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420|回覆: 0

醫聖張仲景重視養生(圖)

[複製連結]
沙坡 發表於 2010-5-31 11:3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W020100531420221475037.jpg

8 ?+ l2 J, S2 e0 v

8 X0 m! h9 K) t$ K4 \
    張仲景,字仲景,河南南陽人,東漢著名醫學家,被尊稱爲『醫聖』。因曾出任長沙太守,又被稱爲『張長沙』。他做長沙太守時,逢農曆每月初一、十五,便停止公務,而設案於大堂之上給老百姓治病,稱爲坐堂醫生。清代乾隆年間長沙營盤街曾建張仲景祠(簡稱張公祠)以示紀念,可惜後來被毀。今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爲其原址所在地。 / ?) o4 m# Q2 t# I8 s
% b2 S/ H; f1 o& I# ?) S  O
    張仲景曾著【傷寒雜病論】,後被分編爲【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兩部臨床醫學經典傳世。他在【傷寒雜病論序】中自述,表明其習醫有三個目的:一是『療君親之疾』;二是『救貧賤之厄』;三是『保身長全,以養其生』。可見他除了注重爲國君父母和貧苦百姓治病之外,還特別重視養生保健。張仲景養生有這樣幾方面。 ! `, f9 q7 E0 z+ k
" o7 \% T6 I$ A8 v
    首先,講究養生就必須珍惜健康,做到『愛身知己』;反對『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務』,絕不可爲名利而『忘軀徇物』,『不惜其命』。否則身體搞垮了,一切名利都會落空。這一點至今仍很值得人們重視。 8 f  p* ^0 q# \
$ A3 C7 g1 a) j1 O
    第二,強調『上工治未病』,認爲一個高明的醫生(上工)尤應重視疾病預防。這實際上是對【黃帝內經】所論『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最好繼承與發揚,並以具體行動爲民眾防病。傳說有一年冬至前後南陽一帶特別寒冷,許多人的耳朵生了凍瘡,張仲景便在自家庭院搭建大棚,架上一口大鍋,煎煮『嬌耳湯』幫群眾進行防治。所謂嬌耳湯,是用麵皮包裹剁碎的羊肉,放入熱水大鍋中,再加入一些辛辣溫熱藥共同煎煮而成。讓前來求診者每人吃幾個嬌耳,並飲湯一碗,使之全身暖和而兩耳發熱,以此種方法防治耳朵凍傷。所謂嬌耳,原來有嬌愛耳朵之意,後來卻傳變爲同音詞『餃餌』即水餃。張仲景實際是水餃這種大眾化美食的發明者。 2 K% M1 j; N0 M0 G8 j

3 V. F8 X4 G2 c* M. {) b% z    第三,在他運用的臨床治療處方中,有的同時也是養生保健方。如有名的當歸生薑羊肉湯,此方是一個補虛祛寒的食療良方,除用於治療婦女痛經、閉經、產後血虛腹痛等症外,一般人冬季皆可服用。但陰虛火旺者不宜服用此方。 . N& W$ |! L1 }) L

, j( e) G9 J3 L( u' z- C    張仲景還有一個腎氣丸方,由干地黃、山藥、山茱萸、澤瀉、茯苓、丹皮、桂皮、附子等八味藥物組成。此方能補腎助陽,現代研究表明,此方還具有抗衰老和增強免疫力的功效。後來北宋醫家將此方減去桂枝和附子二藥,便化裁成滋陰補腎良方六味地黃丸。 ) \2 i. l& T& Y1 X* X7 `
9 p  ]4 N) ^7 \. k% J
    (作者系湖南中醫藥大學教授)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