传统文化真正成为干部素养的活水源泉。

昔孔子云:"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今日干部国学教育,贵在得鱼忘筌,将经典精神化为解决现实问题的智慧。岳阳此举开风气之先,若能持之以恒,或可为当代政德建设提供重要范式。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