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860|回復: 1

[儒家学说] 微生亩谓孔子曰丘何为是栖栖者与

[複製鏈接]
文化传统 發表於 2019-11-21 23:2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延章按:为学而不用,则如弃物于野,君子之所疾也。凡为学者,学以致其器,器以践其用,用以经济四方。经济四方,而後四方馈之,四方馈之,而後成其大功。孔子之为学,的在四方,【诗】曰:『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孔子周游列国,以仁义说于四方,或讥之,或用之,皆不为所动,以其志于四方,故四方成其千古之功。

微生亩谓孔子曰丘何为是栖栖者与

微生亩谓孔子曰丘何为是栖栖者与

论语·宪问篇第三十四章·微生亩谓孔子曰原文

简体

微生亩谓孔子曰:『丘何为是栖栖者与?无乃为佞乎?』孔子曰:『非敢为佞也,疾固也。』

繁体

微生畝謂孔子曰:『丘何為是栖栖者與?無乃為佞乎?』孔子曰:『非敢為佞也,疾固也。』

口语解释

微生亩对孔子说:『丘啊你为什么这样匆促忙碌呢?难道不是巧言谄媚吗?』孔子说:『我不敢巧言谄媚啊,只是憎恶固执啊。』

延章疏:微生亩对孔子说:『孔丘,你为何这样栖栖遑遑游说仁政周游列国?你莫非是无所用而因学问四处巧辩谄媚于人吗?』孔子回答说:『我不敢谄佞别人,只是疾恶顽固不化而已。』对于微生亩的讥嘲,孔子的回答直击『为学』的实质:一是,学要致用,孔子为学,意在四方,因此周游列国,以实践所学;二是,学而不用,则为佞,必然导致学识固化而不能有所增长。在生活中,谄佞之人往往都会攀附权势,而孔子周游列国,每到一国,如果发现自己的学问不为其所用,即果断离开,并不会为那些富贵所牵肘。像微生亩之辈,自恃有才,绝世而隐,也是一种『固』,是孔子所不齿的。虽然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发扬的儒家学说,未能普遍实践于各个诸侯国,但是历史表明,儒家学说在立国之後的安定时期,是十分可行的,往往能将国家导向富强盛世,而且儒家的人文道德,历经两千余年,更是塑造成了华夏民族的独特性格。

注释

微生亩:姓微生,名亩。按:他直呼孔子的名字,同时显得很傲慢,可能年龄较大而且是一位隐者。

丘:指孔子。按:古读『某』,避讳圣人的名讳。

何为:为何,为了什么。

是:这样。

栖栖:音『西』,即栖栖遑遑,皇皇不安。皇皇意为匆促急迫。〖论语集笺〗:『微生亩言栖栖,盖言夫子历聘诸邦,皇皇无定耳。』

与:同『欤』。

无乃:莫非、恐怕。无非是。

为佞:专门巧言谄媚来取悦于人。佞,口给。钱穆:『微生讥孔子周流不止,若专欲以言辩取信于人,若战国人以孟子为好辩。』延章注:佞,【说文】:『才也』;後延伸为『巧辩』,不能实践之智谋。

非敢:不敢。

疾:憎恶。

固:固执、固塞不通。朱子:『固,执一而不通也。』〖正义〗:『昧于仁义之道。』钱穆:『孔子言我之席不暇暖,非务欲以辩取信。若知道不行而决意弃世绝物,则是己之固执,不肯多方以求道之行,我所疾在此。』

先贤注疏

朱子曰:圣人之于达尊,礼恭而言直如此,其警之亦深矣。

刘宗周曰:既不敢为佞,又疾固,必也圣乎?从一身起念则遯世为贞,从天下起念则周流非佞,并行而不悖者

檗山黄氏曰:亩,盖遗世之士。其视夫子辙环天下,若栖栖然,欲行其说,固宜指以为佞也。然概以圣人之道,亩之独善其身,无意于世,亦固执而不知变尔,果孰得孰失乎?观其名夫子而语之,夫子卑辞以对,盖亦乡党有齿德者。然道不同不相为谋,故言疾固以警之。

陈祥道曰:能仕者,必贵乎能已;能已者,必贵乎能仕。仕而不能已,已而不能仕,守一而不知变者也,固者之所为,君子疾诸。疾固以事道而已,孰谓微生亩足以知孔子?

徐英曰:『疾固』也者,犹言『恶夫专执固陋』者也,孟子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亦犹此意。

戴溪曰:夫子历聘列国,颇似栖栖,当时辟世之士皆以圣人为非。夫佞以求用,非也。固守所见,无意于世,执其一偏自以为是,其害道亦多矣。夫『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非固也。

〖论语正义〗曰:夫子周流无已,不安其居,所至皆以礼义之道,陈说人主。微生疑夫子但为口才以说时君,故曰『佞』也。固陋者昧于仁义之道,将以习非胜是也。夫子欲行道以化之,不得不干人主,此自明『栖栖』之意。〖吕氏春秋·爱类篇〗:『贤人之不远海内之路,而时往来乎王公之朝,非以要利也,以民为务者也。』

本章参考书目

〖论语集解〗〖论语义疏〗〖论语注疏〗〖论语集注〗〖论语正义〗〖论语集释〗〖论语集说〗〖石鼓论语答问〗〖论语会笺〗〖论语全解〗〖论语学案〗〖论语新解〗〖论语集笺〗。

