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857|回復: 3

[儒家学说]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

[複製鏈接]
文化传统 發表於 2019-8-2 18:5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原文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白话译文

孔子说:『君子却做不到仁,或许也是有的吧,但是没有小人能够行仁的啊。』

注释

君子:成德之谓。孔安国:『虽曰君子,犹未能备。』

小人:未成德之人。袁氏:『小人性不及仁道,故不能及仁事者也。』

前贤注疏

〖论语注疏〗曰:此章言仁道难备也。虽曰君子,犹未能备,而有时不仁也。若管仲九合诸侯,不以兵车,可谓仁矣,而镂簋(guǐ)朱紘(hóng),山节藻棁,是不仁也。小人性不及仁道,故未有仁者。

谢氏曰:君子志于仁矣,然毫忽之间,心不在焉,则未免为不仁也。

袁氏曰:此君子无定名也。利仁、慕为仁者不能尽体仁,时有不仁之一迹也。小人性不及仁道,故不能及仁事者也

张栻曰:斯须之间,心不在焉,则为不仁。是故君子战兢自持,而惟恐失之也。若小人则戕(qiāng)贼䧟溺者之深,虽秉彝之端不容尽殄,而不能以自达也

钱穆曰:君子或偶有不仁,此特君子之过,亦所谓『观过斯知仁』也。小人惟利是喻,惟私是图,故终不能为仁。本章语句抑扬,辞无回互,盖为观人用人者说法,使勿误于『无弃材』之论。

朱子曰:君子如纯白之物,虽染微黑,是偶失检。小人如纯黑之物,虽有微白,却当不得白也。

江谦曰:魏徵上唐太宗疏曰:君子不能无小恶,恶不积,无妨于正道;小人或时有小善,善不积,不足以立忠。疑君子而信小人者,读之可以猛省矣。

〖四书解义〗曰:此一章书是孔子指心术之邪正以衡品也。

〖论语稽〗曰:君子遇不仁,无害其为君子;小人偶或仁,终见其为小人。况小人之仁,其暂也,其迹也,而其心则断断然不仁矣。此圣人示人以观人之法也。

陈祥道曰:有成德之君子,有未成德之君子。成德之君子则于仁义无不尽,未成德之君子则于仁义有不能。所谓『君子不仁者有矣夫』『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此未成德之君子也。盖仁者,人之所尤难。颜子之于仁,则三月不违而已,其馀可知矣。故子路、公西赤之徒,孔子皆曰『仁则吾不知也』。

〖四书困勉录〗曰:小人而仁,即使真心发见,亦随见随灭,故曰『未有』。此甚言人之不可流入于小人,流入于小人遂有江河不反之势。总见从仁而至不仁易,从不仁而至仁难,其儆人意最为深切。

本章参考书目

〖论语集解〗〖论语集注〗〖论语义疏〗〖论语注疏〗〖论语新解〗〖论语正义〗〖论语集释〗〖论语全解〗〖论语稽〗〖论语意原〗〖论语点睛补注〗〖四书解义〗〖四书困勉录〗。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延章 發表於 2019-8-2 19:07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这句话其实很好理解吧。君子,以仁义为原则,但是不是说君子在任何言行上都需要躬亲仁义。比如仁政,有时候就不是执政者躬亲仁义,而是要政策执行及结果仁义。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延章 發表於 2019-8-4 19:28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君子不行仁,非不仁。现在很多老去的红卫兵,以青年不让座来攻击青年人不懂尊老是错的。
自由 發表於 2025-4-9 10:0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语》"君子而不仁"章义理阐微

《论语·宪问》"君子而不仁"章虽仅二十余字,然义理精微,历代注疏家诠释角度各异,今试为系统梳理。

一、文义辨析
孔安国注"虽曰君子,犹未能备"揭示本章核心命题:成德之君子亦难免仁德之失。此与《论语》"观过斯知仁"(《里仁》)相呼应,盖君子之过乃"过其仁"(朱熹语),如管仲"树塞门""有反坫"(《八佾》),虽违礼而功在天下。袁氏"无定名"之说尤具深意,指出君子乃动态修养过程,非凝固状态。

二、心性论阐释
谢良佐"毫忽之间"说与张栻"斯须不存"论,皆本孟子"操则存,舍则亡"(《告子上》)之心学传统。朱子以"纯白微黑"为喻,实承程颐"君子而有不仁,犹白中之黑"(《程氏遗书》卷十五)之说。此与佛家"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宗镜录》)的修证工夫可相发明。

三、观人法要义
钱穆谓"辞无回互"确为的论。陈祥道分"成德""未成德"二类君子,前者如颜渊"三月不违仁"(《雍也》),后者如子路"登堂未入室"(《先进》)。《四书困勉录》点出小人"真心发见亦随灭"的特性,恰印证阳明"盗贼亦有良知,然旋起旋泯"(《传习录》)之观察。

四、现实警示意义
江谦引魏徵疏语,揭示政治实践中"疑君子信小人"的普遍困境。考《资治通鉴》载唐太宗"君子小人"之辨,正可佐证孔子此言的政治智慧。《论语稽》强调"其暂也,其迹也"六字,实为辨识伪善之要诀。

结语:
本章实为道德实践论之精要。君子之"不仁"是修养过程中的暂时偏离,小人之"不仁"则是本质状态的持续显现。程树德《论语集释》引李光地语最为透彻:"如日月之食,无损于明;如浮云之翳,不害其青。"读此章当与"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里仁》)对参,方见圣贤立言之圆融。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