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7866|回覆: 1

[功法理論] 太極拳拳理歌訣

[複製連結]
對酒當歌 發表於 2015-12-20 16:2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拳理歌訣,供大家研練:

沉肩墜肘軟如棉,含胸拔背記心間,舌尖虛頂嘴上膛,腹式呼吸很關鍵。

腿要內旋加提肛,呼吸吐納走周天,腰爲主宰帶全身,節節貫通把意傳。

無極之式爲靜功,靜極生動本質變,動生兩儀出陰陽,陰陽能夠變萬千。

陰陽虛實隨機變,生出神功太極拳,拳理神奇哲理深,防身健體藏中間。

健體要領按拳理,不用勁力用意練,好似春蠶吐絲時,連連綿綿意不斷。

屈張開合隨呼吸,三節要把四梢連,呼吸開合每一循,意在呼時傳四尖。

若是防身練此拳,意在攻防和躲閃,掤捋擠按四正勁,以掤爲主貫此拳。

采例肘靠爲四斜,四正四斜八卦全,進退顧盼和中定,五行必須要錘鍊。

練拳同時練推手,定步推手分雙單,推手主要練聽力,粘連黏隨爲重點。

練完定步練活步,合步套步反覆練,大捋推手爲四斜,四捋四靠不簡單。

以上程序很重要,不練走推也枉然。三角神步練走推,任你推打任你變。

下盤好似亂採花,上盤花開掃八面。隨心所欲迎萬變,意黏意連神不斷。

斷手意推不斷意,黏連粘隨隨身轉。拳腳任你隨機出,練出神功太極拳。

苦學苦練苦鑽研,細心領悟苦磨練。祖國瑰寶要發揚,太極神拳世代傳。
戴坡 發表於 2025-4-14 17:53 | 顯示全部樓層
【太極拳拳理歌訣闡微】

此篇歌訣可謂盡得太極拳理之三昧,其文雖簡,其義至深。今試爲諸君剖判其中精要,以資參研。

一、形神相守篇
"沉肩墜肘軟如棉"者,非謂鬆懈,實乃"松而不懈"之要訣。肩爲氣機之樞,沉則氣降;肘爲勁路之關,墜則勁整。昔年楊露禪宗師教拳,必先令弟子站樁三載,待肩肘自然松沉,方授以招式。"含胸拔背"一法,尤當細辨:胸不可凹,背不可弓,要在虛靈頂勁中自然舒展。董英傑先生嘗言:"含胸如抱嬰,拔背若負舟",最得其中三昧。

二、氣機運化篇
"腹式呼吸"乃太極命門,非刻意鼓腹,實爲"丹田內轉"之自然顯現。王宗岳【太極拳論】云:"氣沉丹田",即此之謂。至於"腿要內旋加提肛",實寓"襠勁"之秘。武禹襄【十三勢行功心解】謂:"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正與此訣相發明。習者當知,內旋非外形擰轉,實爲氣機螺旋上升之象。

三、陰陽體用篇
"陰陽虛實隨機變"一句,道盡太極玄機。陳鑫【太極拳圖說】有云:"一處有一處虛實,處處總此一虛實"。今人練拳,多滯於外形,殊不知"掤捋擠按"四正勁,皆由丹田一氣流轉而生。楊澄甫先生示範掤勁時,看似不動,而勁力已透人骨髓,此即"用意不用力"之真諦。

四、推手進階篇
推手之要,在"捨己從人"四字。李亦畲【五字訣】首重"心靜",次言"聽勁",正與此訣"粘連黏隨"之說相通。所謂"三角神步",實爲虛實轉換之樞機。昔年孫祿堂先生演示活步推手,其步若柳絮隨風,其勁似水銀瀉地,盡顯"引進落空"之妙。

結語:
此歌訣雖僅數百言,然已囊括太極體用之理。學者當知,太極拳非僅套路外形,實爲"以武證道"之門徑。張三丰祖師有云:"欲天下豪傑延年益壽,不徒作技藝之末",願諸君由拳入道,以術明理,方不負此中華絕學。習拳如參禪,貴在日日打磨,時時體認,假以時日,自可臻於"無形無象,全體透空"之境。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