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029|回覆: 0

[醫藥臨床] 顫病(帕金森疊加綜合症)中醫臨床路徑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懋基 發表於 2019-3-29 11:3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2018年版路徑說明:本路徑適用於西醫
診斷為帕金森疊加綜合症的住院患者

一、顫病(帕金森疊加綜合症)中醫臨床路徑標準住院流程

(一)適用對象

中醫診斷:第一診斷為顫病(TCD編碼:BNV 130)。

西醫診斷:第一診斷為帕金森疊加綜合症(ICD-10編碼:G20.02)。

(二)診斷依據

1.疾病診斷

(1)中醫診斷標準:參考【中醫內科學】(張伯禮、吳勉華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2017年出版)。

(2)西醫診斷標準:參照【神經病學】(賈建平、陳生弟主編,2013年出版)。

2.證候診斷

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印發的『顫病(帕金森疊加綜合症)中醫診療方案』。

顫病(帕金森疊加綜合症)臨床常見證候:

中氣不足、氣血虧虛證

脾腎兩虛、痰濁內阻證

肝腎不足、瘀血阻絡證

陰陽兩虛、痰瘀交阻證

(三)治療方案的選擇

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印發的『顫病(帕金森疊加綜合症)中醫診療方案』。

1.診斷明確,第一診斷為顫病(帕金森疊加綜合症)。

2.患者適合併接受中醫治療。

(四)標準住院日為≤21天

(五)進入路徑標準

1.第一診斷必須符合顫病(帕金森疊加綜合症)的患者。

2.患者同時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間不需特殊處理,也不影響第一診斷的臨床路徑流程實施時,可以進入本路徑。

3.嚴重生活自理困難、已並發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患者不進入本路徑。

(六)中醫證候學觀察

四診合參,收集該病種不同證候的顫振程度,肌僵直,步態姿勢等主症,神態、面色、飲食、二便等次症,舌、脈特點。注意證候的動態變化。

(七)入院檢查項目

1.必需的檢查項目

評定量表:統一帕金森病量表(UPDRS)、血常規、尿常規、糞常規及潛血試驗、肝功能、腎功能、血糖、血脂、電解質、凝血功能檢查、心電圖、胸部X線片、膀胱殘餘尿測定、臥立位血壓監測、神經心理學量表(MMSE、MoCA等)、顱腦影像學檢查(CT或MR)。

2.可選擇的檢查項目:根據病情需要而定,如甲狀腺功能、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顱腦MRA/CTA、腦電圖、腦部PET檢查等。

(八)治療方法

1.辨證選擇口服中藥湯劑和中成藥

(1)中氣不足、氣血虧虛證:健脾升清、補益氣血

(2)脾腎兩虛、痰濁內阻證:補脾益腎、豁痰化濁

(3)肝腎不足、瘀血阻絡證:滋補肝腎、活血通絡

(4)陰陽兩虛、痰瘀互阻證:滋陰補陽、祛瘀化痰

2.辨證選擇靜脈滴注中藥注射液

3.其它中醫特色治療

(1)針刺治療:頭針、體針療法

(2)中藥泡洗技術

(3)艾灸療法

(4)推拿治療

4.運動康復

5.西藥治療

6.護理調攝要點

(九)出院標準

1.肢體顫抖、遲緩僵直、頭暈、姿勢不穩等主要症狀改善。

2.四肢或縱軸張力較前明顯改善。

3.認知障礙、睡眠障礙、尿便障礙症狀改善。

(十)變異及原因分析

1.病情變化,如繼發肺部感染加重症狀,或精神異常難以控制等增加住院費用或不適合內科常規治療者。

2.合併有心腦血管疾病、內分泌系統等系統疾病者,治療期間突然加重,需要特殊處理,退出本路徑。

3.治療過程中發生了病情變化,如骨折、肺部感染等,退出本路徑。

4.因患者及其家屬意願而影響本路徑執行時,退出該路徑。

二、顫病(帕金森疊加綜合症)中醫臨床路徑住院表單

適用對象:第一診斷為顫病(帕金森疊加綜合)(TCD編碼:BNVl30、ICD-10編碼:G20.02)

患者姓名:性別:年齡:門診號:住院號:

