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618|回覆: 0

[儒家文化] 父母恩重難報

[複製連結]
+
劉余莉 發表於 2023-7-20 15:2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父母恩重難報

父母恩重難報

在佛教的歷史上有一本經書叫做【父母恩重難報經】,這本經專門給我們講了父母的恩德。經的開頭就記載佛陀帶着弟子,在外面出遊,路上遇到了一堆白骨,佛陀就派弟子把白骨分成兩堆,然後還衝着白骨禮拜。

弟子們就覺得奇怪,為什麼要對一堆枯骨禮拜呢?而且還要分成兩堆,一堆顏色比較白的,看起來比較重;另一堆顏色比較黑,重量也比較輕。

佛陀就說:『分量比較輕的,顏色比較黑的骨頭,是女子的骨頭;而顏色比較白的,分量比較重的是男人的骨頭。』弟子們聽了就更奇怪了,問到:『人在世的時候,女子穿的服裝較為艷麗,從外表一看就知道這是一位女子,從他們穿着打扮上能判別出是男是女,難道人過世之後,還能知道這個人是男是女嗎?』

佛陀就告訴他們:『因為女子有哺乳的義務,要哺乳兒女,就要把自己身體的營養通過乳汁輸送給孩子。長期哺乳孩子,所以她的骨頭就比較輕,顏色是黑的;而男子的骨頭就比較重,顏色是白的。憑這一點就能判斷出這個骨頭是男人的還是女人的。』

說完之後,佛陀又給弟子講了父母恩重難報的教誨,他說父母有十個重大的恩德。

第一,懷胎守護恩。母親在懷孕的時候,兒女和父母都是有很深的緣分才成為母子。懷胎一個月之後,兒女的五臟才生出來,七七四十九天之後六竅就分開,但是這個時候,因為母親懷孕在身,行動非常不便,身體重得就像山一樣,走路也非常困難,為了養育兒女,好看的衣服、裝扮也顧不上去管了,梳妝鏡也都沾上了塵埃。

第二重恩,臨產受苦恩。十月懷胎就很辛苦了,一朝分娩卻不知道生得是不是很順利,特別是難產的時候,現在很多孩子出生都是剖腹產,這個時候痛苦就更加嚴重了,每一天都像得了重病似的,昏昏沉沉。這個痛苦只有生過孩子的人才能夠有所體會,我們都聽說有的母親在生孩子的時候,就把床上的鋼管擰得像麻花一樣,可見生兒女的痛苦,用的力量也非常大。

第三恩,生子忘憂恩。母親生了兒女之後,五臟張開,氣也很憋悶,血流得像屠羊一樣多,但是聽到這個孩子是健康的,她就忘記了自己的痛苦,非常地歡喜,但是歡喜一過,生兒的痛苦還是痛徹心腸。

第四恩,咽苦吐甘恩。父母恩深重,照顧兒女時寧願自己挨餓受凍,也要讓孩子溫飽得到滿足。

第五恩,回干就濕恩。像我們聽說當過母親的人,經常半夜裏醒來,專門看看孩子的被子是不是踢開了,特別是冬天的時候,半夜多次起床照看兒女,如果兒女把褥子給尿濕了,她自己寧願睡在尿濕的褥子上,把兒女放在干的、溫暖的褥子上,為了讓孩子睡得安穩。

第六恩,哺乳養育恩。父母養了兒女,不論是男孩是女孩,都會對孩子非常地關愛,每一天都照顧,愛護,叮嚀,囑咐,沒有盡頭。

第七恩,洗濯不淨恩。本來母親是天生麗質,非常美貌,精神也很好,臉色很紅潤,手也非常細膩,但是要經常給兒女洗濯尿布,照顧孩子,自己的好容貌,一天一天地衰老了,就是為了讓兒女們能夠漸漸成長,兒女能夠成才,自己不惜勞苦。如果我們有時間和父母在一起,看看父母的雙手,就能夠感受到長期勞作的人和不怎麼幹家務的人的手是很有區別的。

第八恩,遠行憶念恩。兒女要遠行了,父母非常牽掛。臨行的時候,千叮嚀萬囑咐,看兒女已經走了很遠了,父母還不願意回家,在那遙遙地看着。

第九恩,深加體恤恩。兒女有了苦,父母的心就是去代兒女受苦,特別是兒女有病的時候,父母非常擔心,都希望得病的人是自己而不是兒女。父母對兒女的體恤達到了這種程度,可以說是一種忘我的境界。

第十恩,究竟憐愍恩。有一首詩說:『母年一百歲,常憂八十兒,欲知恩愛斷,命盡始分離』。這就是告訴我們,父母對兒女的牽掛無時無刻不在,從來都沒有停止過,即使已經活到一百歲的高齡了,還經常放心不下,惦記着她那八十歲的兒子。所以從這十重恩,我們就知道,父母的恩德確實是無以回報,就是這裏邊所說的『有罔極之恩』。

