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3629|回复: 0

[气功] 练习气功之百日筑基托黄婆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懋基 发表于 2015-12-28 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百日筑基,是玄门正宗内丹术(包括百日筑基、十月怀胎、三年哺乳、九年面壁、十年温养)的基本功。筑基之法,玄门称之为“小上马”。一般需苦练百日,真气充盈后,方能沿督为经,度两山,过三关,上银河,入泥丸,下重楼,归丹田。本法第一要注重意念,因意念是炼丹火候的要素。第二则依靠托黄婆。托黄婆一词见于五代丹书《入药镜》,称“托黄婆,媒姹女”。黄婆是内丹术对中土的隐称。五行之中脾胃属土,位居中央,其色本黄,上连心,下通肾,左升肝,右降肺,居中央而溉四旁。故谓:土“乃水火金木之枢,故谓之黄婆,钤魂映魄,专气存神,龇之开合为用,故谓之媒。”黄婆总司上下左右,上下者为和济水火之机,左右者作平衡金木之轴,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

黄婆的斡旋之功是以河车的流转为表现的。在任督未通之前,一般先要经历心肾交泰、水火既济的河车倒转阶段。内丹术认为:在银河上游(第五胸椎左右)有三处支流与心河相通。中间一主支称心脉,两旁各有一辅支。真气发功之后,河车倒转,汲肾水、入银河,贯心脉、汇心阴,滋养心阳使之不亢;心火经河车,下丹田,度肝历胆,温煦肾水使之不寒。故而每一呼吸,上觉灵台空明,心境甘冽;下感丹田火炽,两肾温蒸。此皆天地得一,乾清坤宁,河车自转之象。正所谓“黄婆匹配得团圆,时刻无差口付传”(吕洞宾《敲爻歌》)。

心为藏神之户,脾为藏意之所。初学者往往本末倒置,重心弃脾,守神不守意,以致意随神驰,想入非非。托黄婆,是要求在意守丹田时不要硬守,死守,不可“泥于存想,不可着于执守”,相反要将意念放开,似有似无。诚如《黄庭经》“物有自然事不烦,垂拱无为心自安”。

托黄婆,杂念便有来无回,一入土釜即被化去。杂念—断,小上马是很容易的。亦有人杂念断不了,这多曲于脾胃虚弱,中气不足之故。心藏神、脾统意都是有其物质基础的,必须依赖心脾之气来统摄。二气不足必然杂念丛生。

小上马之后,意托黄婆,招阴引阳这一步已告一段落。但随之而来的卯酉周天,以及下一步功法的怀胎、哺乳、面壁,都不能“新人领过房,黄婆丢过墙”。脾土是长期的意守部位。戊己为阴阳双土,双土合写作“圭”,因而托黄婆,守双土又成了内丹大要“饮刀圭、抽卦爻、铸灵剑、移炉鼎”的准备阶段。
唐侏 发表于 2025-7-31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论筑基阶段"托黄婆"的丹道机理与实践要旨》

"托黄婆"作为内丹筑基核心功法,其理论渊源可追溯至《周易》"黄中通理"之说。五代崔希范《入药镜》首揭此诀,实为调和五脏气机之枢要。今就丹道实践中"托黄婆"的深层机理,分三端详述之。

一、黄婆的生理定位
《黄庭内景经》云:"脾长一尺掩太仓",黄婆即中宫脾土之象喻。其生理功能有三重维度:其一为气机升降之枢,依《内经》"中央土以灌四傍"之理,统摄肝肺之左右升降、心肾之上下交济;其二为水火既济之媒,正如《悟真篇》所言"离坎若还无戊己,虽含四象不成丹";其三为神意安驻之所,《金丹大要》特别强调"意属脾,谓之真土",此乃区别于识神用事的关键。

二、实践中的火候把握
托黄婆之要,贵在"似守非守"的意境把握。具体修持当分三层递进:初阶"安土敦仁",通过调息使意自然栖止中宫;中阶"坤厚载物",令杂念如落叶入土自然消融;高阶"戊己合圭",达到《参同契》所谓"土旺四季,罗络始终"的统御状态。常见误区有二:或执着守窍而失自然,或放任散乱而堕昏沉,皆因未得"勿忘勿助"之旨。

三、与其他功法的衔接
筑基阶段的托黄婆实为后续修炼奠基:其一为河车运转提供动力源,如《道枢》言"黄婆运轴,河车自转";其二为"饮刀圭"创造物质条件,脾土精气乃真铅汞化合之基;其三为出神修炼培固根本,《青华秘文》明确指出"调神出壳,全赖中黄之径"。故丹经强调"得诀归来好看书",此诀即指中宫真意之妙用。

当代习功者当明:托黄婆非单纯意守,实乃通过调息凝神,自然引发五脏气机的自我调节。建议辅以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等导引术,并配合辰戌丑未四时练功,以应脾土旺时。若出现杂念纷飞,可默诵《清净经》"内观其心"章句,此即古人"以经炼心"之善巧。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