發病時間:年月日時分  住院日期:年月日 出院日期:年月日

標準住院日≤21天                實際住院日:天

顫病(帕金森疊加綜合症)中醫臨床路徑住院表單一

顫病(帕金森疊加綜合症)中醫臨床路徑住院表單一

顫病(帕金森疊加綜合症)中醫臨床路徑住院表單二

顫病(帕金森疊加綜合症)中醫臨床路徑住院表單二

顫病(帕金森疊加綜合症)中醫臨床路徑住院表單三

顫病(帕金森疊加綜合症)中醫臨床路徑住院表單三

顫病(帕金森疊加綜合症)中醫臨床路徑住院表單四

顫病(帕金森疊加綜合症)中醫臨床路徑住院表單四

牽頭分會:

中華中醫藥學會內科分會

牽頭人:

楊文明(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主要完成人:

鮑遠程(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汪 瀚(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陳懷珍(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謝道俊(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楊文明(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gyz9999 發表於 2025-7-27 10:58 | 顯示全部樓層
【顫病(帕金森疊加綜合症)中醫臨床路徑評析與診療要義】

按:2018年版臨床路徑以"病證結合"為綱,體現了中醫辨治疑難腦病的規範化思路。今就其中醫理法要旨闡發如下:

一、病機辨治體系建構特點
本路徑將"本虛標實"核心病機細化為四大證候:中氣不足證取法東垣"脾胃內傷"學說,主以補中益氣湯化裁;脾腎兩虛證承襲【醫宗必讀】"積痰成顫"理論,當用六君子湯合龜鹿二仙膠;肝腎不足證宗葉天士"肝風內動"論,宜選大定風珠合通竅活血湯;陰陽兩虛證則本於張景岳"兩儀"思想,可選地黃飲子合滌痰湯。此四綱八目,暗合河圖洛書之數理。

二、特色診療技術應用規範
1. 針刺療法當遵"三才配穴法":百會(天才)調元神,風池(地才)熄肝風,合谷(人才)和氣血。臨床研究表明,頭針舞蹈震顫區配合電針可降低UPDRS評分2-3分(P
錢佟 發表於 2025-7-29 00:12 | 顯示全部樓層
【顫病(帕金森疊加綜合症)中醫臨床路徑闡微】

按:2018年版臨床路徑之設,實本【內經】"諸風掉眩,皆屬於肝"之旨,融匯中西醫學精要而成。今就路徑要義分疏如次:

一、診斷要訣
(一)辨病機樞要
顫病之發,本虛標實為綱。肝風內動為標,脾腎虧虛為本。觀路徑所列四證:中氣不足證見顫振伴倦怠納差,此【脾胃論】所謂"陽氣不足,陰氣有餘"之候;痰瘀交阻證則顯【丹溪心法】"痰挾瘀血,遂成窠囊"之變。四診尤當察舌脈,氣血虧虛者舌淡脈弱,痰瘀阻絡則舌紫苔膩。

二、治療法度
(一)方藥運用精義
1. 補益劑運用:中氣不足證宜補中益氣湯加減,黃芪用量須達30-60克始能升舉清陽;肝腎不足證當選龜鹿二仙膠合通竅活血湯,取"精血同源"之義。
2. 祛邪劑配伍:痰濁內阻證用半夏白朮天麻湯時,當佐以石菖蒲、遠志開竅;瘀血阻絡證投血府逐瘀湯需配伍地龍、全蠍等蟲類藥,此葉天士"久病入絡"之治。

(二)外治要術
1. 針刺法:頭針取舞蹈震顫區(頂顳前斜線前1/5),體針選百會、風池、合谷、太沖,暗合"四關調神"古法。研究表明,電針頻率以2-15Hz為佳,可調節基底節區多巴胺水平。
2. 中藥熏洗:用透骨草、伸筋草、雞血藤各30克煎湯泡浴,水溫維持40℃為宜,此【理瀹駢文】"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之實踐。

三、臨證要點
1. 證候傳變:臨床常見證型轉化,如氣血虧虛日久可轉為陰陽兩虛,當以脈象變化為轉方依據。
2. 中西互參:UPDRS評分與中醫證候積分存在相關性(r=0.62,P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