摘自【群書治要·論語講記】

cqyanxiaobo 發表於 2025-7-9 12:22 | 顯示全部樓層
【父母恩重難報經】義理闡微

【父母恩重難報經】作為佛教孝親思想的重要典籍,其所述白骨分判之事與十重恩德之說,實蘊藏深刻的生命倫理與生理智慧。本文擬從經義闡釋、醫理印證、倫理實踐三個維度,對此經要義作專業解讀。

一、白骨分判的生理依據
佛陀所示男女骨相差異,實符合傳統醫學理論。【黃帝內經·素問】有云:"女子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指出女性因經孕產乳的特殊生理功能,其骨質代謝確與男性有異。現代醫學研究證實,哺乳期女性每日通過乳汁流失鈣質約200-300毫克,經年累月確實可能導致骨密度降低。佛陀以"色黑質輕"形容女骨,恰與中醫"腎主骨,其色黑"之說相契,暗示哺乳耗損腎精的生理機制。

二、十重恩德的醫道互證
1. 懷胎守護恩:【諸病源候論】詳載妊娠期"經脈拘急,氣血壅滯"之狀,與經中"身重如山"描述相符。古代醫家更強調"胎借母氣"的依存關係,正應"緣分甚深"之說。
2. 臨產受苦恩:【千金要方】記載產婦"血氣沸騰,如鼎煎蒸",與"血流屠羊"之喻異曲同工。現代醫學測算,分娩疼痛達57德爾單位,相當於二十根肋骨同時折斷。
3. 咽苦吐甘恩:此說暗合【禮記·內則】"子能食食,教以右手"的養育規範,更體現父母"減膳貽幼"的犧牲精神,在【顏氏家訓】中亦有印證。

三、報恩倫理的當代踐行
孝道實踐當遵循"養志重於養體"的原則。程頤【伊川易傳】強調"孝莫大於嚴父",主張通過立身行道顯揚父母。具體可踐行:
1. 生理層面:定期為父母進行骨密度檢測,補充鈣質以回饋哺乳損耗
2. 心理層面:踐行【孝經】"居則致其敬"之訓,每日晨昏定省
3. 精神層面:如【孟子】所言"大孝終身慕父母",保持"祭則觀其敬"的誠心

結語:
該經以佛教因緣說為體,以傳統醫道為用,構建起完整的孝親理論體系。當代人解讀此經,當超越宗教藩籬,從生命科學與人倫大義的雙重角度,體認父母恩德之深重。明末大儒劉宗周【人譜】有云:"知親恩方知人之所以為人",誠哉斯言。吾輩當以"如臨深淵"之心踐行孝道,方不負此經垂訓之旨。
唐言幾 發表於 2025-7-12 01:43 | 顯示全部樓層
【父母恩重難報經】倫理思想發微

【父母恩重難報經】作為佛教孝親倫理的重要經典,其所述"十恩"之說實為東方倫理思想之精髓。本文擬從三個維度解析其深層意蘊:

一、生理維度之"骨相差異說"
經中所述男女骨相差異,實為古代醫學生理觀察之實錄。【黃帝內經】明言"女子七七任脈虛",哺乳期鈣質流失確會導致骨密度變化。佛陀以白骨為教具,非但揭示母體生物學犧牲,更暗合【孝經】"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之訓。此說較【禮記·內則】"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更為具象,將抽象倫理轉化為可視的生理印記。

二、倫理維度之"十恩體系"
經中所列十恩構成完整的養育倫理鏈:
1. 懷胎守護恩對應【周易】"坤厚載物"的母德
2. 臨產受苦恩暗合【尚書】"誕彌厥月"的記載
3. 咽苦吐甘恩與【孟子】"幼吾幼"之教相通
此十恩次第展現從妊娠到成人的完整養育歷程,較【二十四孝】更具系統性。尤以"回干就濕恩"最為深刻,其細節描述與【顏氏家訓】"夜覺曉哺"互證,揭示傳統育兒中"陰陽作息"的犧牲倫理。

三、哲學維度之"報恩困境"
經題"難報"二字最值玩味。佛教"上報四重恩"與儒家"孝為德本"在此形成張力:一方面強調"假令左肩擔父,右肩擔母,行千萬年亦不能報"(引自經文),另一方面又要求"盡心供養"。這種悖論實為宗教倫理的終極命題,與【論語】"色難"之說異曲同工,揭示孝道不僅是行為規範,更是心性修煉。

當代啟示:
1. 哺乳期女性骨密度下降3-5%的現代醫學數據,印證經文觀察
2. "生子忘憂恩"蘊含的神經機制,今已為催產素研究證實
3. 十恩說為現代親子關係提供倫理參照系

此經之價值,在於將生物本能升華為宗教情感,使世俗倫理獲得神聖維度。其說雖簡,然"白骨現觀"之喻,較之千言說教更具震撼力,誠為"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教化典範。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