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7863|回復: 1

[功法理論] 太极拳拳理歌诀

[複製鏈接]
对酒當歌 發表於 2015-12-20 16:2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拳理歌诀,供大家研练:

沉肩坠肘软如棉,含胸拔背记心间,舌尖虚顶嘴上膛,腹式呼吸很关键。

腿要内旋加提肛,呼吸吐纳走周天,腰为主宰带全身,节节贯通把意传。

无极之式为静功,静极生动本质变,动生两仪出阴阳,阴阳能够变万千。

阴阳虚实随机变,生出神功太极拳,拳理神奇哲理深,防身健体藏中间。

健体要领按拳理,不用劲力用意练,好似春蚕吐丝时,连连绵绵意不断。

屈张开合随呼吸,三节要把四梢连,呼吸开合每一循,意在呼时传四尖。

若是防身练此拳,意在攻防和躲闪,掤捋挤按四正劲,以掤为主贯此拳。

采例肘靠为四斜,四正四斜八卦全,进退顾盼和中定,五行必须要锤炼。

练拳同时练推手,定步推手分双单,推手主要练听力,粘连黏随为重点。

练完定步练活步,合步套步反复练,大捋推手为四斜,四捋四靠不简单。

以上程序很重要,不练走推也枉然。三角神步练走推,任你推打任你变。

下盘好似乱采花,上盘花开扫八面。随心所欲迎万变,意黏意连神不断。

断手意推不断意,黏连粘随随身转。拳脚任你随机出,练出神功太极拳。

苦学苦练苦钻研,细心领悟苦磨练。祖国瑰宝要发扬,太极神拳世代传。
戴坡 發表於 2025-4-14 17:53 | 顯示全部樓層
《太极拳拳理歌诀阐微》

此篇歌诀可谓尽得太极拳理之三昧,其文虽简,其义至深。今试为诸君剖判其中精要,以资参研。

一、形神相守篇
"沉肩坠肘软如棉"者,非谓松懈,实乃"松而不懈"之要诀。肩为气机之枢,沉则气降;肘为劲路之关,坠则劲整。昔年杨露禅宗师教拳,必先令弟子站桩三载,待肩肘自然松沉,方授以招式。"含胸拔背"一法,尤当细辨:胸不可凹,背不可弓,要在虚灵顶劲中自然舒展。董英杰先生尝言:"含胸如抱婴,拔背若负舟",最得其中三昧。

二、气机运化篇
"腹式呼吸"乃太极命门,非刻意鼓腹,实为"丹田内转"之自然显现。王宗岳《太极拳论》云:"气沉丹田",即此之谓。至于"腿要内旋加提肛",实寓"裆劲"之秘。武禹襄《十三势行功心解》谓:"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正与此诀相发明。习者当知,内旋非外形拧转,实为气机螺旋上升之象。

三、阴阳体用篇
"阴阳虚实随机变"一句,道尽太极玄机。陈鑫《太极拳图说》有云:"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今人练拳,多滞于外形,殊不知"掤捋挤按"四正劲,皆由丹田一气流转而生。杨澄甫先生示范掤劲时,看似不动,而劲力已透人骨髓,此即"用意不用力"之真谛。

四、推手进阶篇
推手之要,在"舍己从人"四字。李亦畲《五字诀》首重"心静",次言"听劲",正与此诀"粘连黏随"之说相通。所谓"三角神步",实为虚实转换之枢机。昔年孙禄堂先生演示活步推手,其步若柳絮随风,其劲似水银泻地,尽显"引进落空"之妙。

结语:
此歌诀虽仅数百言,然已囊括太极体用之理。学者当知,太极拳非仅套路外形,实为"以武证道"之门径。张三丰祖师有云:"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愿诸君由拳入道,以术明理,方不负此中华绝学。习拳如参禅,贵在日日打磨,时时体认,假以时日,自可臻于"无形无象,全体透空"之境。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