微生亩谓孔子曰:『丘何为是栖栖者与?无乃为佞乎?』孔子曰:『非敢为佞也,疾固也。』

口语解释

微生亩对孔子说:『丘啊你为什么这样匆促忙碌呢?难道不是巧言谄媚吗?』孔子说:『我不敢巧言谄媚啊,只是憎恶固执啊。』

注释

微生亩:姓微生,名亩。按:他直呼孔子的名字,同时显得很傲慢,可能年龄较大而且是一位隐者。

丘:指孔子。按:古读『某』,避讳圣人的名讳。

何为:为什么。

是:这。

栖栖:音『西』,即皇皇不安。皇皇意为匆促急迫。〖论语集笺〗:『微生亩言栖栖,盖言夫子历聘诸邦,皇皇无定耳。』

与:同『欤』。

无乃:莫非、恐怕。

为佞:专门巧言谄媚来取悦于人。佞,口给。钱穆:『微生讥孔子周流不止,若专欲以言辩取信于人,若战国人以孟子为好辩。』

非敢:不敢。

疾:憎恶。

固:固执、固塞不通。朱子:『固,执一而不通也。』〖正义〗:『昧于仁义之道。』钱穆:『孔子言我之席不暇暖,非务欲以辩取信。若知道不行而决意弃世绝物,则是己之固执,不肯多方以求道之行,我所疾在此。』

先贤注疏

朱子曰:圣人之于达尊,礼恭而言直如此,其警之亦深矣。

刘宗周曰:既不敢为佞,又疾固,必也圣乎?从一身起念则遯世为贞,从天下起念则周流非佞,并行而不悖者

檗山黄氏曰:亩,盖遗世之士。其视夫子辙环天下,若栖栖然,欲行其说,固宜指以为佞也。然概以圣人之道,亩之独善其身,无意于世,亦固执而不知变尔,果孰得孰失乎?观其名夫子而语之,夫子卑辞以对,盖亦乡党有齿德者。然道不同不相为谋,故言疾固以警之。

陈祥道曰:能仕者,必贵乎能已;能已者,必贵乎能仕。仕而不能已,已而不能仕,守一而不知变者也,固者之所为,君子疾诸。疾固以事道而已,孰谓微生亩足以知孔子?

徐英曰:『疾固』也者,犹言『恶夫专执固陋』者也,孟子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亦犹此意。

戴溪曰:夫子历聘列国,颇似栖栖,当时辟世之士皆以圣人为非。夫佞以求用,非也。固守所见,无意于世,执其一偏自以为是,其害道亦多矣。夫『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非固也。

〖论语正义〗曰:夫子周流无已,不安其居,所至皆以礼义之道,陈说人主。微生疑夫子但为口才以说时君,故曰『佞』也。固陋者昧于仁义之道,将以习非胜是也。夫子欲行道以化之,不得不干人主,此自明『栖栖』之意。〖吕氏春秋·爱类篇〗:『贤人之不远海内之路,而时往来乎王公之朝,非以要利也,以民为务者也。』

本章参考书目

〖论语集解〗〖论语义疏〗〖论语注疏〗〖论语集注〗〖论语正义〗〖论语集释〗〖论语集说〗〖石鼓论语答问〗〖论语会笺〗〖论语全解〗〖论语学案〗〖论语新解〗〖论语集笺〗。

遊客  發表於 2019-11-22 16:24
学以经济四方,学以一匡天下,是所有学者都的最高理想。
郝岢 發表於 2025-6-29 03:5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微生亩之问与夫子之志》

微生亩之问,实为千古学人之大诘。其以"栖栖"讥孔子,犹今人以"汲汲"责志士,皆未达圣贤用心之深也。延章先生所论"为学而不用"之弊,诚得夫子本怀,然犹有可申说者。

考《论语》此章,微生亩直呼"丘"名,且以"佞"相诘,其态度之倨傲,恰如《礼记·曲礼》所谓"长者问,不辞让而对,非礼也"。然夫子答以"疾固"二字,实为春秋时期"士志于道"精神之最佳注脚。郑玄注此章云:"病世固陋,欲行道以化之",此解最得圣心。夫子周游列国,非为干禄,实因"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论语·微子》)之悲悯。

细绎"栖栖"之义,当与《周易·乾卦》"君子终日乾乾"相参。王弼注乾卦云:"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正可发明夫子周游之意。春秋之世,礼崩乐坏,若抱道而隐,如《论语·微子》所载长沮、桀溺之流,虽洁身自好,然于"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何益?故夫子宁受"丧家之犬"(《史记·孔子世家》)之讥,而不改其志。

至若延章先生谓"学以致其器",此说本于《周易·系辞》"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然须辨明:夫子之"器",非功利之器,乃"君子不器"(《论语·为政》)之大器。观《论语》载子贡问"何如斯可谓之士",夫子答以"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论语·子路》),可知圣门之学,终以经世济民为归。

今之学者,或执"疾固"二字谓孔子排斥隐者,此又失之偏颇。考《论语》"贤者避世"(《宪问》)之语,夫子于隐逸之士实有理解。其"疾"者,非疾隐者,乃疾"固"——即《孟子·公孙丑下》所谓"固于时"者。微生亩之失,不在其隐,而在以己度人,谓天下学问皆当如己之"固守"。

要之,此章可见春秋时期"道""势"张力。夫子之"栖栖",实为"明道"与"行道"间之永恒挣扎。司马迁称"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史记·孔子世家》),正因其能于"不可为而为之"(《论语·宪问》)中,开华夏文明之新局。学者读此章,当思"为学"与"为道"之辨,方不负圣人之苦心。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